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林业工作站(眉县林木病虫防治检疫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辖区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林业站建设、工作人员培训、上岗证书核发。集体林区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森林资源保护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野生动物保护林业科技推广等。 | |
住所 | 眉县首善街尚德路27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罗保平 | |
开办资金 | 2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5.12万元 | 236.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眉县林业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切实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是与各镇街分别签订了《2024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11份,把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层层压实了责任。二是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普查58.15万亩,完成了松材线虫病日常监测6轮巡查,专项普查小班563个,普查面积6.4万亩。三是积极开展苗木检疫与复检工作,调运检疫苗木1621.8万株,免费办理省内外植物检疫证书546份,复检外调苗木6.82万株、板材822.09m3、托盘1200个、电缆盘41个、扫把竹24吨,插杆32根。四是积极实施“眉县2024年秦岭青松抢救项目”建设,完成了枯死松树清理除治340株,悬挂华山松大小蠹和天牛诱捕器共计112套,投放花绒寄甲1万头,开展了油松蠹虫和华山松大小蠹防治4050余亩,其中打孔注药1000亩,无公害生物防治3050亩。同时,完成了国家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设备维修及升级,确保及时准确掌握有害生物危害情况。五是强化道路封锁,印发了《关于在国道设立眉县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临时检疫检查站的通知》,在眉县高速出口、常兴高速出口、横渠青化、斜峪关设立了4个临时检疫检查站,明确了临时检疫检查站的职责,与专业防治公司签订了合同,聘请专人值守,规范了检疫检查制度,建立完善了检疫检查台账,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对来往苗木车严格做好检疫检查和登记,斩断了传播途径。六是积极开展眉县“护松2024”打击松材线虫病疫木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张贴下发了《关于禁止从疫区调运苗木及木制品的通告》50余份,并向电力、移动、联通、电信、交通、住建、园区等重点单位下发了提醒函9份,开展涉木企业、苗木生产经营单位检疫执法检查6次,发放《检疫监管告知书》27份,签订《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承诺书》16份,办理违规调运案件2起,进一步规范了松科植物调运行为。七是统筹高效推进我县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完成了外业踏查路线4条、踏查点8个,踏查面积960亩,踏查覆盖率20.05%,设标准地6个,面积45亩,调查到草原有害生物25种,采集毒害草标本9份,全力保障了我县草原生态安全。(二)继续加大“521”林业科技推广工作1、强化林业科技推广和培训,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一是实施林业科技示范点建设。建成了林业科技示范点2个,在槐芽镇推广示范甜柿子面积1000亩,在营头镇、汤峪镇推广示范林下中药材种植1000亩。二是实施林业科技培训。在张载广场、白起广场、横渠镇林业站、汤浴镇羊讲村等镇村,开展了甜柿子作务新技术、中药材种植、苗圃地病虫害防治等林业科技推广培训12场次860人次,发放大樱桃、甜柿子、中药材种植管理书籍260本,发放林业科技宣传彩页260份,培训林业科技示范推广带头人2人。三是实施甜柿子新技术应用与推广。今年以来,林业站组织专业修剪队,应用“两降两改三提升”新技术,先后在汤峪镇羊讲村、营头镇万霞村、槐芽镇保安堡村、首善街办尧寺村开展春季修剪,共计修剪面积1400亩以上,产值653万元以上,为甜柿子产业增收丰产奠定了基础。(三)认真做好种苗管理工作一是开展了2023年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共调查样线38条,总长度为152.408千米,样方8个。登记物种507种,119科,312属,采集种质资源凭证标本1142份,登记挂牌古树名木61株。完成了市站下达的35种林草种质资源收集工作任务,采集种质资源凭证标本140份,DNA材料140份,采集种子21份。二是开展了涉林双打工作。充分利用标语和宣传牌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干部在张载广场人员密集活动的地方开展《涉林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相关知识宣传2次,制作《涉林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宣传牌3面,制作宣传横幅两条,印发涉林知识产权等宣传彩页360份,宣传群众500人次。三是严格种苗质量管理。开展种苗生产经营户监管检查2次,检查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户档案19户,取消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13户,延续2户;指导检查苗木质量与档案管理3次,规范了造林苗木质量,提高了我县林木种苗档案管理水平。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社会效益,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扩大森林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转化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二是生态效益,改善环境涵养水源,防风固土,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小气候的重要生态功能;三是经济效益,中药材、核桃、花椒、甜柿子等林产品带动林农致富。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专业知识更新慢,干部职工学习教育管理不够常态化。(二)改进措施:今后工作要进一步加强职工的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常态化学习。四、2025年工作打算(一)狠抓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二)持续深化林木病虫害监测、普查、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植物调运检疫复检和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力度,保障全县森林草原湿地资源安全。(三)全力推进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四)开展林木种苗建档培训,严格规范种苗管理工作。(四)继续加强与省市业务部门联系,衔接技术推广、森防等方面的项目,做好项目争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授予2024年度先进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称号;被陕西省林业科技推广与国际项目管理中心评为全省“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