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殡葬事务所

澄城县殡葬事务所

发布时间: 2025-02-07 09:54
单位名称 澄城县殡葬事务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殡葬事宜,推进殡葬改革。殡葬改革与殡葬法规宣传。
住所 澄城县南大街126号
法定代表人 孙晓军
开办资金 28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08万元 51.47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殡葬事务所.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为了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解决城区居民举办丧葬仪式无场所,摒弃在街道、马路上、小区院内摆放灵堂,举办治丧活动等乱象及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文明行为,消除交通、火灾等安全隐患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澄城县殡葬事务所积极探索办好群众“身后事”举措,在县殡葬事务所院内投资建成“治丧”专用场地,对殡葬所内火化炉进行了改造升级,进一步为丧属提供了良好的治丧环境。方便城区居民开展“治丧”活动,目前南院治丧场地启用3次,移风易俗工作取得实效。2.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贫困丧属排忧解难。根据国家政策,对4户特困群体家属提供殡葬救助共计4000元(每户1000元)。同时为方便群众随时都能办理业务,我们不断完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殡葬服务,我们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遗体接运、告别、火化、骨灰寄存等各岗位24小时全天候有人值班,有效的缩短了群众办理殡葬手续等待时间,提高了服务满意度。3.加强职工学习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殡仪服务团队。殡葬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尤其在处理群众情绪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以便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在今年9月份派工作人员去西安参加殡葬业务培训班,通过学习大大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殡葬行业的服务质量,保证群众满意度和行业可持续发展。4.11月初,澄城县殡葬事务所在县民政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开展殡葬事务所专项整治工作。在自查自纠中发现,有伪造火化证的风险点。伪造火化证严重扰乱了社会管理秩序,同时,伪造火化证也可能被用于骗取丧葬补助费、保险金等,给社会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局分管领导、殡葬所负责人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讨论,经过集思广益、在多方征集意见的基础上推行“五人签字办证制”办理火化证10余个。5.全年我们共火化遗体93具,所有业务都在陕西省殡葬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上办理,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火葬作为一种处理逝者遗体的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火葬有着明显的优点极大减少了土地资源的占用,也减轻了对环境的负担。6.4月中旬,组织专人在城区主街道及长宏广场积极宣传《殡葬管理条例》和移风易俗工作,共发放宣传资料4000份,通过宣传让群众对“治丧”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有了充分认识,同时使群众对火化有了新的认识,为来年提高火化率奠定好了基础。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一年来,殡葬所通过火葬方式,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保护了生态环境。殡葬改革政策的推广提高了群众对殡葬改革的认识和接受度,减少了因传统土葬方式带来的环境破坏和社会矛盾,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和提高服务水平,殡葬服务市场的监管得到了加强,打击了违规经营行为,维护了市场秩序,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殡葬改革通过规范殡葬仪式和管理流程,强调尊重生命、关爱生者以及对逝者的尊重,推动了社会道德素质的提升。改革后的殡仪馆为亲友提供便利的接待服务,营造出庄重、温馨的殡葬氛围,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和尊重生命的观念‌,殡葬改革不仅是一种制度创新,更是一种社会文明的推动。改革后的殡仪馆加强与医院、公安等部门的合作,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有火化意愿的遗属第一时间提供便民、及时有效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火化率较低。2.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干部职工“一专多能”的技能还需加强培养。(二)改进措施:1.全面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措施,调动群众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革除陋俗,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尚。2.多层次、分类别地开展殡葬职工业务技能培训工作,全方位提高干部职工履职尽责水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2025年继续立足本职,高标准、严要求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服务工作。全面落实殡葬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价格、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接受监督“六公开”制度,实行“阳光服务”。2.加强学习型单位建设,在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文化修养、廉洁敬业、岗位责任、专业知识等方面,对职工队伍加强培训。3.安全管理工作再提升,确保全年无不安全事故发生。4.设施配备再提升,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做到服务设施有保障。5.抓好业务工作,规范服务标准,提高火化率。借鉴和吸收先进殡仪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