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淳化县> 淳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淳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18 17:51
单位名称 淳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农业综合技术推广、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农业环境与土肥监测、植物病虫害防控、农业植物检疫、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科技培训及继续教育培训等。
住所 淳化县南新街18号
法定代表人 王文恒
开办资金 314.8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淳化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4.82万元 314.83万元
网上名称 淳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2024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主要工作任务的开展(一)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为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驻村帮扶工作,我单位驻村工作队由2名技术骨干和县种子管理站1名干部共同开展官庄镇黄甫村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同时抽调9名技术干部结对帮扶21户巩固提升户,要求驻村工作队每月驻村22天以上,帮扶人每月不少于2次入户帮扶,主要领导每月至少1次深入帮扶村检查指导帮扶工作。一年来,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干部坚持经常入户走访,完善防返贫监测入户走访台账,查看各户生产生活情况,宣传农业新技术及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在帮扶中我们围绕产业发展制定长远规划,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争取项目支持,先后为全村所有小麦、玉米田开展了“一喷三防”和“一喷多促”统防统治工作,有效控制了粮食作物病虫害的危害,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二)全县粮食生产情况2024年全县夏粮收获面积为19.1万亩,单产306公斤,总产5.92万吨,与去年持平;2024年秋粮作物播种面积完成20.03万亩,秋粮总产7.25万吨,其中玉米面积为16.1万亩,较去年增长1.04万亩,单产432公斤,玉米总产6.96万吨,比上年6.5万吨增加0.46万吨,增长7.1%。全县全年粮食总产超过13万吨,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粮食面积稳定在36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11万吨以上的预期目标。通过政府采购,为全县荞麦种植户免费发放荞麦种子60吨,通过“种子补助+机械补贴”的方式,减少群众投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指导镇村组织群众适时播种。全县共落实荞麦种植面积3万亩。积极开展荞麦种植试验示(三)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春播期间,在润镇西沟村、十里塬镇十里塬村、方里镇寺沿村建成玉米高产百亩示范田3个,以“密品种、缓释肥、覆厚膜、机械化”为技术支撑,重点推广玉米增密度及“5335”节本增效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指导全县建成玉米绿色高效千亩方8个、百亩田20个,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秋播期间,为全县2万亩小麦绿色高效提单产示范田补贴发放小麦良种250吨,在石桥镇沿村、方里镇徐村建成2个小麦宽幅沟播百亩试验示范基地,面积234亩。在小麦生产上主推“3335”宽幅沟播集成技术,重点抓示范方建设、试验田管理,对2个百亩示范方确定专人进行技术指导,保障示范方示范带动效应,促进小麦生产降本增效。加大小麦宽幅沟播技术补贴力度,发挥资金效益,为方里、石桥等镇4.05万亩小麦实施作业补助80余万元,促进了小麦宽幅沟播技术推广。(四)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全县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48万亩次,累计防治面积48万亩次。全县油菜各类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5万亩次,防治面积5万亩次。据统计,今年以来,各镇办集中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10.5万亩,带动群众自防8.6万亩,统防统治率54%。全县完成玉米大豆“一喷多促”统防统治面积12.95万亩,统防统治率达到85.9%,辐射带动全县完成玉米“一喷多促”15.06万亩。使全县玉米“一喷多促”技术覆盖率达到93%以上,有力地促进了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加强苹果蠹蛾等农业重大病虫害疫情监测防控工作,全县共设立苹果蠹蛾监测点9个,悬挂诱捕器90个,设立草地贪夜蛾监测点15个,悬挂草贪诱捕器75个,坚持每周查看诱捕情况,全县未发现监测对象。设立玉米螟、粘虫监测点各15个,全面掌握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开展驻厂检疫检查工作,严防疫情传入和扩散,截止目前,累计检疫检查原料果1158车,28557吨,无来自疫区或疫情发生区的果品。(五)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情况。以县东、中、西部为区域划分,以小麦、玉米、果树为主,完成有代表性的农户或新型经营主体110户施肥情况追踪调查,并完成对110户施肥调查情况进行系统填报等工作。在十里塬镇园艺站完成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和新型肥料试验2个、在石桥镇沿村完成小麦新型肥料试验1个;加强全县6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完成55个基础土样采集,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60万亩次以上,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库。积极做好样品采集、试验示范等基础性工作,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2.8%以上,继续推进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集成配套,在石桥镇打造0.15万亩粮食作物“三新”技术示范区(其中:沿村1100亩,寺村400亩)。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量减少0.2%,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全县耕地质量等级到达5.60等,较上年5.62等提高0.02等。加强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全年共发布土壤墒情监测报告12期,组织各种形式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8场次,为全县耕地地力提升奠定了基础。(六)农民科技培训情况今年以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活动,根据受培训村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民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主,培训涉及农作物田间管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采取以村为单位,集中理论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进行。讲课方式不拘一格,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拓宽培训领域。截止目前,开展农民科技培训52场次,培训群众3800余人,农民素质素养培训12场次,共600余人,组织高素质农民线上培训3次,通过公众号、自媒体等宣传40余次,共发宣传资料8000余份,均收到了较好的培训宣传效果。(七)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完成情况我县全国第三次土壤三普工作共涉及外业采样点位共计1226个,其中表层点位1205个,剖面点位21个。截止目前1205个表层样点和21个剖面样品已全部完成采样工作,经省市验收,1205个表层样点全部合格。(八)完成县农业农村局及各级业务部门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先后参与完成脱贫户每季度产业核查、农业环境保护、荞面饸饹文化旅游节筹办等重点工作。二、主要工作措施结合单位实际,进一步完善中心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任务,量化指标,做到工作目标明确,任务到人,措施到位,责任落实,使单位的各项管理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做到中心工作主要领导全盘抓,分管领导亲自抓,业务站校具体抓。在重点项目实施中由单位领导统一协调,做到既分工明确,又配合密切,使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三、存在的问题(一)受农村留守人员年龄和接受新事物能力影响,全县农业技术宣传、培训工作氛围不够浓厚,部分群众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认识不足。(二)全县现代农业技术引进、示范力度不大,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推广需要,新技术试验示范没有长期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三)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缓慢。专业技术人员理论学习频次较少,对新技术新模式学习了解有限,影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四、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1.持续抓好粮食生产安全工作。全县粮食面积保持在36万亩以上。加强对小麦宽幅沟播示范田的管理与指导,进一步扩大小麦宽幅沟播技术推广面积;落实玉米增密度技术百亩示范田1个,玉米“5335”技术集成百亩示范田1个,辐射带动全县玉米生产。2.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全年完成各类病虫综合防治面积30万亩次以上,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示范,减少农药使用量,做好玉米草地贪夜蛾、小麦条锈病、苹果蠹蛾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积极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45%以上。3.做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全年计划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100人,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0场次以上,培训农民5000人次;完成农民素质素养培训500人次。4.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积极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配方肥使用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推广“三新”技术示范0.15万亩,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加强耕地环境质量监测,完成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全县耕地质量等级有所提高。5.完成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成果汇交。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相关工作,形成工作报告,全面掌握我县土壤质地分布状况。6.继续做好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聚焦产业发展,持续抓好黄甫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