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汉中市南郑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5-02-18 14:18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园区发展规划,项目的招商引资,为入园企业提供投资环境保障等相关业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高庄村内机电工业集中区
法定代表人
康荆波
开办资金
6.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63万元
4.83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1亿元,建成中小企业孵化园标准厂房11万平方米及配套室外工程;完成6公里10千伏园区专用线路架设;7公里路网及配套雨污水管网全线贯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成;部分自来水管网铺设到位;园区公租房及餐厅建成交付使用;园区内构建了第三方全过程咨询、安全管理、物业服务、投融资服务等全方位综合性企业服务体系。2.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18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9.8亿元,全年完成投资9.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其中10个项目已建成投产。3.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全年小分队外出开展招商工作共计10余次,对接企业40余户,接待客商65批次,跟踪洽谈对接项目23条,线索项目15条,成功签约落地项目9个,总投资5.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报送2.38亿元。4.创建工作初见成效。2024年1月,园区依托中央创新区、都市工业区成功创建南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年7月,机电工业集中区经省工信厅批准命名为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5.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扎实有力。村企共建等项目联农带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分红使双龙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协调龙头山景区管理中心解决村民到景区务工3200余人次,带动增加劳务收入累计35万余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严格按照省、市、区相关文件要求对园区企业开展安全攻坚专项行动、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等各项安全督导检查,累计开展25次督导检查,排查出一般隐患157处,督促落实问题整改157处,整改率达100%。2.经济效益:2024年全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5.6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19户规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8亿元,同比增加50%;园区项目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8%。全年培育规上企业3户,新增产值2.2亿元以上。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承载能力不足、设施配套还有短板。城市基础设施向园区延伸上进展较缓慢,中央创新区、现代农业区自来水管网还未铺设入园;都市工业区、现代农业区专用输电线路尚未架设到位;园区污水处理系统尚未纳入城市污水管网;园区物流站点尚未建立,住房、教育、医疗等设施配套能力不足,生活性服务设施与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公共平台不足,尚未形成检验、认证、研发、金融、物流等全套服务体系,较难吸引和留住企业及高新人才。没有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与秦创原、高校、研发平台共享资源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少。二是招商力度还需加强,营商环境有待提高,招商引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政策不统一,执行不够透明。政策缺乏延续性,执行政策不一致,招商动员不够深入。“亲商、安商、富商”的要求还没有转化为自觉行动,积极主动服务客商意识不够,全方位招商的氛围和共识没有形成。招商项目的储备不够大。项目储备不足,项目策划包装质量有待提高。2.改进措施:一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水平。完善各园区路网、绿化亮化工程及燃气、电力、通讯、供水管网和孵化园建设,加快实施园区污水处理、垃圾中转设施建设,完善园区配套服务。二是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强力招商引资,吸引特色产业聚集发展。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不断拓展招商渠道,加大宣传推介。紧盯大型国企、知名民企、行业领军企业,通过高位嫁接、合资合作、战略重组,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人才。进一步增强园区经济发展实力和示范带动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进一步推动园区改革。及时完成开发区目录修订,完成高新区优化整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着力提升园区平台公司在园区管理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入园项目实行园区和部门领办代办制度,制定行政审批下放园区权限清单,逐步推进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园区。2.积极探索“众创-孵化-加速”服务机制,集聚政策、人才、项目、技术等优势资源,推动四链融合发展,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和服务体系,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3.充分发挥园区骨干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依托大型招商推介活动,着力实施航空零部件制造延链、电子器材制造强链、精密及智能制造补链、智能终端建链四大行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