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高陵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西安市高陵区妇幼保健院)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提供服务。妇女、儿童保健;产前诊断与接生;妇幼卫生保健人员培训;妇幼保健咨询;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培训、药具发放、节育技术、优生检测、咨询及生殖保健系列服务。 |
住所 |
西安市高陵区文卫路269号 |
法定代表人 |
李禧梅 |
开办资金 |
3239.42万元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高陵区卫生健康局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3239.42万元 |
2580.52万元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开办资金变更事项能及时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聚焦主业,严把服务群众“质量关”。夯实医疗质量根基,以“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及“医疗质量服务提升百日行动”活动为抓手,持续加强病案文书书写、抗菌药物应用、临床路径、临床输血及医疗不良事件的日常督导检查,医疗质量水平有了逐步提升。新技术推动医院发展,检验科增加白介素-6检查项目、影像科新技术输卵管超声四维造影和超声引导下通液、中医妇科新增火龙罐等五项中医技术及儿保科开展的孤独症量表测定等五项新业务,累计服务1700余人次。“妇孺国医堂”项目成功创建,2024年3月向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妇幼健康分会递交立项申请,经过资料验收、汇报答辩和现场验收三部分环节,12月7日顺利通过项目创建,项目创建至今已累计服务群众20732人次。成立临方制剂加工室,10月8日成立中药临方加工室,中药人员依中医师处方,将药物加工成不同的剂型,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现我院已加工阿胶膏剂103剂、膏方棒棒糖963剂。推出“新中式”代茶饮,依据辨病辨证相结合,推出养生生发饮、甘麦大枣汤等16款中药代饮茶,进一步满足患者日常保健中对中医药的需求,目前已累计销售3457剂代茶饮。科室建设持续推进,11月4日中西医结合门诊,开诊后已接诊患者1500余人次。打造“一科一品”优质护理服务,妇产科“快乐分娩”导乐分娩服务、儿科“快乐输液”体验和床旁阅读活动、手术室“暖心‘手’护”服务,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增“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在原有的内容上,增加了3个中医特色项目(耳穴压豆、小儿推拿和穴位贴敷),通过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模式,解决了患者出院后护理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上下联动”提升技术水平,分别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等4家医疗机构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与我区六家基层卫生院建立对口支援通道,派出前往上级医院进修9人,下派到基层卫生院支医坐诊9人,通过医联体和医共体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上下双向转诊机制,为患者提供便捷性和连续性的医疗服务。(二)多措并举,密织医疗保健“服务网”。提高辖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对照《高陵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与转诊网络建设工作方案》,邀请省市专家点评,通过评中促改、评中促学的形式进一步提升诊疗能力和救治水平。严格落实《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按照《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转发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出生医学证明医学证明管理排查的通知》文件要求,组织开展全面排查,三家助产机构均已完成人证核验设备配备。婚前孕前“一站式服务”助力落实落细,联合民政局设立咨询台,通过项目宣传前置、服务流程简化,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年完成孕前检查人数5480人,完成率达91.70%。托幼机构规范管理,深入贯彻落实《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全年开展儿童入园体检4620人,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3200人,以“培训讲座和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培训6场次,配合区卫健局完成辖区幼儿园卫生综合评价13家,进一步规范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发挥优生优育服务指导中心效能,探索托育服务与“向日葵亲子小屋”内涵,已服务群众超1000人次;还采用“线上+线下”“月考+季考”的“双重模式”落实《西安市高陵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晒拼比”考评工作方案》,建台账掌握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问题与整改成效。(三)提质增效,做好健康惠民“必答题”。“妇幼中医药文化夜市”成功举办,以“传承千年智慧守护妇孺健康”为主题,开展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向群众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中草药辨识及“我是中医小学徒”体验等10项健康服务项目,参与群众达230人次,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药学门诊”解决用药难题,11月12日药学咨询窗口正式开通,每天安排专业人员坐诊,为前来咨询患者提供用药评估、咨询、教育及方案调整等专业化的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已服务群众150余人次。(四)激发活力,打造人才队伍“新引擎”。完善人才队伍管理机制,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制定《人才培养和引进方案》《非在编人员年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等人才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岗位设置,充分发挥人才队伍作用,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平台。“妇幼夜校”培训班顺利开办,围绕医疗核心制度、投诉管理、安全生产、常见传染病的防控与诊疗、中医适宜技术等方面重点内容,举办了“妇幼夜校”13期,做到了在院职工全覆盖。举办首期“西学中”护理培训班,以“妇孺国医堂”3.0标准为指引,深入推进“妇幼+中医”服务理念,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首期“西学中”护理培训班,覆盖临床护理人员20人。向外拓宽发展思路,将外出学习作为带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分批组织业务骨干赴省内、省外医疗机构学习60余人次,分批赴区域外兄弟单位交流学习43人次,深刻汲取先进工作经验和亮点做法,提升医院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助力医院快速发展。向内提升自身能力,中层干部作为医院的中坚力量,全面提升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中层培训19场次,覆盖率达100%。二、取得的经济效益高陵区妇幼保健院2024年总收入为7665.18万元,总支出为8325.52万元;医疗收入5122.60万元;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为29.29%;门急诊患者次均费用为191.51元;住院患者次均费用为3079.57元;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为60.42%;床位使用率64.70%;平均住院4.80日/人;药占比28.26%。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医院运营压力大。表现为医院医疗盈余率为负、收支平衡比小于1、床位使用率低、业务收入增长乏力、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不明显、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过高等。2024年医院虽然在绩效核算方面进行了优化,有力控制了绩效工资支出总额,但全院总人数变化不大,人均收入降低明显,存在工作积极性调动不明显,开拓创新精神不强的现象,医院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仍是财务管理的短板弱项。(二)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业务发展。按照《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和《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等规定,医院“四大业务部”内部设置和管理落实不到位;综合科室设置不够全面,缺乏青春期保健门诊、更老年期保健等专科设置和口腔门诊等亚专科的设置;医疗设备投入不足,保健与临床业务之间的连续性和协同性不够,存在防治分离现象,导致服务对象外流比例增加。(三)综合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缺乏人才培养引进规划,人才匮乏使业务发展缓慢,科室人员职责不清、推诿扯皮时有发生,激励考核机制不完善,重点岗位价值与劳动所得不匹配,职工服务主动性受限,且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职能科室分析数据难,无法为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改进措施:(一)强化医院内部管理一是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参照《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实质性启动大部制改革,规范设置业务和职能科室,明确科室职责与分工,科学配置人力资源。(二)综合推进全面质量控制与业务考核建立健全“主动报告、科学分类、重点分析、系统反馈、持续改进”的不良事件闭环管理机制,将不良事件管理纳入日常培训;建设院内质控信息统计系统、危急值管理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协助完成院内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三)全面强化人才梯队建设结合医院整体业务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医院人才培养机制,科学制定年度进修学习计划,提升现有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年度内柔性引进1-2名省市级带动学科发展,制定细化管理办法与考核制度,优化人员结构。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扎实创新党建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秉承“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原则,推动成立“中医妇幼名医工作室”,强化“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品牌建设;将提升患者满意度作为党支部工作的切入点,开展角色互换、共情体验等活动。(二)持续优化绩效考核办法优化科学、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对照短板弱项调整绩效考核指标及占比,将预算执行、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纳入考核范畴,完善新业务新项目绩效考核奖励办法,真正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三)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按照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实施方案,标准化建设检验中心;有效整合住院中心手术室资源开展妇科日间手术,对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日间手术推荐目录(2022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2〕38号),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目前已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经医保备案程序后即可开展,同时进行科学评估,深度挖潜可开展项目。(四)融合中医优势打造妇幼特色持续以“妇孺国医堂”项目推动“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发展,即让中医理念贯穿“怀得上、孕得好、生得优、养得佳、固得本”五个保健时期,握紧妇幼健康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有力“拳头”。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自2023年7月19日-2025年12月31日有效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先后被授予“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陕西省护理工作表现突出团队”称号;成功申创优生优育指导服务项目点和“妇孺国医堂”项目;荣获上级个人荣誉10人。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