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邑县> 旬邑县实验小学

旬邑县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2-19 17:15
单位名称 旬邑县实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旬邑县西宋路南段
法定代表人 金龙博
开办资金 721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旬邑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214万元 7214万元
网上名称 旬邑县实验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党建引领,筑牢教师思想根基。依托周例会、教职工大会、党员会议等契机,认真学习领会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教育,广泛开展讲述从教历程。打造“以党建带师建建设师德高尚队伍,以党建带队建传承红色基因”的双带工程。(二)管理先行,激发教育内生动力。学校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旬邑县实验小学教职工综合考核制度》、《三项常规管理制度》突出制度的针对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建立健全了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领导班子质量包抓制度。(三)教研助力,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学校重视教师管理能力、实验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装备应用能力提升,加强“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学校开展了“守常规、强管理、促内涵、提质量”主题活动,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管理制度,夯实了“三项常规”基本功,规范了教师的行为准则。在教科研方面学校采取多项举措锤炼师能。(四)教学固本,深耕课堂减负提质。学校持续做好“三个课堂”建设,通过各类听评课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设高效课堂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做到课堂任务堂堂清、天天清,进一步规范“第一课堂”建设;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丰富“第二课堂”;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做实“第三课堂”。把学生从苦学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精力投入“满腹经纶”的第一课堂;有时间参与“满园春色”的第二课堂,有兴趣实践拓展“满载而归”第三课堂。(五)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召开教研组长专题会议,制定教研组计划。召开“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作会;二是开展新进教师汇报课、推门听课活动、骨干教师示范引领活动。学校充分发挥各科教研骨干的引领示范作用,上好示范课、研究课,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开展“同上一节课”研究活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三是开展新课标培训活动。我校采取线下分组学习和线上名师培训相结合方式,通过撰写培训笔记和心得体会,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六)数字校园,彰显科技成就未来。学校把“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列入整体规划,并制订了《实验小学数字校园创建方案》、《校园网安全管理制度》,时序安排清晰,措施切实可行,并将建设与应用纳入《实验小学工作考核细则》,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数字校园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七)强化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学校认真落实县局“13530”安全教育模式,切实执行我校“5210”安全教育模式。同时严格做到“两清”、“两点”、“三讲”、“三记”、“一写”。学校的重视,教师的配合,我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各类演练4次,防溺水签名承诺2次,传染病防控讲座2次、安全排查10余次。(八)优质均衡,推动教育品质升级。我校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过程中,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文化内涵,提升育人水平,推动了教育品质升级。学校先后提炼出了“雅正”教育精神,改造了美德园、新建了VR科技教室、制作了精美而富有内涵的各种特色文化,努力营造了健康积极、团结和谐、开拓奋进、求实创新的育人环境。二、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我校六年级在全县期末质量检测中总评第二名,稳居全县教育质量第一方阵。我校多名同学在县级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本年度立项县级课题21个,结题3个,立项市级课题7个,结题1个,在《旬邑教研》发表论文21篇;做县级示范课10节,专题报告两场。拟推荐梁园老师为2024年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能手培养项目人,赵阿荣老师荣获陕西省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展示大赛二等奖。5名老师在市级“五个一”专业发展评赛活动中获奖,张阿婷、杨倩倩老师在市级思政课三百行动中获奖,8名老师在县级优秀教案评赛中获奖;在旬邑县第七届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中7名教师获奖,13名教师荣获县级“教学骨干”称号,4名老师荣获县级“教学能手”称号,梁莹老师荣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2名老师荣获县级思政课骨干称号,4名教师荣获“国培计划”陕西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优秀骨干教师称号,2名老师荣获县级优秀班主任称号,4名老师荣获县级“优秀教师”称号,1名老师荣获县级“师德先进个人”称号;王林萍、张青青老师在“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小小讲解员大赛中荣获优秀指导奖。三、存在的问题回顾一学年来的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力度不大,教学管理缺乏动力,缺乏紧迫感、危机感,与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所差距。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不力,部分家长对学校管理不够支持。3、学生的行为习惯还需加强培养,学生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细化,学生居家手机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整改措施1、坚持“课堂革命”,打造精品课堂,使“三个课堂”效益最大化。学校着力搭建“三个课堂”:一是通过各类听评课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设高效课堂模式,优化课堂结构,进一步规范“第一课堂”建设;二是通过开展社团、大课间、科技节活动丰富“第二课堂”;三是通过月饼制作、国旗制作等社会实践活动做实“第三课堂”2、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目标。采取“5+2+3”模式,根据学生、家长需求实施夯基提质和素质拓展两大板块服务。3、优化重点工作管理途径,提升管理质量。我校将课后服务体系建设与“双减”工作、“五项管理”、校园治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等工作相结合,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守好学校教育主阵地。解决实际问题,让“双减”工作成为使学生张扬生命活力、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改善教育生态的良好契机。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切实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真正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学校将围绕教学这个中心,抓住质量核心,稳住毕业班重心,突出队伍建设、素质教育、教学管理三个重点,确保安全、教育工作秩序、教师教学热情三个稳定。一是推进课堂教学深入探究。深化“课内比教学”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深化“自主、平等、合作、高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优化教学、学习和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创建不同科目、不同课型具有特色的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二是推进学科课题研究实施。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指导,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管理、考核,力争让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对已立项研究的课题,加强指导,督促按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保证各项课题研究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借助课题研究,探寻适合学情的分层教学模式。三是推动毕业班教学质量提升。采取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练考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提高课堂实效;采取“兵教兵,将带将”的方式,在班级内成立学科兴趣小组,利用尖子生的小组合作带动待优生进步;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方式,让优等生给待优生当小老师,实行包抓,带动待优生人人有发展,人人有进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