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茶业发展中心(汉中市果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促进全市茶(果)产业发展。拟定实施全市茶(果)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新品种引进、选育、示范推广及技术培训指导,宣传推介区域公用品牌。 | |
住所 | 汉台区民主街43号 | |
法定代表人 | 鲁玉俊 | |
开办资金 | 0.3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6.92万元 | 235.7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明确目标责任,抓好工作落实。组织召开2024年全市春茶生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春茶生产和茶产业重点工作,印发《汉中市2024年茶产业工作要点》《关于做好春茶生产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及时关注天气,与市气象局联合印发《茶叶气象服务专报》6期,指导茶企、茶农做好春茶茶园管理和生产加工。建立落实市县“茶技人员+包联县区镇+重点茶企”的驻点包联制度,全市累计120余名技术骨干包联8个县区91个镇180余个重点茶企、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实现责任化、清单化、常态化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全年全市累计完成茶园耕作、施肥、除草、修剪等120万亩,改造低产低效茶园8.4万亩,新建良种茶园基地1.5万亩,建设良种茶苗繁育基地520亩,累计新建(改、扩建)茶叶加工厂67家,累计指导800多家加工企业开展茶叶生产加工,确保茶叶生产安全平稳有序。2.夯实茶园基地建设,促进绿色增效。加强茶园基地建设,坚持外部引进和自主选育相结合,引进陕茶1号,中茶108,黄金芽,中黄、中白系列名优特新茶树品种30多个,选育本地优良单株30多株,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优良的品种基础。持续完善茶园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推行耕作、施肥、采摘、修剪、肥水管理等机械化作业,建立茶园轨道运输机械化、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茶叶加工能力优化提升等示范点共计23个。加强高效控草、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应用,加快推动绿色、生态、低碳茶产业建设,全市认证有机茶园4.06万亩,组织开展第五批汉中生态茶园创建,2024年认定汉中生态茶园17个,累计打造“汉中生态茶园”121个,巴山北麓百万亩生态茶产业带基本形成。3.壮大经营主体,提升企业实力。通过资金、项目、信贷、技术等措施扶大扶优扶强。重点聚焦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围绕标准化厂房建设和生产加工设备更新换代升级等重点环节,聚合资金、信贷、技术等要素,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今年全市新建标准化茶叶加工厂7家,改(扩)建初制茶厂61家,新建清洁连续化生产线20条。4.强化培训指导,提高产品质量。召开2024汉中仙毫标准化加工现场培训会,全面提升我市汉中仙毫加工技能水平。以县区为单位,先后举办汉中蜜黄及花果香红茶、汉中红茶、手工制茶技术培训会11场次,现场实操培训县区技术推广单位技术员、茶企负责人及技术骨干500余人,掌握了加工技术,提升了加工水平。在汉中茶校举办《茶艺师》《评茶员》茶叶技能培训5期,培训技能人才600人次。镇巴举办“生态低碳及有机茶技术培训会”、洋县和略阳举办茶叶加工技术培训会。目前,市县区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累计举办各类茶叶技术专题培训指导200余场次,开展现场服务指导9800余人次,为茶叶加工及春茶品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5.举办技能和制茶大赛,提升加工技能。我市承办参加2024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红茶精制)赛项陕西选拔赛,我省选手取得全省第一、二名。第七届全国茶业职业技能竞赛陕西分赛区评茶师(茶叶拼配师)选拔赛,我市获得全省第二,获奖选手均被选派参加全国茶叶加工赛和评茶赛事总决赛,均分别获得全国三等奖和铜奖。4月,举办2024汉中市手工制茶技能大赛,南郑举办了汉中红茶制茶技能大赛,宁强县、勉县、城固先后举办汉中仙毫手工制茶技能大赛,镇巴举办了2024汉中毛尖手工制茶大赛。8月,我市成功举办2024年汉中市茶叶质量评比大赛,大赛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鲁成银研究员担任评比专家组组长,组织开展茶叶感官审评。6.加大宣传推介,营造良好氛围。4月,在我市西乡召开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会上,西乡被授予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西乡茶叶优选出口基地,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经贸投资促进中心西乡国际茶产业合作中心。5月,举行2024汉中市首届滨江春季茶叶展销会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会,同期举办汉中市茶叶展示展销活动和手工制茶体验等活动。西乡、城固、宁强、镇巴等县区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东裕、山花等企业相继举办开园节、上春山等茶文旅活动。举办2024汉中茶叶专题电商培训班、“遇见陕茶遇见你陕茶奋进促振兴”第五届陕西网上茶博会、汉茶北上榆林专场推介活动和4期汉中茶业沙龙。组织企业参加第四届兰州茶博会、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地理标志展、第17届北京国际茶业博览会,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国际茶博会。联合汉中广播电视台录制播放第81期“天汉访”茶叶专题节目。在西安高铁站及汉中高速路口、公交站台、中心广场等交通枢纽,投放汉中茶叶品牌宣传广告14块。在《中国茶业》、“学习强国”、中国改革报、陕西日报、汉中日报、新浪网、西部网、起点新闻、三秦都市报、汉中广播电视台、汉中农业农村、汉茶飘香、抖音等各类媒体,累计宣传推送汉中茶产业800次以上,传播量达350万人次。7.强化市场监管,维护产销环境。3月6—8日市茶业发展中心联合相关单位对汉台主城区252家茶叶门店、5家包装企业进行宣传调研检查,各县区也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市场调研指导,并为重点茶企免费发放了50万枚汉中仙毫防伪码,进一步强化产品溯源,共同维护良好市场环境。8.推进茶文旅融合,放大产业效应。立足汉中优良生态资源禀赋,将覆盖西乡等8个县区茶产业融入“全域旅游”大版图,促进茶产业与生态环境、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茶叶生产+体验+旅游观光”模式的生态观光、休闲旅游茶园,建设茶主题民宿、康养体验茶园,持续推进打造23个茶旅融合园区,打造宁强玉皇观茶文旅景区、镇巴楮溪源茶旅景区3A级旅游景区,今年新建4条汉中茶乡旅游精品线路,累计打造提升15条茶旅融合精品线路,重点提升3条省级茶旅融合精品路线,西乡县东裕茗园—天赐秦韵茶园—江塝茗园—骆家坝古镇—午子山—罗镇茗园国家级茶乡旅游精品线路。今年,宁强县玉皇观观光茶园、青木川茶主题民宿、西乡县江塝茗园、东裕养生谷、镇巴茶栖小镇等全市茶旅融合园区共接待游客12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过5亿元,茶文旅融合持续深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全市有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及专业合作社1965个,省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66家。全市茶叶清洁连续化生产企业99家,清洁连续化生产线170条。汉中仙毫经销门店733家,其中市外284家。全市累计研发黄茶、花茶、茶多酚、茶面条、茶酒、茶含片等创新产品30多个,各类产品增速较快,汉中蜜黄、汉中白茶产量实现了成倍增长。持续推进打造23个茶旅深度融合示范园区,打造宁强玉皇观茶文旅景区、镇巴楮溪源茶旅景区等2个3A级茶文旅游景区,茶文旅融合持续深化,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把茶农嵌入茶产业链条,完善利益连接机制,持续带动茶农增收致富,全市从事种茶、采茶、制茶、售茶人员近100万人,茶产业已成为我市覆盖面最广、产业链最长、综合效益最好、带动能力最强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二)经济效益2024年,全市茶园总面积132.4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07.3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60.8万亩,茶叶总产量达7.1万吨,干毛茶产值达110.7亿元,茶叶产量、干毛茶产值较去年同比增长4.4%和8.5%,茶叶生产量价齐升,2024年,“汉中仙毫”品牌价值46.87亿元,汉中红品牌价值15.50亿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尽管2024年我市春茶生产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的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茶叶生产成本高,综合效益不高。春茶生产集中用工量较大,农村缺劳严重,采摘管理及人工成本较高,亩均产量收益有待提升,综合效益偏低。二是企业实力弱、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茶叶企业大多数规模小、整体实力弱,示范带动能力不强,联农带农能力和规模有限,产品以绿茶为主,其他茶类及衍生品占比小,结构有待优化。三是品牌知名度不高,产业宣传有待加强。今年除了举办一定的茶事活动外,其他产业推介、广告宣传等因资金不足,不能很好开展。受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市场拓展明显乏力,茶叶销售压力明显大。改进措施一是抓好茶产业示范点建设。重点开展茶园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名优特新茶树品种引进、生态低碳茶园创建,茶园水肥一体化、轨道运输等10个示范点建设,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抓好茶产品多元化开发。做好红茶、汉中蜜黄、白茶、黑茶以及茶叶衍生品开发,多元化加工,进一步提升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政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筑牢“生态优势、特色农业”两个基点,大力发展“五个农业”,全力做好茶叶“土特产”大文章,2025年,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130万亩,茶叶产量7.5万吨(统计部门数据6.6万吨),干毛茶产值125亿元,茶叶产量、干毛茶产值同比增长5%和10%以上,综合产值超过450亿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