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铜川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17 14:15
单位名称 铜川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防治畜禽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动物疾病监测和动物疫情管理动物重大疾病诊断、治疗及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动物疾病防控新技术研究、推广,区县动物疾病防控指导和培训
住所 铜川市新区朝阳路铜川政务12楼
法定代表人 王进峰
开办资金 64.8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4.84万元 30.2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因固定资产折旧,期末余额为64.84万元,开办资金减少超过20%,申请开办资金变更,无违法违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主要业务工作(一)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按照2024年动物疫病监测和种畜禽场监测计划,市动物疫控中心开展了规模养殖场定点检测、春秋季集中检测和种畜禽场病原检测工作,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疫病免疫和动物防疫“先打后补”完成抗体效价检测6089份,动物疫病病原检测11000份。抗体效价和病原检测结束后,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各区县动物疫控中心和相关养殖场,督促区县和养殖场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开展程序免疫和调整防控措施,努力达到高效、精准防控动物疫病。(二)开展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开展奶牛布病、结核病和羊布病检测净化,全年完成奶牛“两病”检测净化2000头,羊布病检测净化4000只,重点开展了设点售奶和“牵羊卖奶”奶牛和奶山羊的检测净化,将检测出的21只布病羊和3头牛及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及时消灭了传染源。联合市疾控中心、市动监所举办了一期人兽共患病防治技术培训班,在宜君县乡镇开展一次面对养殖场户的布病防控专题培训,培训区县、乡镇和村组专业技术人员130多人,提升了基层人兽共患病防治能力,现场还发放布病防控干预包和知识挂图,努力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机制。(三)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开展非洲猪瘟病原专项检测2000份,开展非瘟调运检测106份。通过持续监测,发现和剔除潜在疫病病原,保护畜禽群安全健康。继续开展规模养猪场“大清洗大消毒”行动,通过消毒消灭环境中的病原量,提升养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开展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培训指导工作,中心分2个小组,重点对各区县中小养猪户养殖环境、生物安全、饲养管理、消毒用药,调运隔离等情况进行巡查指导,帮助养猪户建好疫病防控屏障。(四)开展动物疫病无疫小区和净化场创建技术培训指导工作。紧扣无疫小区和净化场创建标准,持续开展创建技术指导工作,先后三次到宜君新六合养殖场开展无疫小区创建技术指导、到耀州区悠然牧业开展奶牛布病净化场创建技术指导工作,从场区布局、功能区隔离和档案资料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指导,目前2个场各开展3次实地指导,两场正按照评估指标积极开展创建工作。(五)强化兽医实验室能力提升。持续开展兽医实验室诊断检测能力建设,加强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互动交流,邀请省疫控中心实验室专家对中心试验室规范化建设运行进行指导,一季度举办了1期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生物安全提升培训班,培训区县疫控中心诊断检测人员12名,提升了区县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水平。督促各区县动物疫控中心对各自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自查提升,为科学开展检测工作奠定基础,对宜君县兽医实验室续展考核进行指导3次,督促其早日申报验收。(六)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疫情预测分析工作。召开4次动物疫情预测专家组会议,并根据会议讨论分析结果,形成2024年动物疫情预测分析报告1份和季度预测分析报告3份。开展4次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全市动物疫病流行现状,形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4份,并根据流调分析报告,制定流调问题整改方案,下发区县疫控中心并持续跟进落实,为后续开展精准防控和落实具体措施提供依据;及时诊断和检测6起报告的点状动物疫病,并对处置过程进行技术指导。(七)持续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指导工作。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分批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省举办的技术培训班,全年举办4期动物疫病技术培训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近300人次,不断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根据疫病防控形势,有针对性的深入养殖场户开展现场培训和指导,帮助养殖户解决疫病防控问题。同时,在下乡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导过程中持续开展炭疽、狂犬病、牲畜破伤风病的监测排查和防控知识宣传工作,筑牢织密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屏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只有做好疫病防控工作才能降低养殖风险,调高养殖效益,不断扩大农民群众养殖积极性。经济效益:2024年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强化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加强“两病”防控知晓程度。同时疫控中心努力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或净化场创建工作技术指导,推动我市一个猪场进行了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市级审核,申报省级评估,同时确定了两个羊场一个奶牛场开展布病净化场创建工作,为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2025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防控力度,提高养殖效益。存在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目前中心仅有4名从事业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面对严峻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和多头工作任务,专业技术力量薄弱;2、动物疫病防控项目资金不足,动物疫病防控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较多,但防控项目及资金缺乏,制约了工作的顺利开展。3、养殖企业落实疫病防控措施积极性不高。养殖企业面对疫病防控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高投入,积极性不高或有畏难情绪,养殖场户防病主体责任落实有困难。四、改进措施(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业务人员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疫控中心的业务能力,2025年疫控中心要以业务学习为主,提高单位业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更好的服务于我市畜牧养殖事业。(二)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目标责任考核。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疫控中心制定了个人目标责任制,把工作细化落实到个人,并对照市局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将各项指标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了工作进度、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同时,将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以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为基础,促进疫病防控能力的提升。疫控中心作为业务支持单位,对于技术的推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25年疫控中心将进一步以形式多样的培训为基础,强化基层队伍,提高养殖企业养殖技术为抓手,普及养殖中疫病防控的知晓度,参与度,从而提高我市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五、2025年工作谋划(一)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开展规模养殖场监测、集中检测和动物防疫“先打后补”抗体效价检测,拟检测各类病原样品6000份,拟完成春秋季动物防疫“先打后补”抗体效价检测2000份;以全市19个种畜禽场和16个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持续开展开展动物疫病病原检测工作,通过病原检测,摸清和掌握动物疫病病原污染流行情况,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区县疫控中心和养殖场,采取淘汰、无害化处理等方式,及时剔除传染源,保障畜禽群体健康。(二)开展畜间人畜共患病检测净化工作。开展奶牛“两病”检测净化和肉牛、羊布病检测净化,重点围绕规模场和设点售奶奶牛场牛和“牵羊卖奶”奶山羊的检测净化工作,持续净化畜间布病、结核病病原,防止向人间传播,全年奶牛“两病”检测净化2000头,肉牛检测净化1000头,奶山羊检测净化4000只。继续开展炭疽、狂犬病防控培训、排查工作,消灭病原,阻断向人间传播途径。进一步提升风险人群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三)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完成非洲猪瘟病原专项检测2000份,开展非瘟调运检测150份,通过持续监测,发现和剔除潜在疫病病原,保护畜禽群安全健康。继续开展规模养猪场“大清洗大消毒”行动,通过消毒消灭环境中的病原量,提升养猪场生物安全水平;持续开展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培训指导工作,提升养猪场户防控能力和水平。(四)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疫情预测分析工作。召开4次动物疫情预测专家组会议,并根据会议讨论分析结果,形成2025年动物疫情预测分析报告1份和季度预测分析报告3份。开展4次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全市动物疫病流行现状,形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4份,作为制定及调整动物疫病防控重点的依据。及时诊断和检测点状发生的疑似动物疫情,并对处置过程进行技术指导。(五)持续开展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和布病净化场创建技术指导工作。对宜君新六合种猪场和耀州区优然牧业公司奶牛场创建指标和任务逐项进行对标对表,指导企业加快创建步伐,力争耀州区优然牧业公司奶牛场通过省级、国家级净化场评估验收。(六)开展2次全市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调研指导。不断提升市县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对宜君县兽医实验室资质续展考核进行指导,督促其尽快达到资格续展考核标准。(七)持续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指导工作。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有针对性的参加和举办动物疫病技术培训班,不断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根据疫病防控形势,有针对性的深入养殖场户开展现场培训和指导,帮助养殖户解决疫病防控问题,继续开展炭疽、狂犬病防控培训、排查工作,消灭病原,阻断向人间传播途径。进一步提升风险人群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