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渭南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19 08:58
单位名称 渭南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供养老保险保障。负责本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业务指导和执行反馈。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大楼7楼
法定代表人 刘晓惠
开办资金 1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9万元 2.7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中心坚持以讲政治的高度扎实推进社保领域集中整治行动走深走实,坚决守护好每一笔“养老钱”、“保命钱”,切实维护社保基金安全。一是对标集中整治和管理提升活动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协调抓、业务科室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二是完善了《稽核内控制度》《基金要情报告制度》《窗口服务管理办法》《经办系统权限管理办法》等制度,推进风险防控“进规程”,扎紧制度笼子。三是聚焦基金审计、监督检查、疑点数据核查、内控稽核、举报投诉等问题建立集中整治台账,全面梳理2021年以来的群众反映的咨询办理、个人诉求、作风服务、经办流程的意见建议建立为民办实事台账,找准措施,分类推进,所有问题均已核查整改完成。四是严格落实业务经办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严格授权管理,按规定设立初审、复核、审批环节,全市目前有业务经办账号105个,业务查询账号16个,取消参保单位口令访问权限,全面实现实名扫码登录,前移风险防控端口。五是加强与法院、民政等部门协作,共核查88条判决服刑信息、4373条死亡火化信息,核实16例冒领资金已全部及时追回;核查生产库中115条疑似死亡后多发信息、3条服刑人员参保信息、296条疑似死亡领待信息、154条疑似虚增年龄信息,查实85人多领65.96万元已全部追回。六是找准整改措施提升经办效能,重新印发业务经办一次性告知清单,公示了23项经办业务的所需资料、办理流程、办结时长,共精简办事程序1项,办事资料4项,办结时限整体提升了30%;建立今年到龄退休人员482人的信息库,提前向参保单位发布业务提示单,电话告知所需办理业务的程序和时间,在待遇发放前给当月新入库退休人员发送温馨提示信息告知参保群众养老金构成、养老政策和经办服务联系方式,真正让集中整治落脚到准确高效便捷服务群众的出发点上来。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全市(含韩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共3834家232850人,在职参保148596人,退休84254人,全市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273376万元,征缴职业年金76332万元;为符合待遇领取条件人员按月及时足额发放基本险待遇,待遇入卡率99.59%;按期为全市78623完成年度调待任务;为34222名退休“中人”按月申请发放职业年金待遇,全市职业年金发放率96.5%。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和经办业务规程宣传还不到位;二是经办机构不健全,经办人员不稳定。解决措施:一是以多形式向参保人员开展社保“弄得懂、算得清”政策宣传,进一步要加大对经办人的培训服务力度,打造经办机构、经办人、参保人的良性互促工作局面;二是狠抓系统行风建设,做好岗位管理责任制、工作督查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落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效。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中心将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防风险、保发放、严经办、提效能,以《社会保险经办条例》为工作指引,确保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平稳运行。一是持之以恒做好集中整治工作。不断优化风险防范机制,狠抓稽核内控制度落实,深挖制度漏洞,优化经办规程,补齐管理短板;要持续加大对疑点数据核查力度,落实好要情报告制度,紧盯重点人群、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加强管理监督,加强警示教育,筑牢基金安全防线。二是一如既往做到待遇及时足额发放。着力精准核算,规范审核管理;要主动强化与财政部门的沟通衔接,保障资金准确无误、及时到位;要积极对接社保待遇代发银行,提前做好各项社保待遇发放准备工作,建立紧急情况处理机制,确保社保待遇发放不拖一天、不漏一人、不错一分。三是坚持不懈做优经办窗口服务。根据业务需要和要求,及时梳理经办流程,力求简化繁琐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实现了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继续做好退休人员提供短信服务和在职业务办理提前提醒服务,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口碑好不好”作为检验窗口工作的标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