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法律援助中心

汉中市南郑区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18 10:57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法律援助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服务人民、维护公正,组织指导本辖区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及对外交流。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北大街26号
法定代表人 杨倬
开办资金 7.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南郑区司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万元 1.14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法律援助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度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整合资源,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完善法律援助中心建设,更新标志标识和工作制度牌,安排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轮流坐班规范办事大厅,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满足群众多元的法律服务需求,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二)强化宣传,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结合“科技之春”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法援惠民生”“薪暖农民工”等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利用“法治南郑”微信公众号,推送人民群众关切的法律援助相关内容共计18条,同时对法律援助典型案例进行讲解。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服务月活动,邀请专业律师深入在建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三)简化流程,及时受理指派法律援助。规范执行法律援助法,扎实推进法律援助“刑事辩护全覆盖”,畅通未成年人、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以及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特殊群体受援案件的审批流程,做到当日接待、当日审查、当日受理、当日指派。结合我区根治欠薪和“无欠薪区”创建工作,对农民工因欠薪、工伤赔偿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免予审查经济困难状况。(四)强化监管,提升法律援助质量。组织全区3个律师事务所、9个法律服务所及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参加全省法律援助业务培训。开展2024年法律援助案卷质量评查活动,对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办结归档的252件案件,采取“交叉评卷、一卷一评”的方式,重点围绕8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进行量化评查打分,及时向案件承办人反馈问题并进行督促整改。推行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全区法律援助文书和案卷材料目录,全程跟踪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情况,定期回访办结案件,切实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全年提供法律咨询760余人次,其中现场接受咨询330余人次,电话咨询300余人次,网络咨询130余人次,实现法律咨询服务的多元化与便捷化。全年共受理指派法律援助案件233件,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34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99件。高度重视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及残疾人的法律保护,全年受理指派妇女法律援助案件51件,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58件,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55件,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9件,对行动不便的特殊困难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3次。全年受理指派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28件,涉及农民工107人,成功帮助追讨欠薪70万余元,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及时兑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对2024年度已办结且案卷合格的270件法律案件支付办案补贴31.97万元,确保法律援助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开展“送法进乡村”和“法治进校园”等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达2万余份,直接解答群众咨询400余人次,显著提升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宣传覆盖面还不够广,针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专门的法律援助宣传还有待加强。二是援助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对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认识还有待加深,援助案件质量还需提升。三是法律援助经费严重不足,现行的援助办案补贴执行标准已不符合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上级有关法律援助补贴的开支范围和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补贴指导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一定程度影响和制约了我区法律援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的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发挥好各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站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全覆盖作用,持续宣传好法律援助法的相关内容,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利用旁听庭审、回访受援人、征询司法机关意见、卷宗评查等方式进行全流程监管,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日常评估和同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与案件补贴相挂钩,不断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加强与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人民法院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和了解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情况,提升援助工作效率。三是落实法律援助案件补贴。积极与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汇报沟通,做好法律援助经费保障,确保法律援助工作在服务民生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有效发挥。执行好《陕西省法律援助补贴办法》,对已办结的法律援助案件及时归档,审核发放办案补贴。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的宣传,扩大社会影响。(二)切实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推行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三)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和了解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情况,提升援助工作效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