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洲县> 子洲县第三小学

子洲县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2-18 09:04
单位名称 子洲县第三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子洲县东关大街1号
法定代表人 马文胜
开办资金 3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洲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9.01万元 372.5万元
网上名称 子洲县第三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6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及时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创教育教学品牌和“书香”文化为目标,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狠抓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德育处继续做好传染病防治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常态化防控工作;按计划开展了每月一次的“安全演练”活动;每周二第七节,班主任根据德育处确定的德育教育主题,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召开班会,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健康、安全和思想品德教育,切实增强了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自救能力。(二)将“每月一事”和德育管理“145行动”相结合,扎实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把主题教育落到实处,有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举办第十四届校园“科技节”创新大赛活动。大赛全校学生参加,设科技幻想绘画、科技手抄报、科技手工三大项目。(四)举办“筑梦新时代、童心耀中华”迎国庆歌咏比赛。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充分发挥了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举行第八届“运动绽风采,健康向未来”秋季运动会,通过比赛,我们学校不仅很好地推广了校园花样跳绳、传统体育项目,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学生超越自我、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体育精神。(六)组织“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研学活动。十二月份,我校积极响应上级部门要求,让李子洲革命精神进校园,组织部分师生赴子洲党史学习教育中心开展研学活动。(七)大力开展法制教育。11月下旬,学校开展了“爱国心引领成长路、法制盾抵御欺凌风”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八)加强家校共育工作。本学期召开了“家校携手,助力成长”的第十七届“家校共育”研讨会,德育处精心准备,制定出研讨相关内容及要求,以班为单位,语数英老师参与班级家长会。(九)落实教学常规要求。教务处能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每一门规定课程,重视课堂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坚决杜绝浮、虚、形式化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回归本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十)重视常规教学的督查工作。本学期,教务处对教师的各类计划、教学设计、作业批改、教辅资料的处理、校本研修的完成情况等进行3次大型业务检查,既提高了广大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各项常规教学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十一)认真组织开展教科研活动。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共安排了39堂公开课,各位讲课老师能精心备课,大胆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课后聆听评课老师的意见,认真反思,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大大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十二)加强思政教育的落实。为了把思政教育落在实处,学校在开学初要求思政教育渗透在所有学科中,要求所有学科教师有选择性地在备课中酝酿,在教案中呈现,在课堂中落实,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教育。同时学校安排在每个月第一周升国旗时,由德育处与大队部共同策划,对全校学生进行有主题性的思政教育。(十三)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以来,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对课堂教学改革、作业管理、社团活动三个方面发力,提高教学效率。(十四)举行作文竞赛活动。教务处为了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展示学生课外阅读取得的成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12月11日举行三至六年级作文竞赛活动。通过比赛,最终评出一等奖22名,二等奖33名。目的是通过作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学生荣誉:我校积极参加县、市教体局组织的各类比赛,其中获得县级不同等级的影评征文比赛有10多人次,六一班王家欣同学荣获市青少年创作大赛三等奖;在县教体局组织的科技创新大赛中魔方比赛三阶二等奖8人、三等奖7人,四阶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绘画作品比赛一等奖7人、二等奖14人;团县委组织的“红领巾争章”获二星章的有13名同学、三星章有6名同学;创客制作比赛获一等奖的有3名同学、二等奖5名同学。(二)教师荣誉:张春卫、马亚娥荣获子洲县优秀教师;张红红荣获子洲县新时代好教师;李瑜欣、冯畅老师在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大赛分别获得三等奖,张晓燕老师获影评征文指导奖;师晓霞荣获榆林市新时代好教师。同时,本学期在教科研方面,我校共有6项县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都通过立项研究,并有待于市县组织结题;校级课题17项,已结题;在省、市、县各级刊物中,有13位教师发表论文。(三)学校荣誉:子洲县第七届中小学诗词大会比赛中,我校荣获三等奖;子洲县少先队工作评比活动中,我校荣获2024年度优秀少先队动感中队;县级影评征集活动中,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三、存在问题(一)教学硬件设施老化,需要更新。(二)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老龄化和学科教学能力差异等方面。(三)组内研讨课在原有的基础上尚需不断挖掘潜力,提升组内研讨课的功效。四、改进措施(一)积极争取资金,改善教学环境。(二)积极开展学困生帮扶活动,充分利用课后服务为学困生排忧解难,树立他们学习信心,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三)积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互动学习方式,开展教师多元化学习,发展科外教师。五、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围墙加大宣传,让校园围墙为“国学文化墙”和“阳光体育墙”,让文化墙成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二)加大课堂教学的检查力度,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有收获,实现一课一得的目标。(三)继续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做到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严防安全事故发生。本年度即将过去,我们总结经验弥补不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学期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力争使教务处的各项工作更上层次,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把我校打造成名校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