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铜川市>
铜川市救助管理站
铜川市救助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2-05 16:46
单位名称
铜川市救助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提供保障。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住所
铜川市新区东环路以西
法定代表人
王攀
开办资金
1196.9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172.57万元
8765.64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2月26日将法定代表人由韩延成更换为王攀。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是充分利用日常街面巡查以及“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组织站内职工在市民集中的重点区域和各个社区宣传救助法规,加大救助政策宣传力度。并加大街面巡查力度,通过定点、定岗、定人、定责,建立“点、线、面”三位一体巡查机制,实行24小时“不打烊”、周末“不下线”的工作模式,联合公安、城管、区县民政以中心城区为主要范围,对繁华地段,公园车站、广场、桥梁涵洞、废旧房屋等重点地点开展街面巡查劝导救助专项行动,做到发现一个救助一个,确保我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规范、有效救助。二是加强安全管理,提升安全意识。组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定期排查在工作机制、安全设施、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实行“每周1次检查、每月1次大检查”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建立了《安全隐患排查台账》,确保无安全隐患发生;组织消防安全讲座2次,消防演练1次;对入站和滞留站内的每一名受助人员均做到时观察、时询问,防止危险物品的带入;对于晚间和节假日的值班值守工作,坚持领导带班,值班人员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保证了晚间和节假日不出任何事故。三是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共救助、接待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困人员77人次,年内未发生任何责任事故和安全事故。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一是紧密结合“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主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开展了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活动期间,先后同市、区(县)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开放日”当天,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媒体记者、爱心人士以及民政、公安、城管等相关单位成员共计50余人进站参观体验,交流座谈,听取意见建议。“开放日”当日同步启动了“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活动,活动期间,出动救助车辆18车次,出动工作人员72人次,发放宣传册和宣传单共计3000余份、救助引导卡1500余张、宣传袋800余个、食品200余份、救助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14人次。二是及时启动今冬明春“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发布了“寒冬送温暖倡议书”,在全市1042辆出租车上打出救助宣传广告,取得良好宣传效果;联合公安、城管、区县民政局做好街面巡查及宣传救助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三是与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联合,利用福利彩票销售点覆盖面广、人流量大、营业时间长等特点,将全市福彩投注站作为“爱心救助引导点”,选取中心城区24个福彩投注站作为“爱心救助点”,并在“爱心救助点”投放了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救助物资专用柜,储备矿泉水、方便食品、洗漱包、棉被等物资。三、存在问题。部分职工在面对特殊群体(如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时,缺乏专业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方法。改进措施。鼓励干部职工学习社会工作、心理辅导、特殊人员照料等专业知识,参加全国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等,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的精细度,助推救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五、2025年工作计划。抓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紧盯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出实招、见实效,切实解决救助对象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好“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及“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