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泾阳县> 泾阳县人力资源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泾阳县人力资源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1-24 10:31
单位名称 泾阳县人力资源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办理失业工伤保险,管理流动、部分事业、下岗失业人员档案。
住所 泾阳县北极宫大街162号
法定代表人 程冬平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泾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万元 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坚定信心稳就业,瞄准就业创业工作主线不偏离1、多样措施推送岗位,搭建平台帮就业。一是持续做好企业招聘备案工作,扩展用工渠道充实招聘信息。二是持续开展招聘活动,全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53场,其中现场招聘活动19场、线上发布招聘信息29期,开展“直播带岗”线上招聘活动5场,累计服务企业770家次,提供就业岗位3.2万个。三是带领求职人员进入企业,开展“送政策、找岗位、促就业”系列服务。四是认定1家社区工厂,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2、分组开展专项帮扶,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我们时刻关注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今年除了持续举办春风行动、家政服务、招才引智、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等系列招聘活动外,我们还抽调精干力量成立5个就业帮扶组对接各镇办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共同助力毕业生就业,目前已超额完成就业率目标任务。3、人社工作进园区,现场服务助企纾困。今年来,除了对县内企业开展日常走访、政策宣传扶持外,我们还先后开展了“人社政策我宣传”主题党日活动、园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摸底调研、创贷银企对接座谈会暨创业交流活动2期、“社保服务进万家”失业和工伤保险政策解读等活动,为企业现场服务。4、建成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延伸就业服务链条。一是建成零工市场并正常运行,为零工求职和企业用工提供更有温度、保障更有力度、对接更有速度的服务,累计发布零工求职信息11期249人次、企业用工信息11期486条。二是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县的县镇村三级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依托LED显示屏发布招聘信息29期300余家次,提供岗位5600多个。5、开展就业失业登记,实名信息服务就业。一是在省公共就业服务系统网上审核就业失业登记信息1039人次。二是每月完成监测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监测统计表、供求情况表等各类报表的统计及上报工作。三是在人社部求职登记系统中及时更新处理未就业人员求职登记信息。6、开展就业见习工作,为正式就业奠定基础。一是新认定见习单位22家,设立见习岗位515个。二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参加见习就业117人。三是为见习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共2.286万元,为24家见习单位拨付见习补贴85人81.98万元。四是持续上门为见习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及日常管理,做好就业见习政策宣传工作。五是组织41名大学生开展暑期大学生到政府机关见习活动。7、开展创业指导,扶持创业促就业。一是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今年已累计发放贷款67户5015万元(其中个人贷款53户915万元、小微企业贷款14户4100万元)。二是抓好贷款回收,今年累计回收贷款1639万元。三是开展贷后跟踪服务,以电话回访和上门走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跟踪。四是开展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工作,对已认定的4个信用村进行二次评估。五是做好典型挖掘,整理形成5例创业典型事迹并进行宣传。六是审核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40人24万元,另有13人13万元待发放。七是组织我县创业群体参加全市创业创新路演评审活动,推荐3个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报名参评。八是组织开展创业交流活动4期。九是认定1家创业孵化基地,完成1家创业孵化项目补贴资金申请资料初审,并报人社局复审待发放。十是持续开展送政策送服务上门等创业政策宣传活动。8、培育创建劳务品牌,品牌带动优就业。一是紧紧围绕我县“黑红白绿”四色产业和辖区陕西旅游烹饪学院优势师生资源,培育认定茯茶匠工、陕菜师傅、泾水禽人3个县级劳务品牌。二是指导推荐认定1个市级劳务品牌,“泾阳陕菜师傅”被市人社局认定为市级劳务品牌。三是配合市中心参加咸泰劳务合作劳务品牌产品展示推介会。9、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兜底安置稳就业。配合局就业科做好劳动保障协理员及公益性岗位的管理工作。一是初审公益性岗位申请资料39人;二是收集整理2023年劳动保障协理员考核资料,并完成结果上报;三是做好公岗日常管理,收集考勤等资料,做好公益性岗位及劳动保障协理员岗位补贴发放工作。(二)巩固提升强社保,发挥失业工伤保障作用不松劲1、参保情况。失业保险今年新增参保单位61家,新增参保2757人,累计参保1.8662万人,超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1.8176万人。工伤保险今年新增参保单位68家,新增参保5804人,累计参保2万人,超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1.9813万人。2、基金收支情况。失业保险基金累计收入8779616.29元,累计支出1329108.36元;工伤保险累计收入4475427.84元,累计支出8432776.93元。3、扎实开展社保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一是持续全面自查整改,完成2023年以来的失业和工伤保险业务、财务等资料自查排查工作,共自查出各类问题90条,其中纪委采纳23条都已完成整改。二是开展疑点数据核查并抓好问题整改,今年累计发现失业保险多领待遇问题14人,需追回179148元,截至目前已追回14人173148元。三是每月完成享受失业、工伤保险待遇人员与公安、民政、卫健、法院等部门共享信息核查比对,未发现违规领取的情况。四是完成享受工伤保险长期待遇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均已认证通过。五是组织开展工伤保险医疗协议机构违规使用工伤保险基金排查工作,未发现挂床、虚开药物等违规问题。六是配合做好市失业和工伤保险经办中心及局相关科室专项检查工作。(三)档案管理强服务,为人才工作打好基础不懈怠1、做好日常管理,提供各类档案服务。一是做好原国有企业下岗失业职工档案的日常管理及服务工作,全年办理退休手续89人、办理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申请48人、办理资料查阅345余人次,发放2023年度“4050”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40人14.82万元。二是做好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档案的日常保管和资料收集工作,全年办理事业单位查档业务2326余人次,收集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年度考核表、工资表及相关职称晋升和学历晋升资料858份,接收事业单位新招录人员档案90份,办理事业单位因辞职或调动提档手续28人。三是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日常管理,2024年接收毕业生邮寄档案2408份,办理档案转出手续461份,开具存档证明101份,办理政审业务49人,查档业务90人,接收相关学历晋升资料203份;为2024年卫生系统考试报名提供档案确认服务201人。四是免费为流动人员邮寄档案,加强与邮政协作,档案转递费用由财政支出,极大方便了办事群众,提高了办事效率。2、开展人事代理,为流动人员提供服务。一是办理人事代理手续354份,个人委托保管档案71份。二是为各类流动人员开具回泾调档函192份。三是在人社部求职登记系统中持续跟进处理各类未就业人员求职登记信息272条。四是完成2024年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登记809人,并开展“1131”服务。五是重点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与跟踪帮扶工作,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大学生和雨露计划生等困难群体开展进村入户就业帮扶活动。二、取得的成效2024年以来,我们围绕“就业创业”这一主线,充分发挥单位职能,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同时抓好“失业工伤保险”两个保障作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1、工作举措的针对性还需加强。本地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强、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求职难的就业结构化矛盾依然存在。2、人员及岗位尚需进一步优化。工作人员仍持续紧缺,正式人员出现青黄不接局面,不利于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部分同志的工作潜能和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起来,工作节奏和效率还跟不上我中心工作的步伐。四、2025年工作打算持续做好稳就业工作。认真落实优惠政策支持创业。3、发挥失业和工伤保险的保障作用。4、做好档案管理服务工作。5、开展人事代理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