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汉中市南郑区科学技术开发中心)

汉中市南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汉中市南郑区科学技术开发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19 08:45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汉中市南郑区科学技术开发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各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科技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服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新华巷3号
法定代表人 陈春潮
开办资金 1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8万元 7.35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聚焦科技创新力提升,科技政策宣传工作取得新进步。一是举办科技活动周活动。印发《关于举办2024年科技活动周的通知》,对2024年科技活动周时间、主题、内容、主要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同时,联合区应急管理局在民乐园广场举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了全民风险防范意识和避灾自救互救能力。科技活动周期间,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二是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以“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22世界地球日”、12.4宪法宣传日等活动为契机,共开展科普宣传活动8场次,接受咨询300余人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400多份。三是指导相关部门开展了全区科普统计。(二)聚焦科技支撑力提升,秦创原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效。一是扎实推进南郑区秦创原分中心窗口建设工作。2024年,共引进科技创新人才57人,新增市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支,市级科技经纪人12人,省级技术经理人5人。二是精心策划包装项目,做好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按照2025年度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深入黄官酒业、良顺藤编等19家企业,一对一指导培训,精心包装策划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推荐省级科技项目22个。三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年完成科技成果登记27项,分类组织开展农业、非公经济、金融、科技产业路演14场次,推介项目33个,落地科技成果转化10个,新注册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数量2家。(三)聚焦科技服务力提升,新质生产力培育取得新成果。一是加强对65家规上企业研发投入统计指导,全区社会研发投入强度1.29%。二是征集发布“科技鹊桥”重点产业技术需求,组织申报市级“揭榜挂帅”科创项目,发布产业链重大技术需求3项。指导精测电器公司成功申报省级“揭榜挂帅”项目,指导全区4个农业产品在第3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斩获后稷特别奖、后稷奖。三是积极策划包装科创类项目,签约2家科技企业落户南郑,实现当年引进,当年纳规入统,营收实现5000万元以上的好成绩。(四)齐心协力完成其他工作任务。一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全面参与科技局火种计划,开展集体学习20余次,研讨交流10次,新质生产力知识测试1次。修订《干部学习制度》《请销假制度》《一线工作日制度》。二是加强科技特派员服务管理,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培训服务20场次,服务群众800余人次,发放实用技术资料1000余份。三是成立“南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队”,到汉中香洁园食品公司、南郑区鑫盛茶业公司等10家企业,驻点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破解技术难题8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全年举办科技培训20场次、科技宣传4场次,发放实用性技术手册1500余册,全区农民的种植养殖科学技术得到了有效提升。(二)扎实开展入企纾困工作,通过一对一服务企业,2024年推荐省级科技项目22个,有效提升了全区科技创新水平。(三)积极策划包装科创类项目,成功签约2家科技企业落户南郑,实现营收5000万元以上,为南郑经济发展做出了科技贡献。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科技服务能力还需加强。因缺乏专业技术干部,导致在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形式相对单一;二是科技培训强度还需加大,技术培训的覆盖面还不够广,特别是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力度还不够。(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学习,全面深入掌握科技政策,同时积极联系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持续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指导,切实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二是积极向上争取科技培训项目,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农业技术推广等内容,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中心将按照上级科技创新有关要求,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和年度发展重点、目标任务,紧扣改革、创新主题,落实各项有力措施,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加强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促进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南郑分中心和秦创原平台功能建设,着力构建一站式、全链条、全周期的科技服务体系,以直接对接秦创原总窗口为抓手,与省、市窗口建立合作协同、双向赋能工作机制,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三项改革”拓面扩量提质增效行动,支持更多“三项改革”成果嵌入重点产业链,增强对产业体系支撑作用,建立科技成果常态化路演机制。(三)做好科技服务,为企业发展助力。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作用,针对企业生产现状、发展前景、存在问题和如何拓展产品系列、实现提质增效、扩大销售渠道、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提出切实可行建议,为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和经济强区贡献科技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