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麟游县> 麟游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麟游县博物馆,麟游县文物管理所)

麟游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麟游县博物馆,麟游县文物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5-02-07 09:03
单位名称 麟游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麟游县博物馆,麟游县文物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制定全县旅游宣传营销规划和年度营销计划;负责旅游节庆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征集、鉴定、登编、修复、保管文物;负责《文物保护法》的宣传落实,配合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盗窃、走私、贩卖等违法活动。
住所 麟游县东大街8号
法定代表人 王劼
开办资金 89.7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麟游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836.54万元 16741.6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文物安全防线坚如磐石文物安全始终被视作工作的核心要义,多管齐下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网络。一是安全教育入脑入心。组织干部深入学习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以及《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专题讲座、集中研讨、个人自学等形式,切实增强了文物保护安全意识,提升做好文物工作的与使命担当。二是管理制度精细完善。切实对单位管理细则以及文保员工作规范等24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确保每项工作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断推动文物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消防安全常抓不懈。将消防安全纳入单位常态化管理的重要范畴,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排查、专业培训与实战演练。今年累计开展安全专项检查12次,消防安全演练4次,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2处,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项目协作保障安全。(二)文物征集宣教成果丰硕在文物征集与文化宣教领域,双管齐下,取得一定成绩。一是文物征集圆满收官。起草《麟游县文物捐赠奖励办法(试行)》面向社会发布文物征集公告、印制宣传页,不断扩大文物征集宣传效应,全年成功征集涵盖多个历史时期、文化领域各类文物43件,极大地丰富了馆藏资源,为深入研究本地历史文化提供了更为详实的实物依据。二是外展交流提升影响。积极推动馆藏珍贵文物走出县域,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展览活动。其中,15件文物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精彩展出,3件文物赴厦门市博物馆参加《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展览,充分展示,我县文物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跨区域互动交流,有效提升地域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三)项目建设蹄疾步稳紧盯市、县重点项目建设,攻坚克难,按进度稳步推进。一是麟游九成宫博物馆项目稳步前行。目前人防工程已竣工验收,工程预验收已完成,计划12月底前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加快推进博物馆项目的其他收尾工程,推进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外装饰细节完善、室外道路与景观优化、照明系统升级以及换热站设备调试等工作环节,博物馆展陈大纲及形式设计方案正在编制。二是隋仁寿宫唐九成宫37号殿保护展示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总投资1042万元,目前方案已经专家评审通过和省文物局批复同意,资金已经省文物局审定,并已争取项目到位资金200万元,待设计单位方案修改完成,并通过县上有关会议审定后即可启动招投标程序。三是麟游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修复项目立项获批。投资130万元的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和投资230万元的馆藏文物修复项目等两个项目通过国家及省文物局立项审批,目前正在编制方案。四是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防项目方案获批。蔡家河摩崖造像和麟溪桥石窟两处省保单位安防项目方案获批,分别申报2025年度国家文物保护资金40.9万元和49.3万元。五是知青大院二期项目积极筹备。完成崔木知青大院二期项目手续办理的相关前期工作,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全力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四)文物利用别出心裁积极探索创新文物利用新模式,让古老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活力。一是开展丰富线下活动。秉持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下宣传活动。深入校园,举办文物知识讲座、文物图片展览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走进广场,通过发放手册、文物展示互动等形式,吸引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使文物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全年累计开展线下宣传活动6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二是线上展播亮点纷呈。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优势,开通文管委微信公众号,精心策划推出文物线上展活动16期。通过图文形象展示形式,讲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有效提升了麟游文物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文物文化传播开辟了新的渠道。(五)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积极配合各类节庆活动的开展,在慈善寺石窟等景区的安全保障与运营管理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制定详细的安保方案与应急预案,加强景区内文物安全巡查力度,确保景区在节庆期间安全有序开放。全年累计接待游客9502人次,其中知青大院凭借其独特的红色文化魅力,成为党员、干部、学生接受红色思想教育的热门场所,累计接待参观学习团队364个,有力地推动了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文化动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 麟游九成宫博物馆等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宣传弘扬麟游传统文化,知青大院凭借独特的红色文化魅力有力地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教育功能拓展受限受馆舍基础设施条件与文物安全防护要求的双重制约,县博物馆目前尚未具备陈列展览的条件,无法实现对外开放。导致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在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普及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广大群众无法近距离参观文物、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不利于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与文物保护意识。(二)项目推进困难重重麟游九成宫博物馆项目前期因工程变更、验收流程繁琐以及自然因素影响,导致工期延误,且后续资金缺口较大,给项目的顺利推进带来了严峻挑战。知青大院二期项目则在用地手续办理与方案优化方面遇到诸多问题,进展相对缓慢。此外,随着文物保护、鉴定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社教活动的日益丰富,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当前我馆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资金短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博物馆事业的创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深化开放服务,提升文化影响力1.免费开放优化升级。计划进一步深化文物保护单位与社区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工作,积极争取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免费开放工作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加强对文保员、讲解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使群众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2.文化传播创新拓展。借助重要节庆活动与线上宣传平台优势,持续开展常态化的文物“五进”活动以及“听我讲文物”线上系列活动。通过举办文物知识讲座、线上讲解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扩大文物文化的传播范围与受众群体,提升文化影响力与社会关注度,使文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二)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文物保护传承1.文化研究传承创新。积极响应文物活起来的时代要求,深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学术机构以及其他文物管理所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学习借鉴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与经验做法,提升我县文物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2.文创研学协同发展。在新馆布展完成后,充分挖掘馆藏文物文化元素,开发具有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丰富文化产业业态。同时,联合学校开展研学活动,打造具有吸引力与教育意义的研学品牌,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培养文化自信,促进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三)聚焦项目攻坚,实现文博事业突破1.博物馆建设加速推进。全力加快麟游九成宫博物馆的建设与布展进程,构建完善的文物保护项目体系。加快实施麟游九成宫博物馆陈列布展和室内装修工程,倒排工期,明确任务节点,力争上半年完成布展施工,下半年完成展品上线展示工作,为博物馆的正式开放运营奠定坚实基础。2.配套项目同步实施。在推进博物馆主体建设的同时,配套开展智慧博物馆建设、文物库房预防性保护、文创产品开发等工作。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博物馆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与观众参观体验;加强文物库房的预防性保护措施,确保文物保存环境的安全稳定;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打造具有麟游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提升博物馆的文化产业效益。(四)强化管理效能,筑牢文物安全底线1.保护网络健全完善。持续深入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与“四有”要求,进一步健全县、镇、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体系。加强对文保员的业务培训与管理工作,定期举办文保员业务培训班,邀请文物专家进行授课,提高文保员的文物保护知识与技能水平,提升文物保护队伍的整体素质与能力。2.安全管理常抓不懈。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管理与利用工作,建立健全文物安全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消防演练与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干部职工与文保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与安全防范意识。完善文物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确保文物安全万无一失。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