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

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18 11:13
单位名称 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负责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经办工作;筹集、管理、使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小康路2号
法定代表人 王刚
开办资金 78.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医疗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02万元 4.02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医保基金监管1.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活动。一是在全区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医保基金专项治理活动,检查共发现区内5家医疗机构违规问题65条,追回违规资金共计17462元。二是对区内93家定点零售药店进行全覆盖专项检查稽核,检查发现区内定点零售药店五大类违规问题,暂停定点零售药店2家,取消医保定点零售药店4家。三是配合示范区医保局开展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实地检查定点村级卫生室(个体诊所)72家,印发专项检查通报5期,涉及违规资金共计4.29万元。四是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对示范区医院等8家定点医疗机构参保患者住院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追回违规资金共计9.86万元。2.健全基金监管长效机制。一是构建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体系,我区201家定点医药机构全覆盖完成追溯信息采集接口改造,累计上传追溯码数据18.8余万条。二是实现区内9家医疗机构医保基金智能监管“事前提醒”“事中预警”系统功能落地应用,规范和引导一线医务人员临床诊疗行为,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社会效益。3.深入开展基金监管宣传工作。一是以“基金监管同参与,守好群众‘救命钱’”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医疗保障从业人员承诺践诺、医疗保障基金监管知识线上有奖答题、业务知识竞赛等活动。二是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医保经办人员业务能力,我办组织召开杨陵区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监管业务培训会2次。三是为加强社会监督员对医保基金和医保经办机构、协议医疗机构、协议零售药店医保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我办组织开展2次社会监督员医保业务知识培训。(二)信息化建设1.加大基金监管信息化建设力度。为规范和引导一线医务人员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各定点医疗机构规范使用医保基金,我区9家医疗机构已做好接口改造工作,推动医保基金智能监管“事前提醒”“事中预警”功能在区内定点医院上线应用。2.深化医保便民服务平台应用。一是推动移动支付在示范区医院就医购药全流程的深度应用,截止12月底,示范区医院共实现移动支付结算12000余笔。二是建设智慧医保服务平台,群众通过智慧医保服务平台,可以自主申报门诊慢特病、门诊“两病”,参保缴费、医保账户查询等医保业务。三是落实医保“双通道”政策,对9家定点医疗机构和15家定点零售药店全覆盖测试电子处方流转工作。四是联合示范区医疗保障局建设定点医疗机构在院病人信息化巡查系统。推动其系统在院应用,并对区内5家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3.开展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工作检查。一是为进一步做好我区医保信息标准化工作,深化医保编码标准落地应用,医保数据治理工作有效推进,成立专项检查组,共发现七类问题,现场反馈各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并印发通报。二是在全区开展医保码就医购药全流程应用“走流程、找堵点”活动,并印发文件,按照文件要求组织人员全覆盖检查,并现场反馈相关问题要求立即整改。(三)医药服务价格管理1.开展药品价格信息监测工作。对区内医保定点医药机构的监测药品销售价格的变动,进行跟踪、采集并定期发布检测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合理引导消费。选取了8家零售药店的100种常用药品进行监测,共计公示4期常用药品价格监测信息。2.开展医药服务价格治理工作。一是将网络售药平台药价作为价格监测的“利器”及“锚点”,比对线下渠道药品价格,在定点零售药店开展药品价格核查工作,规范定点零售药店定价机制,实现了“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治理”。二是积极推进“药品比价小程序”上线应用,以实现药品价格手机一键查询、实时比对,推动药品价格更加公开透明。3.巩固提升我区“以镇代村”集采工作成果。一是推动开展集采药品进药店试点工作,试点药店可通过国家和省局等有关药品集采平台采购集采药品并严格按照“零差价”(集采价格)销售。二是为加强集采药品销售端监督和管理,目前区内2家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定点药店已实现集采药品“三专”管理。三是结合我区“以镇代村”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实际,联合卫生健康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杨陵区“以镇代村”药品集中采购医保结余留用资金考核拨付办法(试行)》。四是加强对基层定点医药机构集采工作考核,完成4个批次药品集采考核工作,全年核算基层定点医疗机构结余留用资金6.01万元。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区合疗办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医疗保障局的坚强领导下,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医保基金筹资、补偿、管理及监督等工作逐步向着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基金的待遇、政务服务及监督管理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赢得了全区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和热烈拥护,为维护我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基金综合监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虽然基金监管工作暂由合疗办负责,但并未从机构体系成立承担医保基金监管职能专职机构。2.基金监管部门联合机制尚未实现常态化,各部门内部尚未明确协调部门,落实专职工作人员,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络机制不够紧密,案件联合查办和移交制度尚不完善。3.基层定点医疗机构缺少专人管理医药耗材集中采购工作,集采系统平台业务操作不熟练,缺少统一的培训和业务指导,集采平台缺少运行维保人员,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耗材招采管理和培训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整改措施1.进一步健全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实现基金监管部门联合机制常态化开展,完善案件联合查办和移交制度,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格局。2.强化与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动,推进监管关口前移,整合稽查力量,增加检查频次,扩大覆盖面,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联合检查相结合的形式,运用协议、行政、司法等手段,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有效保证全区医疗保障基金运行平稳、健康、安全。3.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集采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集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巩固基金监管高压态势。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活动,将打击欺诈骗保作为医保系统的重要任务,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形成多方联动、社会参与的医保基金监管格局。2.持续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建设,依托医保信息管理平台,提升监管能力;深化编码标准化应用,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深化医保便民服务平台应用,推动定点医疗机构在手机端完成医保基金结算和个人现金支付业务的移动支付;深化推进智慧医保建设,进一步优化智慧医保服务平台功能设置;推动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在院病人信息化巡查系统在院应用,进一步加强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3.巩固提升我区药品集采工作成果。以集采中选企业、零售药店、民营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为参与主体,深入推进药品集采“三进”工作。改进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集采结算方式,建立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工作机制和制度。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集采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集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加大药品集采政策宣传力度,提升国家药品集采政策知晓率。4.加强人员学习和培训,着力打造务实高效的医保工作队伍。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和规定,强化医保系统人员业务培训,着力提升基金监管、业务经办和医保服务的能力水平,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务实、高效的医保工作队伍,切实提高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