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麟游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工作,促进农业事业发展。受县农业局委托,依法对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农机及零配件等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管理,承担县种子管理子站原履行的工作职责。 | |
住所 | 麟游县东大街30号 | |
法定代表人 | 魏红杰 | |
开办资金 | 57.8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麟游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万元 | 2万元 | |
网上名称 | 麟游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行动。围绕农产品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行动工作要求,在18家农药经营门店建立了用药销售台账,深入蔬菜种植基地,全面排查芹菜、豇豆、辣椒生产环节用药。开展蔬菜、香菇等农药残留监督抽检16次,对蔬菜基地生产记录、销售蔬菜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安全使用农药等逐项核对,现场纠正生产记录不全、超范围使用农药等行为9次,当场查处超范围使用农药案件1起。(二)农资打假执法行动。制定印发了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围绕春秋重点时段、种子、农药等重点农资产品开展专项整治2次,检查门店60个次,同时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农资经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农资门店15户,开展市县联合交叉检查农资门店17户,做到了农资门店监督执法检查全覆盖。(三)农药专项执法检查。按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药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查处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们对18家农药经营门店进行了全面排查。同时,对农农药门店的经营场所安全、进销货台帐以及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销售标签不合格农药、过期劣质农药、连体包装套餐农药等违规行为进行了细致检查,未发现国家通报的假劣农药产品流入我县市场。(四)畜禽领域专项执法行动。按照省市畜禽养殖场专项整治安排,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86人次,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92个、兽药经营门店1个、饲料经营2个。对养殖场使用的兽药产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标签和说明书信息逐一核对,检查兽药、饲料鸡饲料添加剂等产品近300余个,检查养殖档案720余份,对未按规定建立养殖记录的24户养殖场下发了责令整改书,对不按期整改的4户养殖场和2户未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依法进行了处罚。(五)水产养殖场专项执法检查。依据黄河禁渔专项执法行动和水产养殖专项执法行动安排,共出动执法人员40人次,对辖区内的15个水产养殖场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重点包括生产状况、药物使用、饲料来源以及养殖记录的保存情况,确保无违规使用禁用药品行为。此外,还对渔业生产场所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并对养殖数量较大的3个鱼塘中的3个品种进行了抽样检测,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对正常运营的8个鱼塘,我们协调办理了水域滩涂养殖证,以确保合法合规经营。(六)种业执法监管行动。结合转基因生物执法监管工作,以种子经营企业为重点对象,以品种侵权、制售假劣、无证经营、非法经营转基因种子为重点内容,联合农技中心开展了春秋两季种子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农用薄膜监管执法检查、转基因生物执法检查工作。春秋两季共对40家经营场所进行检查,种子备案经营许可证65份,种子标签93个,种子经营档案40份,农药经营台帐18份,督促整改经营行为4起、指导档案记录16家,农资市场检查结果总体良好,各门店经营许可证齐全有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共出动执法人员495人次,检查监管对象165场次,查处农业违法案件10起,其中农药案件3起,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记录不规范案件5起,动物防疫案件2起,罚没款共计1.85万元,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27份。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未发生一起因处理不当或不公导致的农业行政处罚案件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执法队伍建设更加专业。一是根据年度计划,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多项涉农法律法规,有效提升了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二是组织执法人员参加部级培训7人次,省级培训1人次,市级培训10人次,县级培训14人次,确保了执法人员参训率达到100%。通过系统地参与案例分析和学习案卷制作等内容,全面提升了执法人员的办案能力。三是实施了2024年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项目,购买执法装备共14件,完善了执法装备的硬件配置,为后期农业执法信息平台地推广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学法普法更加广泛。一是持续开展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按照农业农村部、司法部“八五”普法要求,制定印发了全县农村学法用用法示范户培训实施方案,通过村、镇、县推介遴选,举办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训班1期,培训16学时,在国家备案平台成功认定84户学法用法示范户,实现了全县行政村100%覆盖,使基层干部和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提升基层治理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二是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12.5国家宪法日等活动,摆置宣传点,开展一对一的普法宣传。活动中宣传了涉农法律法规,并提供了涉农政策咨询,共接待群众咨询4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60余份,有效地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培育了良好的农业农村执法生态。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仍有短板,执法机构硬件建设如听证室、询问室、执法过程信息处理室还没有落实;2.执法人员履职能力有待提高。执法人员在法治素养和行政执法办案能力方面尚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其知识储备不足,执法业务不够精通,难以完全满足我县农业发展及当前工作的实际需求。(二)改进措施:1.要强化法治思想学习,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认识行政执法与农业发展环境的构建,积极作为、尽职履责,规范公正文明执法。2.加强内部监督监管。充分发挥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制的作用,引导执法人员树立“以监督促公正、以审核保质量”的工作理念,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明确办案程序、期限、告知规范等,确保行政执法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同时,加强行政执法培训,通过小程序、督导、考试考察等多种形式,对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培训,持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养和执法水平。。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深入聚焦执法人员专业能力提升积极组织参加市农业农村系统及县司法局组织的各类“线上线下”行政执法培训,严格执行年度培训计划。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和实战演练,认真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大评查”活动,紧盯执法培训质量,有效提升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办案能力及案卷制作等专业技能水平。(二)不断强化农业综合执法力度持续完善线索发现与通报、案件协查、联合办案等机制,坚持有案必办,切实提高办案质效。特别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领域的执法工作上,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更新完善执法工具和手段,建立更透明高效的执法监督体系,鼓励公众参与,共同推动执法工作的公正和有效,逐步消除执法冷冻区、真空区。(三)深入开展农业农村领域普法宣传教育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结合农村法治文化“赶集”、安全宣传进农村等契机,多形式、多渠道,深入开展民法典、土地管理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持续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有效强化农村学法用法能力,有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全县农业农村领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