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2-11 15:26
单位名称 杨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及卫生监督保障。疾病监测、疾病防治研究、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与监测,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卫生许可、申请受理及组织审核,有关卫生监督、工程设计卫生可行性审查及法治宣传。人员培训与管理。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小康路2号
法定代表人 张为军
开办资金 455.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疾病预防控制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61.39万元 1158.82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区疾控中心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疾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疾控机构改革,进一步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紧盯指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持续巩固重点传染病防控成果1、提升艾滋病丙肝防控质量。持续开展艾滋病宣传“五进”活动,紧盯辖区发病重点人群,开展艾滋病自愿检测咨询、高危行为干预。加大艾滋病扩大检测力度,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强化与定点医院及基层卫生院协作机制,提升对确诊患者及感染者免费抗病毒治疗、随访管理、“一对一”关爱等服务,规范化随访率97.85%,抗病毒治疗97.85%。持续推进既往丙肝病例召回工作,做好重点人群检测,督促指导定点医院及卫生院落实患者追踪、治疗、随访管理,完成2024年艾滋病丙肝防治数据质量评估核查工作。2、落实结核病防治策略。进一步完善区、乡、村及定点医院工作协同机制,做好可疑人员推介转诊,规范医院诊疗管理,落实患者免费检查服药措施。做好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筛查、健康教育,提升社区签约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率90%。加强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开展新生入学筛查,强化学校等聚集场所结核病例监测,及时督促指导相关学校做好处置,共下发督导单10份,筛查密切接触者505人。3、加强其他重点防控。一是做好手足口聚集疫情处置,全面推行“84”化消毒,免费向0-6岁儿童家庭发放“84”消毒液2.4万余瓶。强化学校聚集疫情监测,处置聚集性疫情2起,开展病例实验室检测48份。二是落实狂犬病综合防治,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持续加强4家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开展犬伤医务人员培训,提升犬伤暴露后处置能力,狂犬疫苗接种率近100%,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57.54%。全年无狂犬病例,未发生一犬伤多人事件。三是做好布病防控,对辖区牛、羊养殖人员进行摸排,精准开展防护知识宣传,完成高危人群布病血检筛查124份。四是落实出血热种地防控措施,做好患者监测调查,持续做好全区16-60岁居民出血热疫苗接种,全年共接种疫苗1300支。(二)不断加强基本公卫工作1、不断提升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加强疫苗接种单位人员培训力度,加大现场力度,严格疫苗冷链管理,规范疫苗接种服务流程,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置,确保疫苗接种安全。不断提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应用管理质量,做好目标儿童摸底建档,定期开展疫苗接种和查漏补种,确保适龄儿童22种疫苗接种率95%以上。3、做好慢性病管理服务。制定下发《2024年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落实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筛查、建档、随访管理服务。高血压患者累计建档管理19316人,规范管理率65.47%,血压控制率59.39%;糖尿病患者累计建档管理6276人,规范管理率65.41%,血糖控制率57.63%,全区65岁以下患者高血压体检率为99.11%;糖尿病体检率为99.37%;总体检率为99.26%。4、加大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力度。紧盯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各项指标任务,召开专题推进会,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强化部门协作,做好病情不稳定患者与公安、残联、民政信息交换,开展全区精神障碍患者筛查、建档、规范服药、随访等工作。2024年,报告患病率为4.27‰,在册患者1089人,规范管理率93.20%;面访率95.78%;规律服药率86.78%;体检率91.55%。落实100名贫困患者免费服药项目补助14万元。(三)持续做好聚集性疫情监测处置一是提高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对全区13医疗机构开展了传染病报告质量现场核查指导,进一步规范各单位传染病报告质量,坚持每日网报病例监测审核,完成月分析11期,年分析1期,报告质量调查1份。二是开展疫情监测处置,做好学校等重点场所季节性高发新冠、流感、水痘等传染病疫情监测处置,流感专题分析27份,处置学校水痘聚集疫情2起、水痘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三是完成病例实验室监测,按照呼吸道传染病综合监测方案要求,强化与哨点医院沟通协作,截止目前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样本检测680份,新冠测序112份,有效序列32份,手足口核酸检测100份,流感样病例标本检测680份,禽流感环境样监测220份,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血清学监测50人份。(四)扎实开展卫生监测工作一是开展地方病监测,完成五个镇(办)小学8-10岁210名学龄儿童开展盐碘、尿碘采样检测及甲状腺触诊,孕妇盐碘、尿碘采样监测105份,麻风病皮肤病可疑线索调查工作,落实14名二度甲状腺肿病人随访及健康体检。二是做好职业病监测,完成10家涉及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现场检测及基本情况调查,8家医疗机构、2家非医疗机构放射卫生基本情况调查。三是开展学生常见病监测,持续在5所监测中小学开展现场体检工作,共体检2261人次,调查问卷3736人,开展健康干预工作17次。四是开展生活饮用水监测,完成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24个监测点枯水期、丰水期共48份水质检测(城区合格率100%;农村合格率93.75%)。(五)持续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工作1、强化日常监度检查。一是加大医疗卫生监督力度。对全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预防接种管理、中医类诊所依法执业、毒麻药品管理等工作开展专项检查7批次,完成8家医疗卫生和犬伤门诊国家双随机抽检任务。查处立案3起,结案1起,2起目前正在办理中。二是规范公共产所卫生监督。扎实做好公共场所日常监督检查,完成45条公共场所、1条生活饮用水、4条学校卫生、3条消毒双随机监督任务。对辖区300余家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等级评价量化分级管理,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达90%以上。三是持续提升职业卫生监督能力。扎实开展全区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企业核查工作,共核查用人单位数421家,纳入治理用人单位48家,治理已申报用人单位数40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83.33%。完成2家双随机工作任务,10家重点行业重点单位监督检查,14家中小微企业帮扶,切实规范企业职业病防护各项工作。2、开展公共卫生专项监督。围绕公共卫生监督工作重点,分类实施专项监督。暑期开展全区游泳场所卫生专项监督检查,着力解决场所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根据检察院检察建议书对全区23个小区15个村组218台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开展专项监督。同时还扎实开展了学校传染病监督、职业病危害申报专项监督、集中式供水单位,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专项监督等检查,防范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3、全力抓好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定并下发《杨陵区2024年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杨陵区2024年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计划》,组织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农村供水单位、学校卫生和医疗机构进行摸底更新档案。同时利用国家监督协管员报告系统,定期对协管工作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监督协管员监督哨点作用。二、存在问题1、疾病防控业务管理人员短缺,对传染病防控业务知识储备不足,各项业务管理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2、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不规范;艾滋病全人群筛查覆盖率低,高危行为干预力度不够;结核病分患者全程规范化管理率不高。3、慢性病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患者报告患病率指标较低,规范管理不到位,随访质量不高。各接种门诊疫苗接种信息化管理及安全接种需进一步规范。4、执法人员办案水平和办案质量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编制少,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能力提升不及时,智能化执法建设相对滞后。三、下一步工作重点1、加强基础设施及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培训考核力度,不断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规范开展防控工作。2、持续做好聚集性疫情监测处置,按照防控方案要求,及时应对处置,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范疫情扩散。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管理,落实落细专病专防各项措施,努力提升管理水平,有效完成工作指标任务。3、继续加强人员资质管理,规范疫苗接种及接种个案信息系统管理,4、切实做好慢性病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现、诊断、登记报告与建档工作,规范开展随访服务,完成管理目标任务,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加大对全区各预防接种单位培训指导力度,强化疫苗接种管理,确保疫苗接种率。5、持续推进常态化卫生监督工作,落实医疗卫生、传染病与消毒产品、公共卫生、职业卫生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推进依法执业,规范管理。继续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实现各专业零办案突破,提升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办案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