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泾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疾病预防与控制提供技术指导、疾病监测、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验室检验检测、预防生物制品的使用、服务、管理。 | |
住所 | 泾阳县泾干街道北极宫大街99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芯虹 | |
开办资金 | 41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泾阳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38.64万元 | 1006.1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市卫健委、市疾控局、县委、县政府及县卫健局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疾控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凝心聚力,担当作为,踔厉奋发,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县人民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狠抓疾控体系改革,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坚持科学合理的用人管人原则。中心完善了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和奖励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根据业务需求,有序规范开展中心轮岗制度,中心对科室及人员进行了科学的调整。中心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和“奖勤罚懒、激励先进、优绩优酬”的原则,有效提升中心的工作效率,保障各项工作平稳开展。结合承担的工作职责与工作量通过日常德、能、勤、绩、廉表现进行量化考核。中心于4月28日召开科室调整会议,接种门诊划入免疫规划科、健康教育科与消杀科合并为健康监测科、结核病科由传控科中划出为独立科室,今年四月份至今,中心共有6人进行了调整轮岗。(二)依法依规做实法定传染病防控全县传染病得到有效管理,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未发生公共卫生事件,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9.70%。16家直报单位法定传染病均及时上报,网络审核率均为100%。预警信号处理及时率95.89%。布病发病报告率明显下降、手足口、狂犬病等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防治三个全覆盖均达标。5月迎接市疾控传染病漏报检查工作,7月迎接市疾控艾滋病业务技术工作检查。11月26日—27日,中心选派业务人员前往宝鸡市眉县参加全省传染病应急小分队能力提升培训。(三)地方病防治工作不断加强。继续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开展全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全覆盖监测、碘缺乏病监测和水源性高碘监测项目,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至水利、盐业、工商等部门,执行现症病人救治救助行动,为地方病患者免费发放药物,确保治疗率达100%。5月中旬,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防所段刚科长、范中学老师一行5人前来我县督导检查水源性高碘、氟骨症患者治疗情况。7月17日,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防所副所长宋云龙带领地方病防治督导检查组一行4人在市疾控副主任魏奇军、县水利部门人饮站主管领导陪同下,深入我县王桥镇屈家村调研督导泾阳辖区高水碘村地方病防治及常规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四)慢性病综合防控优质高效。截至2024年12月,管理高血压患者38946人,糖尿病患者11515人,健康管理率与规范管理率均达标。高危筛查总人数8216人,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指导和定期随访。录入肿瘤新发患者547例,死亡197例。报告心脑血管事件1359例,死亡414例。迎接长武县疾控中心来我县交流国家级慢性病示范县创建工作。(五)精神卫生工作稳步开展。为提高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质量,对全县精防专干进行专项培训3次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县在册患者1965人,报告患病率73.81‰,规范管理率91.04%;面访率93.99%,规范服药率88.24%,体检率83.05%。6月份协调泾阳精神病院对我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开展危险性评估及诊断复核工作,共评估患者1756人。(六)医防融合与医防协同工作创新开展。在全县设置20个农村饮用水监测点,实现监测全覆盖,使用“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制作线上宣传微信公众号813余篇,泾阳融媒及中国泾阳发表28篇,阅读量39000余次。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多样宣传活动,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咨询受众达71882人次。(七)疾控系统“四大学习”持续加强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组织干部职工定期参与省市疾控中心组织的培训,汲取先进工作经验,提升业务能力。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干部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能力。二、取得成效2024年度我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死因登记报告先进集体;被国家癌症中心评为2023年度肿瘤登记工作进步奖;马芯虹被评为2024年度国家级死因登记报告突出贡献先进个人;马娟被评为2024年度国家级死因登记报告先进个人。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单位部分信息化设备存在型号老旧、使用卡顿等问题,导致群众等待时间较长。二是业务工作创新能力不足;在工作中出现了理论跟不上实际工作需求的问题,工作理念创新不足,部分同志仍存在落后的工作理念。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理论水平不高。二是工作思路不开阔。三是工作方法不灵活,四是对信息化建设不足。一是及时向上级部门上报,申请对中心的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加强业务知识更新。鼓励同志们参加线上线下的培训课程,将中心业务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不断精进业务水平,并将学习成果与绩效评估挂钩,促使大家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三是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开展轮岗培训和业务流程全面培训,让职工有机会了解和参与到不同环节的工作中。在工作中加强团队协作项目,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职工的综合业务能力。四是培养创新能力。营造创新氛围,开展创新思维培训活动,鼓励大家突破传统思维定式。二、下一步打算(一)持续强化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升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加强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完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对新发、突发和输入性传染病的早期预警能力,特别关注国际疫情形势变化,做好应对输入性传染病的准备。巩固重点传染病防控成果。加强流感、麻疹、肺结核、登革热、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降低发病率,开展重点人群的免疫规划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和高效协同能力,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二)深入推进健康促进工作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扩大慢性病筛查范围,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慢性病患者的控制率。关注重点人群健康。加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精准的健康服务。(三)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升疾控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信息化平台,提高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8年1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度我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死因登记报告先进集体;被国家癌症中心评为2023年度肿瘤登记工作进步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