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临渭区前进路初级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渭南市临渭区朝阳西路4号 | |
法定代表人 | 程红艳 | |
开办资金 | 3509.7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09.77万元 | 3516.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临渭区前进路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2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校在临渭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1.抓细做实常规管理。一是强化班子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在每周一次校委会研究部署、反馈总结的基础上,巩固拓展反思提升功能,不断增强管理干部凝聚力。二是校委会全体领导主动承担教学重任,积极走进课堂、走近师生,参与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和包联教学教研工作,深入巡课查课、听课评课,了解学情、掌握教情,推进全面提升。三是严格执行《前进路中学一日教学常规工作要求》等管理制度,规范教师上课行为,规范学生课堂作答细节,提升课堂管理机制。2.稳步推进德育工作。一是践行“培养精神,行有目标;培训骨干,行有规程;培植情感,行有群力”德育管理体系,夯实育人目标。二是着力培养班主任、科任教师大思政观,坚持从谈心交流、思想引领入手,培植学生红色基因,培养守纪律、有担当、知上进的前中好少年。3.持续深化课堂改革。一是按照《前进路中学“趣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趣学”课堂实践,推动教学教研提质增效。二是优化“四课四定”,狠抓体音美、实验薄弱课堂,做到“定场地、定器材、定内容、定流程”,落实体质健康发展、审美情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升教学目标。三是拓展语文教学路径,提升学生理解力、表达力、思辨力的大语文教学观。4.不断提升教师素养。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整治活动,通过问卷调查、设立举报箱等,查纠整改教师身边不正之风问题,要求教师落实从业必备的素质、必尽的职责、必做的细节,全面落实“深爱、严管、精教、共成长”办学理念。二是瞄准“改变课堂、服务学生”方向,践行新课标理念、新教材要求、探索大单元设计和跨学科融合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评一致化,依托前中大讲堂、学科活动日,通过业务指导、教学观摩、课题研究等方式,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5.学生发展全面提升。一是丰富学生实践,开设了器乐、舞蹈、经典诵读、篮球、足球等学生发展、学科拓展、体育竞技三大类30个社团,培养学生高雅情趣,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艺术生活。二是增强学生体魄,在落实每天眼光体育1小时和“两操两活动”的基础上,组建的校男女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积极参加各级比赛,屡获佳绩。三是提升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艺术感知与审美素养。搭建多元展示平台,激发创意潜能,让学生于表演、书画中释放激情,在台前幕后中收获自信与成长,塑造全面发展的青春风采。6.“双减”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学校坚持以“减负、提质、增效”为目标,制定完善的作业布置、作业量公示和检查制度。二是将学生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按照“分年级、分学科、分班级、分层次”思路设计作业,组长审核、班主任协调、班级公示,确保不超过90分钟。三是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征询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群众对“双减”工作的满意度。7.校园文化育人铸魂。一是践行“铭记责任,传承大爱,崇尚荣誉,奋发前进”校园精神,打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前进”精神文化,引领教师守初心、许爱心、用专心、怀恒心,积极向学生传播“前进正能量”。二是以“前进”为主题,打造高品质的育人文化。三是坚持“前进”文化,设立“前中家庭教育大讲堂”,正班风、促学风、树校风,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言行,达到文化育人目的。8.夯实安全管理。一是细化领导分工,强化一岗双责,健全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安全工作网格化体系,形成了校领导、值周员、交警、特警综合一体式护学机制。二是优化学生上、放学路线设计和教师值周安排,增加学生家长公交站牌护导岗,构建家校全方位安全护导工作。三是强化安全红线意识,通过报告会、多情景安全应急演练等形式,向学生进行了法律法规、校园欺凌、“一盔一带”交通安全等方面知识宣传,持续开展了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4年,我校被推荐为市级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被评为“陕西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陕西省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优秀生源基地”“临渭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先进单位”“临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获得“陕西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男子组第五名”“渭南市第十六届中学生篮球运动会初中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第二名”“临渭区第八届“联盟杯”校园足球(初中联盟)比赛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第二名”等荣誉。张艳、李晓玲等教师共获得100余人次各类区级以上荣誉奖项。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完全到位,服务保障能力还有待提升。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服务保障措施,逐步提高教学服务保障能力。2.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尚未完全形成,主题研修活动整体规划和设计还不够精细、系统,教师综合素养及工作效能仍需提高。今后要依托前中大讲堂、学科活动日,通过业务指导、教学观摩、课题研究、定期培训等方式,使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加强细化主题研修活动整体规划和设计,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养。3.家校育人功能还有很大探索空间,全员育人导师工作发挥作用还不够强,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度还不够,特长学生培养工作有待持续推进。以上四个问题将作为今后学生教育培养的专项课题尽快立项,将作为今后学校育人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完善对学生的教育评价,建立科学、易操作的量化评价机制,打造以人为本、健康可持续的前中教育评价体系。2.加强基于数智技术的校本研修工作,以课题为依托、以读书为基础、以名师引领为抓手培养教师成长。3.针对五个关注项目内容,细化课后服务要求,加强对学生个性化学习辅导,强化体育锻炼和劳动体验,创新思路开设多样化的社团项目,完善课后服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4.推动“前中家庭教育大讲堂”建设工作,挖掘、引导、带动更多社会人士、学生家长、在职教师参与前中家庭教育大讲堂,贯彻家庭即学校、学校即家庭理念,使广大学生家长能进一步了解教育、认识教育、尊重教育、支持教育,并进一步凝聚家校教育的合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