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军粮供应站

汉中市南郑区军粮供应站

发布时间: 2025-02-19 14:53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军粮供应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粮食收储与管理、服务等相关业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南湖路19号
法定代表人 薛祖志
开办资金 5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发展和改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92万元 10.48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军粮供应站.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做好军粮供应工作,在工作中,及时加强和驻地部队的联系,征求部队对军粮供应工作的意见,确保供应及时,保证粮油质量,随要随到,热情服务,全年没有发生供应断档和质量安全事故。严格按照《陕西省军粮供应管理办法》定期开展军粮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军粮质量安全。持续开展“优质服务,满意在军营”活动,倾听部队官兵意见,努力改进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方便部队的服务措施。(二)认真履行粮食安全工作职责,扛牢责任,推进各项工作措施。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向区委常委会提交粮食安全议题2次、区政府常务会提交粮食安全议题6次。印发了《区级部门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起草了《汉中市南郑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追究办法》,督导各镇(街道)制定了镇级《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清单》。(三)加强了储备粮油的监管。按照《南郑区区级储备粮油管理制度》,组织区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农发行开展了四个季度的检查,确保政府储备原粮***吨、油**吨、应急成品粮油***吨(数据涉密)账实相符,应急成品粮油储备规模完成率100%。(四)修订和完善了《汉中市南郑区粮食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确定了应急粮油加工、配送中心企业4家、应急粮油供应网点33个,2024年11月2日组织开展了全区粮食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应急机制不断完善、保供能力不断提升。(五)积极申报、推进“南郑区应急储备库改扩建”省级专项资金项目、农户科学储粮专用装具采购项目。(六)努力提高粮食行政执法能力。围绕“强监管严执法重处罚行动年”活动,组织开展了粮食行政执法检查10次,检查粮食加工和储备企业单位50余家。按照《陕西省粮食收购备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从事粮食收购企业进行了收购备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全年完成军粮供应xx吨(数据涉密)。(二)积极开展“粮油科技进军营”活动,加强与部队的联系,解决部队之急,让部队官兵感受到政府对子弟兵的关怀,确保部队官兵吃上放心、安全、营养的粮油,让部队官兵满意,让政府放心。(三)提升服务水平,在粮食收购过程中坚决做到“五要五不准”要求。坚决执行《汉中市南郑区超标粮食处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对超标粮食确定企业专收专储、集中定向处置,确保了超标粮食不流入口粮市场和食品生产企业。(四)2024年下达原粮轮换计划***吨(数据涉密)。轮换过程中,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督导承储企业轮换出库进行网上竞价交易,资料规范,操作流程符合程序。(五)2024年11月2日组织开展了全区粮食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应急机制不断完善、保供能力不断提升。(六)完成了省、市储备粮油信息化监管全覆盖项目建设,及时与省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信息互通互享,发挥信息技术,提升粮食“穿透式”监管水平。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粮食工作涉及储备粮监管、质量抽检、信息化监管、统计监测、财务工作、应急保供、巡察执法、项目建设和军粮供应等多个方面,涉及内容繁多,工作要求逐年提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从事粮食工作的人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年龄普遍偏大,在应对高质量发展快节奏的工作和技术问题时,能力略显不足,人才短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粮食工作的创新发展和高效开展。(二)改进措施: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向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人社局汇报,招聘专业技能人才,充实粮食监管队伍,推动粮食购销领域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年轻化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持续加强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严格执行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储备粮轮换、物资出入库等操作流程,加强对储备粮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监管,确保储备物资储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二)提升粮食和物资市场调控能力。进一步完善粮食和物资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市场形式的分析和研判,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提前制定应对预案,有效防范市场异常波动。(三)强化政策法规宣传。持续加强粮食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强化宣传效果,增强全社会依法管粮、管储意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