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业务范围: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虢镇西门外 | |
法定代表人 | 宁小旭 | |
开办资金 | 1484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陈仓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845.58万元 | 13465.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陈仓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10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今年以来,全院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各类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降成本,抓紧抓实等级医院创建、医疗安全质量、特色专科建设、医保DIP、医共体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一次挂号管三天等民生实事,努力在提高医疗质量、优化服务环境、改善行业作风上实现了新进步、取得了新成绩,综合能力显著提升。(一)持续用力,加快推进等级医院建设。对医疗质量、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流程等38个医疗核心制度再优化、再完善。分析研判医院等级评审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指标数据,完成等级医院评审年度数据上报及历史数据修正。(二)大抓项目,打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投资520余万元建设高压氧舱治疗中心,累计治疗患者1700余人次。加快CT、核磁共振室项目建设,预计2025年5月投入使用。有序推进医院放疗诊疗中心建设项目。截止2024年底,完成财政贴息贷款设备购置项目163套件的投用,完成总任务量的97.6%。(三)协同发展,全方位提升应急救治能力。做好国家级胸痛中心2025年第一批次再认证,指导帮助医共体单位开展胸痛救治单元创建;持续优化创伤救治流程,完善创伤分级标准,加强对19项创伤质量控制指标分析质控;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能力显著提升;全年启动胸痛、卒中绿色通道484次,严重创伤中心救治患者248次,开展多学科诊疗(MDT)会诊30余次。(四)创新突破,打造区域医疗健康中心。一是建立心血管、卒中、肝胆泌尿等专科联盟30余个,成功加入陕西省骨科医疗集团。二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刘永惠博士和周永学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周晓燕博士工作站、教授工作室挂牌开诊,助力中医诊疗特色发展。三是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58项,外科、介入、微创手术突破技术难关,填补了区域医疗空白。(五)聚力聚势,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育质效。一是柔性引进李恩孝、王万卷、刘永惠、周晓燕等大牌专家教授、知名专家30余名,助力学科建设高水平发展。二是建设“临床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对住培全科医生学员开展临床、中医、公卫等全过程培训。(六)加强管理,促进医院规范健康发展。一是开展“改善护理服务三年行动”,安全运行“全院一张床”护理模式。二是落实住院“先诊疗后付费”、30种大病专项救治,规范管理51种门诊慢特病鉴定报销,开通周末门诊慢特病报销业务。三是积极组织采购国家基本药物、国家集采药品、省际联盟及中成药药品以及国家集采耗材及省际联盟耗材试剂,全年药品网采率达到96%,耗材网采率66%。四是增加处方点评量,全年审核处方14143份合格率99.45%。五是圆满完成九龙山国际马拉松赛、秦煤集团2024宝鸡马拉松赛、酒博会、茶博会等大型活动医疗保障,累计派出医护人员160人次。(七)精细运营,提升高质量发展新效能。一是优化完善7家医共体成员单位运行机制、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开展医共体成员单位债务锁定确认和资产清查,推进医共体成员单位绩效管理方案制定试行。二是加强基建、物资、设备、服务采购以及外送检查项目等经济业务活动全过程审计监督,全年开展内部审计90余项,送审金额1200余万元。三是严格绩效考核管理,优化升级绩效管理方案,发挥绩效管理杠杆作用,加强科室精细化成本核算管理。(八)落实举措,推动民生实事提质增效。一是落实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落实互认人次70余人次,为患者减负4300余元。二是执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就诊模式,受惠群众800余人次,节省群众就医成本资金4000余元。三是开通院长接待日,对群众反映问题实行24小时反馈回访,群众反映问题全部解决。四是优化门诊布局、就医流程,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全年无假日门诊诊疗患者3.6万余人次。2024年门诊患者满意度92.73%,住院患者满意度92.88%。(九)夯实网底,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建设率先建成,全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率99%,报告准确率100%,上报率100%。规范管理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1人,随访203人次,管理率96.2%。(十)智慧医疗,打造全新医疗健康时代。一是加强“互联网+”服务体系建设,远程影像诊疗中心、远程心电网络诊疗中心为患者提供24小时免费远程心电网络诊疗服务14.6万人次,免费会诊影像报告11.5万例,减少群众就医费用145.97万元。二是开展“互联网+医护到家”服务,上门为患者提供专业医疗护理服务375次。三是电子病历达到4级水平,HIS系统实现全院信息共享,建成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服务单元和医保DIP付费管理系统,推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应用,安装使用《出生医学证明》人证核验系统,提高《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效率和安全性。(十一)严实作风,引领医院发展行稳致远。一是完成区委第四巡察组进驻我院常规巡察,针对巡察反馈4个方面10类25个具体问题,主动认领,专题研究,制定措施,全面整改。二是加强项目建设、药品耗材、设备物资采购及“三重一大”事项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三是扎实开展医疗领域集中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整治两个整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健康权益。(十二)强化引领,以高质量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专题党课7次、专题研讨、集中辅导10次。落实意识形态“23221”工作机制,加强意识形态和舆情风险排查防控。二是落实“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会,顺利完成党总支、各支部换届选举。三是深化以案促改,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履行“一岗双责”。四是加强党员教育“五色管理”,评选绿色先锋模范111名。常态化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100余名在职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被省卫健委认定为陕西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被陕西卒中联盟授予“2024年度先进卒中中心建设医院”荣誉称号;揭牌成立国家级名老中医刘永惠博士、周永学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周晓燕两个博士工作站、教授工作室;荣获全省医学影像技师论文演讲比赛一等奖、全省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演讲比赛优秀奖、全省消毒供应专业改善服务质量案例汇报比赛优秀奖、全省院感标准执行竞技赛优秀组织单位、“陕西神经内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荣获“2024年度先进卒中中心建设医院”荣誉称号、全市“互联网+医护到家”先进集体;全区卫健系统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技能竞赛临床类别、护理感控类别团体一二三等奖。(二)2024年总诊疗39.4万人次,2024年总收入21976万元,2024年总支出22168万元,医院运营承压前行。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医疗技术创新应用还不足,学科建设不完善专科化不强,医疗业务发展增长点还不全面。2.高层次技术人才不足,缺少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优质化、精细化、现代化、多元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完善,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新需求还有差距。(二)改进措施1.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瞄准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定位,不断提高疑难危重症疾病诊治水平和综合救治能力水平。2.加快三甲医院建设,健全质量管控体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3.锚定“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医技临床化”发展方向,推进特色专科发展,深入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积极创建市区级重点专科。四、2025年工作计划高质量完成陈仓区放疗诊治中心建设,加快CT、核磁共振室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医共体“龙头”作用,实现资源、服务“双下沉。五是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和西学中人才队伍建设,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实施中医康复能力提升工程。多举措培养现有人才,靶向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实用型人才,精准招聘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培养医防管交叉复合型专业人才。引入AI智能化诊疗新模式,探索发展AI+医疗服务,构建医学AI智能化医疗新格局。持续推行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和“一号管三天”复诊模式,探索建设“无陪护病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防范生物安全风险隐患,做好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救援工作和血液保障,提升应对突发传染病核心能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纵深推进医疗领域集中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常态长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543057961030411A1001;有效期2023年02月14日至2027年06月2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2月,陕西省委文明办、陕西省双拥办、陕西省军区政治工作局授予“陕西省军地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示范点”。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2024年接收宝鸡市陈仓区红十字会调拨价值10.95万元医疗专用设备和工作椅(《关于拨付爱心企业定向捐赠设备资产的通知》宝陈红发﹝2024﹞26号),已全部投入临床(医技)科室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