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融媒体中心(榆林市横山区广播电视台)

榆林市横山区融媒体中心(榆林市横山区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 2025-02-19 10:30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融媒体中心(榆林市横山区广播电视台)
宗旨和业务范围 策划广播、电视、报纸及互联网的新闻宣传报道,舆论监督;智慧政务,智慧城市建设,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等综合业务;传媒事业与产业发展;广播、电视、新媒体节目、报纸及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制播、出版、运营和管理;研究应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媒体传播力;媒体广告、发行、印务等相关产业运营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北大街文广大楼13楼西11室
法定代表人 陈林静
开办资金 18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榆林市横山区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2.1万元 180.18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融媒体中心(榆林市横山区广播电视台).公益 从业人数  6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要求及时变更法定代表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横山区融媒体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党建引领,团队凝聚力大大提升。开展“党建融媒+,服务进万家”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促进党建工作与新闻业务融合发展。激励党员干部致力于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更好地引导群众思想、服务群众生活,在原有新闻版块的基础上,融入服务元素,积极提供就医、旅游、停车、宣传农产品等便民服务宣传。(二)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全媒体业务水平。开展“一专多能”培训,中心与中传、陕台、陕报、市传媒上下联动,采取“走出去”拓宽新视野,“请进来”增长新能力,“坐下来”消化新知识,创建学习型机关,组织业务骨干外出学习20人次。同时印发了《融媒体中心法律法规制度汇编》等管理办法,以制度管人的方法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三)紧扣主旋律,宣传质量取得显著提高。2024年,横山融媒全平台共发稿7682条,其中广播电视新闻发稿783条;公众号采集播出新闻2527条,(其中服务类164条,政务438条,社会新闻522条);视频号、抖音号635条;爱横山APP共发稿2382条(其中原创栏目及政务民生类电视新闻发稿728条,中省市县媒体宣传转发发稿1599条);学习强国横山融媒号共签发通过稿件836条(其中图文281条,视频546条,音频9条)。中省市各大媒体平台刊播发各类新闻稿件519条(其中国家中央级媒体68条,陕西电视台81条,榆林市电视台71条,各大类网站299条)。主题报道出色出彩。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中心大局,在电视台、“爱横山”APP等全媒体平台开设《奋进横山》《75载喜看乡村新变化》《多彩横山振兴路》《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党纪学习教育》《小城星光》《文明实践看横山》《横山青年说》《纵横镇街》《人居环境在行动》《我是一个兵》《2024年民生8件事》《融媒小课堂》《“阅”享人生》《镇街纵横》《党纪教育》《营商环境微课堂》《党建之声》《音乐咖啡屋》等40多个专栏专题。《健康直通车》通过采访医疗行业的专家对于群众多发常见病种的预防与治疗进行解读,指导群众健康生活,节目的播出深受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好评;《横山青年说》网络浏览量近千万,该专栏极大的激发了横山广大青年爱国创业的奋斗精神,起到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75载喜看乡村新变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为主线,聚焦近年来横山区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系列新变化。2、民生报道传递温暖。今年以来,横山融媒践行“四力”,深化走转改,深入基层,“镜头向下”,采写了大量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横山小伙申柯瑜奔赴千里照顾患病好友》成为最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度冲上热搜,全国网友为柯瑜点赞,也为横山点赞;《爱心早餐温暖横山》《爱心助学子倾情育英才》《助农融媒行》《横山19岁小后生送餐期间跳水救人》彰显小城大爱,正能量满满。围绕“中国年我们的节日”主题制作的公益片《中国年家乡情》等新媒体作品受到网络受众一致好评。3.对外宣传亮点频现。外宣平台播发稿件519条(其中国家中央级媒体68条,陕西电视台81条,榆林市电视台71条,各大类网站299条)。内容质量、传播效果、稿件数量方面均创新高。中药材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湿”情画意鸟翩跹“贵客”喜变“回头客”《三举措持续提升“家门口”的“微幸福”》等68件新闻作品在中央级媒体播发。消费者商家“双向奔赴”共促各地春节经济火热在陕西新闻联播头版头条刊发。《横山区:产业旺农民富乡村美》登刊新华社,《陕西横山:千年古堡迎来旅游热》该稿件不到6小时浏览量突破100万,浏览量达到125万。《中国农民丰收节·助农消费帮扶单位在横山签订了7450万元土特产品订单》《50万只横山稻蟹发往上海特色农产品与大市场“双向奔赴”》《横山:蟹肥稻香绘就乡村振兴丰收图景》《陕北说书“能一能”陕北横山羊肉》《陕北横山羊肉区域公共品牌升级发布会》更是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横山腰鼓”系列在多平台的宣传,在国内外多场演出让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遍大江南北。讲好横山故事,聚焦外宣品牌,加大对外传播力度,让横山形象更具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4、视频内容火爆出圈。坚持内容为王、移动优先,让更多高品质抓人心的产品破圈出海。《陕北横山说书亮相第八届丝博会榆林展区》《横山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亮相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在新华网等平台刊登,刊发《冯家峁村:“药”富山村满目兴》等稿件,制作#喜看乡村新变化#对话乡村行特别节目#榆林市横山区雷龙湾镇沙峁村#移民新村崭新颜等短视频,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示横山75年来发生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就,谱写新篇章。特别是8月份横山融媒巧借《黑神话悟空》流量热度,推出短视频《黑神话悟空邂逅陕北说书燃动心弦》抖音平台浏览量达30万浏览量,视频号浏览量达10万+,《横山说书人刘世爱参加澳门回归25周年活动》更是凭借独特文化魅力与人物故事,单条浏览量近100万,引发网友热议与点赞。5、特色活动好评不断。中心与各个单位加强合作,举办了横山春晚、好人颁奖、两区一线文化交流、六一晚会、中国民歌节横山分会场、职工大合唱比赛、百姓大舞台、“我的帮扶故事——传递温暖共促振兴”讲故事比赛20余次大型活动。很好的完成了稻蟹捕捞节、两区三县交流活动、百姓大舞台等17场次的大型直播。在两区一县文化交流活动期间,“横采飞扬乐在其山2024横山区吴采乐献给家乡的爱公益演唱会”直播关注度达到了8万余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采取直播导播一体机、5G背包新技术直播,横山走在前列。(四)打造平台,确保安播,提升技术支撑水平。1、完成融媒体中心智能化平台升级改造,配备了5G背包,现场采集画面,实时回传。2、实施了助农直播间项目和助农直播间配套设施项目,项目建成后,大大提高了助农直播间的工作效率。3、面对网络安全大环境,多措并举,守牢安全播出的“生命线”,保障了广播电视及新媒体内容的健康、有序传播。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2024年,横山区融媒体中心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省、市和区委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秉持“新闻+政务+服务”的融合发展理念,按照“策、采、编、播、制、评、馈”融媒全流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自身建设和新闻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先后开设了《奋进横山》《75载喜看乡村新变化》《多彩横山振兴路》《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党纪学习教育》《小城星光》《文明实践看横山》《横山青年说》《纵横镇街》《人居环境在行动》《我是一个兵》《2024年民生8件事》《融媒小课堂》《“阅”享人生》《镇街纵横》《党纪教育》《营商环境微课堂》《党建之声》《音乐咖啡屋》等40多个专栏专题,对全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报道,同时紧扣特定时期宣传重点,蹲点式、矩阵式开展新闻报道,全力聚焦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收,奋力谱写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新篇章,为横山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三、存在问题和不足。1、没有网络安全等保系统,存在网络安全风险。2、全媒体人才匮乏。  新闻采编、技术保障“既专又能、一体多用”的新型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匮乏。四、整改措施。1、加强全体干部业务培训,实行“请进来走出去”培训办法,提升所有采编人员业务水平,特别是策划方面的培训;2、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争取在2025年将网络安全等保系统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促进横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五、下一步工作安排。1、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制定系统的内部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新闻采编、新媒体运营、技术开发等岗位培训课程与业务交流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进行专题讲座与案例分享,提升团队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2、加强宣传内容建设。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如经济发展战略、民生改善举措等,开展深度报道与系列专题策划。通过深入调研采访,挖掘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新闻故事,以专题报道等形式呈现,为区域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强化技术创新与应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新闻采编工作,如利用智能写作工具快速生成简单新闻稿件,提高新闻生产效率。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度挖掘用户数据,洞察用户需求与行为习惯,为内容创作与精准推送提供数据支撑。提升直播与短视频技术,培养专业直播团队,开展常态化直播活动,如大型晚会活动直播、文化旅游活动直播、直播助农等,增强与用户的实时互动。4、加强合作与对外交流。加强与中省市以及区内各部门、街道、社区的合作,建立新闻宣传联动机制,共同策划宣传活动,整合资源优势,形成宣传合力,提升融媒体中心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与公信力。5、全力建设等保系统。融媒体平台面向开放的互联网,面临着各种类型的网络攻击,包括APT攻击等,可能会导致敏感信息泄露和内容被篡改的风险。安全等保系统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对这些威胁的防御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有效期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