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长武县巨家镇中心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常见多发病、预防保健。 | |
住所 | 长武县巨家镇街道 | |
法定代表人 | 徐鹏斌 | |
开办资金 | 1054.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长武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81.39万元 | 886.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长武县巨家中心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服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卫健局党委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公共卫生服务:1、基本情况:我镇常住人口数6081人,截止12月份我镇共建档1607份,建档率100%,本年度新建居民健康档案317人,档案更新15744人,更新率97%;档案维护15744,维护率97%。2、老年人体检及健康管理工作。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等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并通过每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中体格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腹部B超等辅助检查来综合判定老年人健康状况。全年开展2次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认知和情感等健康指导。2024年我辖区共有老年人2327人,规范化管理的老年人2327人,管理率100%,参加免费健康体检老年人1661人。3、慢病管理情况:高血压健康管理人数1547人,高血压规范管理1350人,规范管理率87%;最后一次随访血压达标1201人,血压控制率88%;糖尿病健康管理人数148人,规范管理人数135人,规范管理率91%,最后一次血糖达标人数101人,糖尿病控制率7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78人,现规范管理78人,规范管理率100%。4、健康教育情况:我院设立健康教育宣传专栏14个,每月更换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内容2次,共更换专栏6期。印刷健康教育宣传资料3种形式12种内容。我院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活动9次,共计咨询557人,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知识宣传、计划免疫宣传、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及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2次,共计受众人数538人。个体化教育252人,发放宣传资料5460余份,影音播放364次,累计364h,举行了4次村医健康教育培训。5、免疫规划情况:不断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建设,加大预防接种的次数。提高接种率,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约达到在95%以上。截止12月底管理0-6岁儿童507人,总计接种782剂次,全年共完成冷链运输12次以上。6、传染病防治情况: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尚明潇为副组长,各村医为组员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为做好传染病防治,我院每月按上、中、下旬对门诊日志进行自查,并做好自查小结。建立门诊日志自查制度,全年自查2次;全年做好结核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食源性疾病培训1次,开展艾滋病培训1次,全年开展4次宣传记录,对村卫生室进行4季度督导工作。7、0-6岁儿童及孕产妇管理:辖区内孕产妇34人,健康管理34人,健康管理率99%,活产数37人,产后访视27人,产后访视率72%。全镇待孕妇女(含新婚)摸底并登记人数为7人,全年管理0-6岁461人,0-3岁儿童数191人,活产数37人,新生儿访视37人,高危儿管理12人。8、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降消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降消”项目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育龄妇女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两癌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工作。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卡和叶酸发放登记,及时上报相关信息报表,孕免卡及时发放率达95%以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达99%,待孕农村妇女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98%以上,叶酸服用率达到96%以上,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85%以上。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开展降低了人口出生缺陷,提高了人口素质。(二)医疗服务:1、门诊与住院服务:全年我院门诊接诊人9459次,门诊药品收入424703.34,门诊医疗收入545083.7元;住院69人次,住院药品收入46560.09元,住院医疗收入80682.39元;医疗总收入625766.09元。2、医疗质量与安全一是制度建设与落实:每月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对病例书写、医嘱执行、护理操作等环节进行细致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全年共进行医疗质量检查12次,整改问题2项,有效保障了医疗安全。二是培训与考核:我院高度重视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提升,组织各类业务培训10余次,内容涵盖临床诊疗规范、急救技能、合理用药、院感防控等方面,邀请上级医院医师来院授课2次,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1人次,通过理论授课、实践操作、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定期组织业务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激励医务人员不断学习进步,考核合格率达到100%以上。临床路径管理: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流程。患者安全管理: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完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加强药品管理,规范药品采购、储存、调配和使用流程,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强化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规范医疗废物处理,全年医院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有效预防了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医疗服务:1、医保政策宣传与培训: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开展医保政策培训4次,深入学习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转诊转院流程、门诊慢性病管理等政策内容,确保医务人员熟悉政策,能够准确地向患者进行宣传解释。同时,通过在医院门诊大厅、住院部设置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1632份、举办医保政策讲座4场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广泛宣传医保政策,提高群众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使其能够更好地享受医保待遇。医保基金监管:成立了医保基金监管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医保基金使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防止欺诈骗保行为发生。定期开展医保自查自纠工作,对医保报销病历进行审核,重点检查不合理收费、串换项目收费、过度医疗等问题,全年共审核病历69份,整改问题0项,有效保障了医保基金安全合理使用。积极配合医保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不断规范医保服务行为。医保结算服务优化:严格落实医保“一站式”结算服务,优化结算流程,患者在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医保报销部分由医院与医保部门直接结算,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结算时间和跑腿次数。全年全镇总补偿8523人次,总补偿金额达229842.85元,其中门诊补偿8463人次,补偿金额170939.18元,住院补偿69人次,补偿金额58903.67元,全年共为69人次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医保结算服务,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显著提升,医保结算满意度达到100%以上。同时,加强与医保部门的信息沟通与数据对接,及时解决结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医保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二)公共卫生服务: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主要由护士、医师等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对重点人群、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实现了全覆盖,共组建13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通过定期上门随访、健康咨询、疾病防预指导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2、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医院内部环境管理,划分卫生责任区,定期组织全院职工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确保医院环境整洁干净。对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医疗废物处置合格率达到100%。同时,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组织医护人员深入周边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和义务劳动2次,协助社区清理卫生死角、铲除小广告、疏通下水道等,为居民创造了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有效提升了社区整体环境卫生水平,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贡献了力量。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部分科室如中医科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公卫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公卫管理效率和质量,公共卫生服务的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和参与度不够。2、改进措施:(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我们将协调上级部门通过人员调动、新招聘、对口帮扶、医共体科室包院等形式,大力度引进优秀医务人才,同时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现有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对医疗设备、药品等进行合理调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四、2025年工作打算继续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深化公共卫生服务内涵,加强与上级各单位的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健康促进工作。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步伐,优化人员结构,为卫生院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为守护农村居民的健康福祉不懈努力。(4)认真执行落实省市县各级卫生工作精神和县卫健局分配的其它各项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610428000333有效期:自2020年4月20日至2025年4月19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绩效和受奖惩情况:无诉讼投诉情况: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