单位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汉中市南郑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汉中市南郑区动物疾病防疫防控中心汉中市南郑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防治畜禽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畜牧技术推广、畜禽疾病医治、预防、畜禽疫情测报、畜牧业执法监督、生猪定点屠宰的监管和行政执法等相关业务。 | |
住所 |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渔场路2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周靖 | |
开办资金 | 462.3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南郑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4.29万元 | 383.4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精心制定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纪学习教育相关文件,全文逐章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二)全面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制定《2024年“局长项目”和重点任务指标分解清单》《2024年主要工作责任清单》,明确了年度各项目目标任务;制定《深化“一上三养”干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年继续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我要上讲台”活动,深化开展“党务知识专项培养”“实验室操作技能专项培养”“公文写作能力专项培养”三个专项培养提升活动。(三)畜牧产业发展指标全面完成。2024年全区生猪饲养量达76.26万头,能繁母猪1.6万头,其中出栏生猪21.96万头;牛、羊全年饲养量分别达4.17万头、4.96万只;全年家禽饲养量达224.36万羽,中蜂1.8万箱,畜牧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四)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继续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与日常免疫、强制病种免疫与针对型病种免疫相结合,严格执行“早快严小”、预防为主的防控策略,科学引导养殖场(户)开展疫病免疫工作。全年全区无重大动物疫病、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和传播,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保障。(五)动物卫生监管严抓不懈。严格执行动物养殖、屠宰环节检疫。全年开展产地检疫畜禽1057车次409015头(羽),跨省调运畜禽194车次643630头(羽),生猪屠宰检疫34392头(折合肉品3783吨)。(六)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持续提升。全年累计完成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181份;全年完成肉品、蛋品定量检测42份,开展养殖、屠宰环节瘦肉精快检345份,兽药残留快检234份,全部合格;4个生猪定点屠宰厂开展“瘦肉精”自检1713头份、“兽药残留”自检1122头份,检测合格率都达到100%。(七)畜牧兽医行业安全生产显著增强。开展警示案件与参训人员就畜禽养殖场房屋建筑安全、防火防洪灾安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机械操作安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产品安全和牛羊屠宰等安全生产培训8场次,500余人次,签定了《安全责任书》和《安全责任承诺书》500余份,发放《南郑区畜禽养殖场户安全生产告知书》和《畜禽养殖场安全作业要点》500余份。(八)技术指导服务深入开展。组织42名专业技术干部包联71户畜禽养殖规模场,定期、不定期深入养殖场(户)、生产现场,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就用电、用水、机械使用、饲草料安全、化粪池安全等进行全方位检查和重点排查。(九)受区农业农村局委托,审核、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16份、《兽药经营许可证》3份、在“陕西智慧动监”和“牧运通”平台“双备案”动物运输车辆5辆。扎实推进动物防疫信息化,夯实动物检疫监管无纸办公基础。深入我区生猪定点屠宰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养殖场户等场(户)进行日常安全检查。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规模养殖基地示范引领效果显著。截止2024年底,累计指导建成了东方希望集团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陕西三牧行千头秦巴黑牛繁育基地、汉中润昌馨农业公司千头能繁母猪养殖基地等项目,形成龙头引领、基地承载、联农带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中部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1个,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2个,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4个,以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二)畜禽优良品种引进、改良进程加快。2024年,三牧行先后引进澳洲和牛基础母牛500头,建成了我市规模最大的秦巴黑牛良种核心群和肉牛良种基地,南郑灏达农业充分利用产业链项目资金,引进杜洛克、长白猪纯种公猪8头,纯种母猪50头,二元母猪340头,年繁育仔猪6000头;南郑裕鑫农业引进杜洛克、长白猪纯种公猪20头,纯种母猪50头,二元母猪1200头,年繁育仔猪30000头;汉中天源农业建有汉中麻鸭核心保种群,纯种系1200羽。截至目前,全区种畜禽场数5个,其中种猪场4个、种禽场1个。(三)全年全区无重大动物疫病、人兽共患病发生和传播。2024年度动物免疫挂标率达100%,集中免疫病种免疫密度均达到100%。圆满完成市动物疫控中心分配我区的抽检任务,采集猪、奶牛、羊、犬血清样品325份、生猪和羊环境拭子样品350份、家禽拭子150份送市动物疫控中心实验室进行监测。完成对22个镇(办)及部分规模养殖场送检的猪、牛、羊、鸡血清样品抗体水平检测工作,合格率均在91.2%以上。(四)中心兽医实验室顺利通过续展考核。2024年10月30日至31日,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考核组对我区兽医实验室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查阅档案资料、理论测试、操作考核、现场提问等方式对中心兽医实验室续展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专家组认为,近年来中心兽医实验室经过不断建设和完善,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诊断、监测和检测任务,为全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在区域动物疫控事业和畜牧产业稳健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养殖用地紧缺、粪污治理难度大、企业贷款融资难成为制约畜牧产业稳定发展的“瓶颈”。2.镇(街道)畜牧兽医人员(包括官方兽医)职能不专一,动物检疫管理能力不足,责任心不强,造成动物防疫信息填报上传工作各镇(街道)开展不平衡,部分养殖场(户)填报防疫信息不规范,下达的部分工作任务完成质量不高。3.汉中麻鸭等地方品种仅限于单纯保种,种质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商品优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缺乏。(二)改进措施1.加大养殖场环境污染排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馈。2.开展官方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业务能力。采取集中加单独辅导的工作方式对防疫信息填报人员进行培训。3.扩大养殖规模,加大地方品种宣传力度。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持续加强党组织建设,持续强化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提升,努力锻造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作风纪律优良,专业技术精湛的畜牧兽医队伍。(二)抓规模企业、抓项目、抓质量,实现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继续狠抓东方希望、三牧行等项目后续建设与服务,力争这些规模企业早日实现满负荷生产。(三)持续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持续加强动物卫生监管工作,持续抓好畜牧产业安全,持续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综合治理工作。(四)持续做好地方品种遗传性能监测后续工作,编撰地方技术标准,积极探索地方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五)紧扣技术指导服务,持续加强专业技术干部联场指导。持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继续实施专业性综合性技术人才专项培育计划,提高“传帮带”示范效应,扩大跨股室、跨岗位人员交流,着力培养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