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人民医院

榆林市横山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25-02-14 09:05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人民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研究,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北大街215号
法定代表人 赵子峰
开办资金 8005.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127.62万元 18178.92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人民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35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院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开办资金的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一)注重党的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1)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建立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落实“一岗双责”。(2)加强组织建设,优化党支部组织架构,激发支部活力。(3)规范党员队伍管理,推进党建工作扎实开展。(4)是培树标杆,创新品牌载体,推行“党建+业务”双融合机制,组织相关活动12次。(二)注重群众就医体验,加强医院行风文化建设。(1)全力开展清廉医院建设工作,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先后修订制度11项。积极开展五次自查自纠。2024年共处理各类投诉17件次,投诉件次较2023年下降45%,院内通报处理48人次。(2)全力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努力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全年开展“为群众办实事”13项,涉及“一次挂号管三天”“免收陪护椅费用”等多个方面,累计服务群众超两万五千余人,为群众节省各类费用超30万元。(三)注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加强医院运营管理。(1)主抓医疗质量。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质控体系。不断完善制度,严抓制度落实,继续加大十八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2)注重持续发展,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多项全区首例技术在院开展。(3)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全年共派出27名专业技术人员赴扬大附院等进修学习。(4)注重绩效考核,以数据促管理。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数据为佐证,进一步规范绩效考核流程,形成具有指导性功能的绩效考核结果。(四)注重科学管理,全力规范医院各项工作。(1)按照医院“十四五”规划,从进一步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入手,强化制度建设。医院修订了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药械采购等一系列原有制度。通过健全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人力资源、财务资产、绩效考核、人才培养培训、科研、后勤、信息等核心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2)护理工作稳步发展,优质护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床护比1:0.5,全年开展培训48次,合格率93%以上。(3)院感工作科学完成,全年未发生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开展全院各类相关培训15次。加强医废管理,全年未发生医废流失、泄漏、丢失事件,共收集处理医废14.46406吨。(4)公共卫生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修订完善传染病防治方案。开展卫生大评比活动,医院整体环境卫生极大改善。全年共开展10余次健康宣教义诊活动,开展全院培训4次,“创文”“创卫”工作有序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实效。(5)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入验收阶段,在12月份通过了初步验收,在保障全院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完成了我院电子病历评级四级的线上测评报送并配合省测评小组通过了现场测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通过了三级测评备案。。(6)在设备采购与维修检测方面,我院更新我院的CT、DR、彩超等陈旧设备。同时引进了钬激光、动态心电图机、等离子电切系统等先进设备,显著提升了我院的医疗设备水平。(7)人事管理方面,目前共有职工3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9人。2024年晋升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8人,初、中级29人。修订专家和实习生管理制度,对新入职人员开展岗前培训28人次。(9)多种渠道加强医院宣传工作。下乡义诊宣传20余次,全年共计发布院报6份,微信公众号宣传文章122篇,上级媒体5篇,同横山融媒合作拍摄健康教育宣传片20余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制作院内各类展板、大小屏幕宣传图册100余份。(10)办公室工作运行稳定,全年共计印发院内各类文件107份,收文455件次,全年报送政务信息104条,卫健局采用84条。(五)注重医院安全,保障医院安全运行。(1)生产安全方面。全年开展各类线下安全培训12次,线上培训10余次,迎接各类安全检查10余次,形成安全整改报告2份,全年院内班子安全督导20余次,开展全院消防应急演练2次。医院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全年成功处置了多起突发事件,发现违规用电、堆积杂物等消防安全问题200多起。建立了与公安部门一键报警机制,提升了医院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2)消防安全方面。更换并增加二氧化氮灭火器36个,更换干粉灭火器400个。更换消火栓水带5个,更换烟感30个,更换抱箍1个,更换应急照明灯指示灯90个,疏散指示灯60个。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台,对消防泵控制柜末端加装双电源转换装置,各楼层加闭门器80个,维修消防电话两部。(3)医疗安全方面,重新修订医疗安全质量考核方案,修订医师处方开具权限制度,开展业务培训20余次,进一步保障用药安全。2024年不良事件上报312例。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一)2024年患者满意度94.55%,较去年同期提升0.55%。(二)医保报销门诊慢特病、职工门诊39139人次,基金支付520万元,个人账户支付317.42万元。住院报销6599人次,基金支付129.14万元,个人支付82.9万元。异地报销1324人次,基金支付31.23万元,个人支付19.02万元。医保报销开通“一站式”结算,严格执行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制度,享受政策1402人次。自查医保基金使用,对“四不合理”费用部分进行上报扣款1.4万元,并向患者退费,进一步保障患者权益和医保基金使用安全。(三)做好药品管理使用工作,调整药事委员会人员构成,制定2024年度用药目录品类702种,基药品规376种,集采药品品规355种。基药品种占比53.56%,集采品种占比50.56%。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3%,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38%,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1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1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8.2DDDS,均达到国家标准。(四)2024年门诊就诊100670人次,同比下降1.1%,手术1305人次,同比下降9.87%,住院7366人次,同比增长0.06%。住院次均费用2920元,同比下降0.03%。(五)党建引领为民服务,群众就医获得感显著提升。全年开展为民办实事13项/次,涉及群众异地就医、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群众健康教育、义务劳动、技术培训、线上诊疗、减轻患者负担、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等多个方面。组织上级和本院专家继续开展“情系家乡送医下乡”系列义诊活动,先后走访21个镇村,累计服务群众两万五千余人次,免费发放各类药品价值超3万元。免收陪护椅费用累计为群众节省129856元,一次挂号管三天享受1005人次。三、存在的问题:(一)人才:医疗人才培养周期长,因地域原因等,部分医护调动到榆林市内或周边,造成2024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流失,2024年全年流失各类人员55人,部分科室培养骨干流失,造成医院人才梯队建设缺乏后继之人,“缺人”的问题矛盾凸显,极大影响了医院的服务能力。(二)债务:全年医疗收入为4346.1939万元,同比下降17.74%,医院目前负债2208万元,虽同比降低达10.53%,但金额仍然无法负担。医院收支结余仅64万元,同比下降达84.76%,医院自身造血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医院运行出现严重困难。(三)制度:医院管理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但面对各项新工作,不能及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且在日常管理运行中,出现部分制度执行不到位、科室不重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完善相关制度。(四)设备:目前大部分设备已更新到位,但MR损坏长期停运,一方面造成巨额损失,另一方面对医疗工作的开展造成极大影响,尤其是在“卒中中心”建设方面导致的问题较多,给患者和医院造成额外负担,急需更换。四、整改措施:按照“123451”的工作思路促进“四个发展”,引进高端医疗人才,利用同其他上级医院合作优势培养青年骨干,提高临聘职工待遇。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各临床二级科室,购置符合现代医学需要的相关医疗设备,更新老旧设备。争取政府资金积极化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服务品质,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五、下一年工作计划:(一)聚焦新技术、新项目,围绕专病专治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二)聚焦临床路径管理,围绕DPG付费,规范诊疗行为。(三)聚焦清廉医院建设、围绕医疗反腐,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四)聚焦对口帮扶,围绕临床业务需要,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五)聚焦医疗质量,围绕落实核心制度,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六)聚焦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围绕二甲复审,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七)聚焦平安医院建设,围绕医院改造,加强医院安全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18年05月10日至2033年05月9日登记号43675143861082311A1001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