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学生资助和后勤管理中心

渭南市临渭区学生资助和后勤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1-23 16:58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学生资助和后勤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服务学校后勤管理。负责组织实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负责全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负责中小学健康体检工作,负责中小学勤工俭学及社会捐资助学活动。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仓程路南段
法定代表人 宋卫平
开办资金 23.4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13万元 79.62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学生资助和后勤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教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多维度做好工作宣传。2024年,中心展开多方式宣传,构建覆盖广、效率高的资助政策宣传体系。抓住有利时期进行“六个一”宣传,扎实开展“精准资助基层行”走访活动,安排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累计走访1129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细致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优化陪餐工作制度,公开邀请家长进校园陪餐,组织家长参观“校园餐”制作供应全过程,参与学生餐分餐配餐;召开“家长陪餐问题反馈会”,收集家长对“校园餐”的意见建议,积极改进供餐工作。鼓励学校从家长中选聘食堂从业人员,进一步确保校园食品安全,获得家长广泛好评。二是国家资助政策落地落实。中心严格按照“阳光资助、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总要求,通过“奖、免、助、补、贷”五种方式落实政策,确保实现“应助尽助、不漏一人”的目标。其中:2024年全学段累计资助学生23302人次,共计发放资助资金1434万元。实施“滋蕙计划”,为511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发放路费及短期生活费38.1万元;实施“励耕计划”,为91名困难教师发放生活补助101万元;成功签订贷款合同2680份,发放贷款资金3518.0186万元,助学贷款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三是“校园餐”理日趋规范。对我区供餐学校实行“368”校园餐管理模式,夯实监管责任。明确三级管理网格,压实区教体局、镇办中心校、供餐学校三方责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严守六道食安关口,涵盖食材采购、贮存、加工、留样、清洗消毒及人员管理,形成闭环,全力捍卫师生餐饮安全;落实八项工作要求,包括“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校领导与家长陪餐、就餐信息公示、用餐满意度调查、食品安全举报、问题排查整改和食育教育,实现全方位监管,有效提升校园餐饮管理水平。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4年全学段累计资助学生23302人次,共计发放资助资金1434万元。其中:学前段共资助4056人次,发放资金152.1万元;义务段共资助11300人次,发放资金488.35万元;高中共资助7161人次,发放资金715.675万元;中职共资助785人次,发放资金77.675万元。落实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家庭、监测户家庭学生9940人次,发放资金487.79375万元。同时为511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落实“滋蕙计划”,共发放资金38.1万元;为91名困难教师落实“励耕计划”,共发放资金101万元。2024年,全区共收到助学贷款申请2690份,成功签订贷款合同2680份,发放贷款资金3518.0186万元。临渭区共有中小学116所,食堂供餐学校103所(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62所),全部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供餐学生94007人。另有校外配餐学校1所,配餐学生746人;不提供餐食学校12所。全区13516名学生(包括在城区就读建档立卡、城镇低保和孤残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其中残疾学生、建档立卡脱贫户家庭学生、城镇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孤残学生共3084名。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财政拨付资金共计1435.2万元。加大学校食堂改扩建项目申报数量及资金投入,对城区部分老旧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改扩建,2024年共投入学校食堂改造资金290余万元。大力推行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智慧监管系统应用,对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食材采购、食材储存、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等供餐全流程实时监管,促使食堂环境与监管设备得以“双提升”,为校园餐饮的安全供应筑牢根基。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是资助宣传还需加强。个别学生家长,尤其是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祖父母不清楚学生受助情况,主要原是学生在城区上学由父母管理,老师只是与学生父母联系,祖父母在农村,对学生的具体受助情况不清楚。二是督导督察还需细致。虽然已依据教育系统三级包联责任常态化开展督导督察工作,但工作质量仍有待提高,未能“麻雀式”解剖问题,深入挖查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三是监管方式还需有力。个别校服企业不能及时上传质检报告,中心无公告审核权限,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经多次和后台沟通、召开会议强调、电话催促通知企业,此问题暂时得到解决。改进措施:加大问题分析能力,根据出现问题,针对性的建立各种规章制定,把工作做实做真,规范操作,规范管理。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中心将以提升工作能力、健全工作机制、抓好工作落实为目标,不断提升工作效能。一是思想再提升,保障常规工作有序开展。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集中政治理论学习,鼓励个人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干部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确保常规工作稳中有进。二是管理再规范,保障重点工作持续推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校园餐”管理进行优化,加快学校资助和后勤管理规范化进程,推动重点工作持续向前。三是沟通再加强,保障难点工作得到突破。加强与财政、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应对难点和热点问题,让惠民政策落地、落实,让利民工程取得实效。新的一年,中心以逢山开路的决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把聚焦、聚神、聚力作为行动准则,持续向目标进发,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应对挑战,全力以赴推动我区学生资助和后勤管理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