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业发展提供监管保障。全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事宜。 | |
住所 | 眉县首善镇平阳街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侯文成 | |
开办资金 | 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8.57万元 | 57.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圆满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制定计划方案,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制定《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2024年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计划》、《2024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方案》、《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2024年“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方案》等,确保各项执法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顺利开展。2.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3.16“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采取悬挂横幅、展板宣传、实物展示、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了农业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假劣农资识别的现场指导。年内共开展相关宣传咨询活动4场(次),现场展示假劣农资100多公斤,悬挂横幅5条,发放种子、化肥选购明白纸、宣传资料及农业法律法规书籍2500余份,发放《致全县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400余份。3.加强源头治理,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一是严把农资门店审批勘验关。严格落实勘验“三同时”即严格查验经营人员专业培训技能资质和法律法规培训证书、门店布局标准、安全生产要求,保障经营户规范经营、农民群众放心使用。全年农资门店经营许可事项现场勘验12家。二是严格杜绝“套餐”农药销售行为。结合农业农村部最新要求,积极组织县域农资批发门店负责人学习禁止“套餐”农药销售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依据,明确“套餐”农药销售的违法行为和社会影响。同时加大农药市场的检查力度,全面杜绝县域“套餐”农药的违法销售行为。三是评定农资门店信用等级。建立农业投入品经营企业信用等级管理制度,通过分层管理,有效促进县域农药经营门店规范、合法、诚信经营。目前,已经实现农资生产经营企业、门店的信用等级评定全覆盖(A级门店26个,B级门店87个,C级门店45个)。4.配合抽样检测,保证群众用上放心农资。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积极筹措3万元,对县域使用量较大的4种农资产品进行了抽检。同时积极主动联系、配合县农安中心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5次,抽样送检40余份。5.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农资违法行为。联合市执法支队、县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农技中心、农机中心、畜牧兽医站、农安中心开展春秋季市县跨区域交叉执法专项检查、农资打假专项检查、猕猴桃花粉市场专项检查、“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执法检查、猕猴桃投入品专项执法检查、种子专项执法检查、畜牧养殖专项执法检查、畜禽屠宰专项执法检查等,全年共查处农业综合执法处罚案件23起(其中:农产品质量安全11起,农药5起,肥料1起,种子2起,农机3起,畜牧1起),依法没收过期农药67多瓶(袋)。6.保障主导产业,严查违法违规添加投入品。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公安局、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对全县所有农资经营门店、规模以上猕猴桃合作社猕猴桃投入品销售备案、销售台账等情况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全年共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11起,有力打击了滥用猕猴桃投入品的不规范行为。7.提升执法水平,持续增强执法办案效率。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中、省、市组织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能力提升培训、执法骨干培训、技能培训、考察学习以及重点领域执法观摩交流学习30人次,进一步提高了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执法水平。2024年9月组织3名执法人员参加的全市农业综合执法骨干培训暨执法技能大比武竞赛,荣获全市团体第四名荣誉。8.强化信访维稳,保障农业农村领域稳定发展。全年处理12345平台线索移交和群众反映投诉32起。其中:宅基地违法线索调查12户;农药矛盾纠纷化解5起;禁渔期违法线索查处15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农业综合执法处罚案件23起,有效打击了农业农村领域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了农业农村领域健康、绿色、高质量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农业执法办案经费少,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影响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顺利开展。(二)改进措施1、强化业务学习。采取集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案例分析和案件研讨相结合、参加培训和知识竞赛相结合的形式,持续增强农业执法人员法治思维、法律素养、业务能力和实操水平。2、加强队伍建设。积极联系组织、人社等部门,竭力争取招录执法人员,推进执法队伍建设。3、加强工作沟通及协调,争取县财政支持,保障执法工作经费,确保执法工作顺畅开展。四、2025年工作计划1、严历打击制售假劣违法行为。持续严厉打击门店不规范经营、农资下乡“忽悠团”、上门推销式无证无照经营、投入品中添加禁限用或未登记农兽药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2、加强联合执法,维护市场秩序。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协调配合,开展春秋季市县跨区域交叉执法专项检查、农资打假专项检查、猕猴桃花粉市场专项检查、“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执法检查、猕猴桃投入品专项执法检查、种子专项执法检查、畜牧养殖专项执法检查、畜禽屠宰专项执法检查等联合执法检查,完善部门间线索通报、联合执法、案件协办、会商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联合联动优势,形成工作合力。3、保障猕猴桃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加强对猕猴桃主导产业投入品领域的假冒伪劣、禁用、限用农药、无证生产、含量不足、超标等行为的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同时加强猕猴桃经营主体、农资门店监督抽检力度。通过市场检查、抽查行政处罚等手段,倒逼农户规范、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全力保障眉县猕猴桃质量安全和果品品质,维护“眉县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声誉。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