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统筹办公室(退休职工管理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及职工退休、退职的管理提供服务。管理退休退职职工,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编制执行养老保险金收支计划,依法征缴社会养老保险金,审核、记录基金的缴存、提取与使用情况,确保基金保值增值。管理退休待遇。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常乐路1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利娜 | |
开办资金 | 7.9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3万元 | 1.6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统筹办公室(退休职工管理所).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2024年度缴费基数核定奠定基础;对全区198家单位2976名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2024年缴费基数进行核算,核定月缴费基数为2278.25万元,人均缴费基数7655.4元,为全年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征缴工作开局布新。基金征缴及待遇发放稳步推进;全年收缴基本养老保险6310万元,转移收入110万元,争取财政对养老保险补助资金7122.07万元(其中中央直达1185万元,地方财政补助6026.07万元);为我区1721名离退休人员发放12626.75万元,其中基本退休待遇9426.75万元,生活补贴3200万元。征缴职业年金个人部分810.25万元,单位记实资金1476.24万元。全年归集职业年金资金2122.15万元,发放职业年金749人,累计发放457.94万元。转移接续和一次性支付规范有序;全年办理转入接续81人,跨省转出6人。及时完成15名在职去世和退休去世人员个人账户一次性清退,其中支付养老基金56.3万元、职业年金71.6万元。完成9名退役士兵待安置期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的补交工作,共计征缴基金3.81万元。严管基金强稽核稳固提升;一是按照群腐工作要求,迅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明确目标任务和整治内容,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并印发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并落实到人。二是对标业务审核不严、侵占挪用社保基金、疑点数据长期追踪、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重点工作,逐项排查并建立问题台账。三是常态化开展数据核查,全年与城居保核查新退休人员数据12次116人,均无重复参保和领取养老金情况。全年共开展核查死亡及服刑人员数据1284条,核查出死亡多领数据1条,已全额追回。四是不定期开展业务数据稽核,针对重点岗位、高频业务稽核12次,确保基金业务规范化开展。五是按时报送《月社保领域集中整治阶段性进展报告》、《2024年社保领域集中整治调度台账》以及《专项整治工作双月调度报告》。基金安全常态化坚持不懈;一是紧绷基金安全思想教育。为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法纪意识、敬畏意识和风险意识,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召开专题警示教育案例分析交流研讨会,二是定期开展岗位互查不间断。定期开展单位内部岗位间业务互查,通过业务交流探讨逐一分析研判,查找工作中的问题,明确解决措施,快速解决问题。三是坚持“三员分立”原则明确岗位权责不懈怠。严格执行市级审批经办制度,业务经办和财务基金管理工作轨迹可查,运行规范。四是分类开展疑点数据核查不模糊。每月定期开展与本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疑点数据比对互查以及数据库核查工作,经过数据稽核,有效杜绝了基金损失,保障基金运行安全。五是营造社会保障良好舆论氛围不掉队。开展社会保障惠民宣传活动4场次,现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300余份,现场咨询300余人次,通过宣传与居民面对面答疑解惑,真正做到打通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政策知晓度。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贴心服务零距离,社保温情暖人心。开展上门认证暖人心。为确保部分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资格领取,开展“上门办、零距离”的暖心服务规范管理,确保参保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我办工作人员热情服务得到参保职工的一致好评。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业务经办管理系统操作仍需加强探索,工作效率有待提升,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太少,新业务的开展存在困难。二是在业务经办过程中,参保单位频繁更换经办人员,造成业务办理不连贯,不流畅,工作推动缓慢。三是随着工作量的加大和细化,经办工作人员少,经办业务量大,为工作分配合理化带来桎梏。整改措施:一是积极参加职业年金业务经办培训,多实践,重经办。二是完善健全工作机制。从财务管理、业务经办、资格认证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各经办岗位的协同合作,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岗位互查的内控稽核制度,从制度上查漏洞、堵漏洞,坚决杜绝违反业务操作规程现象发生。三是积极申请补充财务岗位人员配备,确保社保基金财务管理规范化,人员配备合理化。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大基金专项整治常态化力度。紧盯社保基金安全,聚焦社保基金使用管理的真实性、合规性、有效性,强化组织实施,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问题台账并按时限完成销号。以人社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为契机,在开展多形式学习的同时规范办事流程,严把审核关,提高经办效能。二是加强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确保发放。通过宣传广覆盖、认证多路径、稽核不漏人等工作方式,多措并举扎实开展退休人员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确保认证率达100%。有效杜绝虚报冒领现象发生,切实维护参保人员合法权益,保证社保基金安全运行。三是加快推进试点期间个人缴费清理。根据陕政发〔2015〕46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对1996年1月至2014年9月试点期个人账户逐单位逐人进行梳理,按要求,秉持“确认一家,完成一家”的工作原则,稳妥推进,有序实施,确保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落到实处,有力保障参保人员个人权益。四是加速化解网厅系统业务经办难点。始终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业务经办特点和参保对象实际需求,在落实各项社保政策上铆足劲、在优化服务质效上出实招,积极探索新业务,努力打通业务难点、堵点,加强与省基金中心、银海公司和示范区社保基金中心联系,及时处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确保业务经办提质增效 。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