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南郑区> 汉中市南郑区国有黎坪林场

汉中市南郑区国有黎坪林场

发布时间: 2025-02-18 09:45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国有黎坪林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国有林场,促进林业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防火、病虫防治、植树造林、林政执法等相关业务
住所 汉中市南郑区黎坪镇元坝街38号
法定代表人 邹锦鹏
开办资金 269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汉中黎坪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78.32万元 2700.39万元
网上名称 汉中市南郑区国有黎坪林场.公益 从业人数  13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工作业务开展情况:(一)行政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一是强化行政综合管理。修订完善17项管理制度,通过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提升了内部管理工作效能。二是改善场部人居环境。1.聘请汉中市规划设计院,完成了林场和6个管护站改造总体规划设计、评审;2.通过招标方式,完成了林场应急安置点450㎡的改造装修工程;3.完成场部宿办楼2间渗漏严重屋顶翻修及49道入户门翻新工程;4.完成林场大门楼顶163㎡防水工程并安装“黎坪林场”四个标志性大字,林场铁大门翻新、应急安置楼周边硬化、绿化及加装雨水槽、落水管工程;5.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相关规定,对林场年代久远的一批原价值约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报废处置;6.对老旧线路进行排查并全部换新,消除用电安全隐患。三是档案整理顺利移交。完成了林场自1975年至2006年长达32年的档案整理、扫描、录入电子档等工作,并于2024年5月底顺利移交至区档案馆。四是后勤保障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了公文处理、会议筹办、固定资产管理、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廉政灶管理等后勤保障管理措施,确保管理规范、高效运转。全年共收发文件238份,(其中上级来文175份,林场发文68份)。组织召开各类会议42次,(其中场务会议11次,专题会议5次)。(二)资源管护及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推进。一是严格推行林(山)长制。全面推行林(山)长制,压紧压实管辖区森林资源管护与安全发展责任。建立健全了林(山)长制组织体系,成立了林(山)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级林(山)长职责,建立了林(山)长制智慧监管平台,逐步实现资源管理“一张图”,生态保护“一张网”工作机制。二是夯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1.建立了林场、乡镇、村组森林防火联动机制,采取“谁管辖、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问责制严格管理;2.同各管护站、护林员层层签订《生态资源保护目标责任书》《护林防火责任书》《森林防火安全协议》;3.实施“五包”责任制,即:场长包全场、管护站长包本站、校长包学生、家长包子女、林区村组干部包痴、聋、傻、哑人员;4.落实护林人员“四到位”(走到位、看到位、管到位、责任到位)责任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全场干部职工和林区群众的防火责任感和使命感;5.对国有黎坪林场黄官镇庙坝、新集镇华山沟两块林地落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6.安装生态护林员APP,建立了“林场、管护站、护林员和村组护林联防”三级管护网络,扎实开展了系列专项治理,严格落实林区产业准入清单制度,常态长效抓好秦巴生态资源管护工作。三是扎实开展“五乱”排查整治。在管辖区持续开展了“五乱”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做到及时发现,立行立改,确保“五乱”违规违法情况动态清零。四是抓实森林防灭火工作。严抓森林防灭火“责任落实、宣传教育、火患排查、督导检查、专项整治”五个重要环节,不断提升防控水平和处置应急能力,全年出动防火宣传车150台次,刷写标语180条,悬挂横幅100幅,查验林区过往车辆800台次,设立森林防火宣传点2个,开展集中宣传2次。五是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有害生物除治工作。1.开展雪灾木调查清理工作。对国有林大垭106林班1845亩雪倒木进行了清理、补植;2.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处置工作。从2024年3月上旬至5月下旬,抽调9个管护站40名护林员参与病虫木普查,掌握外来有害生物发生和危害情况。共普查小班数量34个,面积3.7万亩,调查死亡松树4236株,均为大小蟗病虫害。六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自筹资金5万元,对冷坝管护站和黎坪镇集体林管护站管护用房进行加固改造。目前,修缮后的管护用房已经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宿办分离、集中办公,制度上墙、挂牌上岗”标准。(三)林业重点工程及项目储备持续有力。一是全面完成森林抚育工作。完成上级林业主管部门下达我场2023年中央财政森林修复项目1万亩的工作任务。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和法人制。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签订《项目施工合同》《安全责任书》,组织召开技术交底培训会,落实项目监理单位,该项目于2024年11月全面完成外业施工,并通过区级查验;二是完成欠发达林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2024年南郑区国有黎坪林场欠发达林场巩固提升项目下达我场项目资金118万元用于基层管护站点提升改造。按照项目批复,对黄家坝管护站原址改建,对中心管护站、大石板管护站维修改造,目前改造项目已经通过竣工验收;三是启动大巴山北麓和汉江谷地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项目。该项目由区林业局统一编制作业设计,涉及我场建设任务1万亩,项目总投资643万元,现已完成政府采购公开招标工作,于12月上旬开工建设;四是试点建设巴山松苗圃。为满足生态建设用苗需求,推广良种和优秀乡土树种造林,经现地调查和分析,在黎坪林场国有林区87林班6小班选址建设种苗培育基地,种植培育巴山松种苗3亩、厚朴1亩。经科学管理,预计后期能为我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提供合格种苗10万株;五是开展二类资源调查工作。邀请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两名高级工程师对全场人员进行了技术规程培训和现地调查培训,全面完成林场2856个小班绕测点和110个控制点调查作业和数据汇总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一)狠抓森林防火,全年无森林火灾发生,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全年有害生物,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2‰以内,病虫害受灾率控制在4.5‰以下。(二)完成二类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摸清全场森林资源底数,为科学编制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和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三)严格落实驻村帮扶工作,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性,给予一定数额的奖补资金,巩固拓展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干部队伍老化,专技力量匮乏。目前现有干部职工整体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加之近十年来未进新人,专业技术岗位和重要岗位人才匮乏。2.基础设施陈旧,安全隐患凸显。从场部到下属管护站房屋均始建于七、八十年代,部分无法安全入住,有的站租住民房,个别管护站通电、通网困难,管护人员办公生活环境恶劣,亟需改善提升。(二)改进措施:1.合理调整人员结构,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补充紧缺人才,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组织业务培训,提高现有职工业务水平和能力。2.积极争取标准化管护站项目建设资金,加快管护站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二)持续抓好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推行林(山)长制落实,抓实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野生动植物保护、“五乱”排查整治各项工作,天然林保护等各项工作,维护生态安全。(三)加大项目争跑力度,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争跑项目,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高质量项目申报,争取省市区林业部门的认可支持,使项目落地实施,助推黎坪林场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