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略阳县中医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供医、康、养服务。开展中、西医医疗、药事及护理、中医特色康养、健康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医学美容、医学教学及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科研等业务。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兴洲街道办火车站路 | |
法定代表人 | 黄东红 | |
开办资金 | 110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31.21万元 | 2200.9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2次:5月24日办理经费来源变更登记,由原全额拨款变更为差额补贴;12月6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赵振华变更为黄东红。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医疗管理、护航健康。1. 核心制度落实到位:结合工作实际,医务科加强对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学习,对医技科室质控手册、危急值报告、死亡、疑难病例讨论进行规范专册管理;完善了转院转科流程、手术目录、医师授权管理工作;加强围手术期质量安全的督导检查,保障医疗安全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全年开展“三基”考核2次、实践技能考核1次、组织临床、医技科室人员业务培训50余次,切实保障了医疗安全工作平稳有序开展。2.病历质量不断提升:全年完成了5360份出科病历二级质控工作;全年共抽取1355份上架病历由病案评审专家组进行评审,对乙、丙级病历进行处罚,病案甲级率90.11%;累计检查申请单书4270份(合格率99.77%)、门诊病历3518份(甲级率95.22%)。3. 医疗安全保障有力:医院始终把医疗质量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制定了《医疗质量及综合管理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医疗质量明显得到了提升;同时,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医疗质量核心制度要点释义学习,进行《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解读》、《医疗纠纷防范与危机应对》等专场培训、增强医务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二)优质护理、提升服务。1、基础护理保驾护航。2024年我院护理团队固本强基,全年病区患者护理量达到5205人次、护理危重患者562人次、参与抢救58人次;门诊输液量10827人次、抢救患者74人次,上门服务18人次;消毒各类医疗器械55173件,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9.66%,出色且高效地完成了繁重且多元的护理任务。与此同时,组织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核心制度等内容培训3场次,培训覆盖率达到100%;举行“三基”考核2次、开展长期聘用护士考核1次、每月定期开展优质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均为94.7%。2、中医护理发挥特色。为持续推动中医适宜技术的深入发展,全年共计开展14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其中,穴位贴敷达63363次、拔罐17733次、中药涂擦8225次、中药熏洗6843次、灸法4646次、蜡疗2979次、推拿1944次、隔物灸1728次、手指点穴1601次、中药封包518次、耳针268次、贴敷治疗109次、药物罐18次、刮痧8次,各类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操作总计逾109983次,全方位覆盖患者多样需求,极大地显著丰富了中医护理手段,让中医特色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熠熠生辉。(三)筑牢院感、防控底线。院感工作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底线工作,也是提升医疗质量、减少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节约医疗资源的重要环节。2024年共监测住院患者5360人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0.54%;感染现患率共调查151人次;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0‰;I类手术切口共138例,感染0例,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为学监测共采样303份,合格率为100%。开展医疗废物泄露事件的应急实景演练1次,全年未发生院内感染爆发事件。(四)合理用药、规范网采。为规范药品管理流程,药剂科深化处方点评工作,严格落实特殊用药的分级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将药品使用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截至目前,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8.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4%、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32%、煎药24688剂、网采率95.15%,积极推进药品集采政策落地执行。(五)医保惠民、增进福祉。2024年医院共办理出院患者5360(居民4582人次、职工576人次、异地202人次)人次;门诊患者结算共52779人次(异地门诊3019人次);“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781人次,其中大病保险补助233人;审核办理门诊特慢病办理1555人次;审批备案特殊药品管理、医保支付143人次;走访医保病人891人次,政策知晓率达到98%,满意率为97%;同时,按照市医保局等五部门《关于印发2024年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医院制定了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自查整改方案,整改台账、落实整改措施,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的原则,共查阅病历清单5168份,并于2024年11月顺利迎接了国家医保飞行检查。(六)加强公卫,守护健康。认真组织开展常规基础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累计接种疫苗1393剂次;同时,为规范各项工作管理,制订了传染病、食源性疾病、《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上报奖惩制度;截至目前,传染病累计上报527人次、食源性疾病累计上报120例、居民肿瘤报告卡累计上报10例、上报死亡患者53例、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及传染病宣传工作40余次;并对三所学校秋季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了结核病筛查,其中问卷调查613人次,结核菌素试验591人次,有效预防阻止了传染病在校园内的发生和流行。(七)信息管理、提升效率。2024年,医院成功实施了职业病上报接口的对接工作,购买安装了食源性疾病直报系统、传染性疾病上报系统,提高了疾病的监测率及数据上报及时率。目前,我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三级已通过省级验收,正在按照4级标准进行申报。同时,医院紧盯患者“急难愁盼”问题,打堵点、破痛点、解难点,顺利完成了电子处方流转接平台建设,实现了让电子处方顺畅流转代替“患者跑路”,提升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八)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医院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安委办、总务科、设备科对全院特种设备建立了管理档案,明确了管理责任人,全年做到日巡查、周排查、月调度;保卫科全年开展消防应急演练2次,反恐演练2次,消防知识培训12余次,接受省级检查2次,市级检查3次,县级检查16次,投资37000元建立了微型消防站,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全力守护生命防线。对口帮扶、发展学科。2024年医院与海安市中医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等12家医院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共派驻20余名医护人员对我院临床、医技、护理等给予技术、管理上的大力帮扶,受帮扶的科室在科室管理、医疗技术水平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医院还派出19名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开拓眼界;并邀请上级专家来院授课12次,培训医务人员达2000人次、考核合格率达到97.56%;与此同时,医院利用到各乡镇开展中医药签约服务、专家巡回医疗等活动组织开展义诊62次,下乡培训22次、成残疾人签约2100人次、开展乡村医生培训及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2期,共计培训310人次,深受大家一致好评。目前,针灸康复科、脾胃病科已积极申报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推动学科发展更上一层楼。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全年出院患者5360人,完成年初指定任务的94.7%。全年门诊患者116534人次,完成年初指定任务的110.32%。全年体检6361人次;手术293台次;床位使用率66.10%、治愈好转率97.53%、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22%。开展新技术、新项目7项、中医适宜技术10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14项,均在临床推广应用,患者反馈疗效佳,满意度高。5、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设立“党员示范岗”;开通“一次挂号管三天”、无假日医院(周末及中午不休息)、中药代煎、城区内免费配送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建立了“院长接待日”制度;推出“药食同源协定方”,中药养生茶饮服务;定期开展健康直播;根据24节气特点,开设“中医医院养生厨房”;不断增强患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医护人员流动性大,人才引进滞后,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较少,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技术团队。2、全院绩效考核体系还不健全,尚需进一步完善。3、安全生产方面工作不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隐患。(二)改进措施:1、聘请各类专家,加强和提高现有技术力度,带动科室开展有特色、难度系数大的新技术、新项目,打造“一科一品”。2、修订考核指标、优化考核流程、建立考核结果应用,做好跟踪改进效果。3、继续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加强应急管理。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利用苏陕协作、对口帮扶、陕中附院名医工作室建立等方式,培育一批中医特色明显、临床疗效较好、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医优势专科,力争创建省、市级重点专科。2、持续提升优质护理,开展延伸护理及居家上门服务,提升医院知名度。3、以中医研究院为平台推进中医药科研创新,开展院内中医药制剂,满足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4、加快推进提标扩能二期项目,通过实施提标扩能二期建设项目,增设设备、扩充科室拓展业务,开展白内障、腔镜等手术、成立肾病中心,进一步完善医院服务功能,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