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新城区>
西安市新城区人力资源市场
西安市新城区人力资源市场
发布时间:
2025-02-11 10:04
单位名称
西安市新城区人力资源市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合理配置辖区劳动力资源安置。开展职业指导,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收集、发布职业供求、职业培训信息;开展求职登记,用人推荐,组织供求双方洽谈;为家庭用工提供中介服务。
住所
西安市新城区韩森路145号
法定代表人
赵婷
开办资金
257.7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新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4.96万元
264.96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新城区人力资源市场.政务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按时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积极开展各类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为求职和用工双方搭建需求平台。2024年推出“就业‘零距离’、工作进家门”系列专场招聘活动,每季度一个专项活动主题,相继举办了“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新城区“招聘集市”专场招聘会、新城区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新城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纳凉夜市”系列招聘活动。联合区妇联、残联、工会举办“直播速聘搭舞台携手助企促就业”直播带岗活动。与渭南市蒲城县联合开展劳务协作专场招聘活动,开展新城区2024年夏季“家门口就业”系列招聘会及新城区“暖冬行动”重点群体精准招聘会。2、积极回访用工企业,挖掘用工信息。我们通过电话、走访的形式,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挖掘优势企业,收集空岗信息,积极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2024年共回访企业308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通过搭建多层次的人力资源交流平台,为本区优质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持续举办各类专场系列招聘活动105场,求职者参加现场招聘活动的同时,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云招聘平台了解更多企业招聘信息,满足求职者多元化就业需求,累计组织网络招聘会27场,组织网络专场直播送岗活动6场,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发力,切实提升招聘活动双选效能。三、存在问题1、招聘会人职匹配度有待提高。2、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改进措施1、将继续从挖掘岗位信息和求职意向入手,搭建精准对接平台,提升招聘会效果2、注重加强全员服务意识的培养,规范服务用语和行为,将主动服务转换成一种行为习惯,不断提升我们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五、2025年工作计划1、开展“新城优+”家门口就业系列招聘活动。新城区人力资源市场计划在2025年推出“新城优+”家门口就业系列招聘活动。将结合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时间节点,每季度计划开展不同的专项活动主题,组织开展相关招聘活动。2、依托“新城优+”家门口就业系列招聘活动,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2025年“新城优+”家门口就业系列招聘活动,将通过打造“线下招聘现场+沉浸式入企直播+云端专场招聘”一体化就业服务形式,还将开展内容丰富的直播带岗活动,打破线下招聘的地域局限,架起实时线上交流答疑平台。开展网络招聘活动,使不方便参与线下招聘会的求职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云招聘平台参与每周五的系列网络招聘会。3、通过“新城优+”家门口就业系列招聘活动,加强与重点用工企业的合作力度,拓宽求职者的就业空间和平台。通过电话、走访的形式,进行政策宣传,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一方面挖掘优势企业,及时发布岗位信息。另一方面挖掘优势劳务品牌。利用西安市公共招聘网和第三方就业服务平台,鼓励招聘单位积极上传招聘信息,促进求职者和企业的有效对接,不断提升人岗匹配度,为重点群体实现就业提供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