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澄城县行政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落实中心的窗口单位,确定服务项目的调整、变更。负责中心信息化建设,实现“一网通办”工作。 | |
住所 | 澄城县西大街13号 | |
法定代表人 | 任小玲 | |
开办资金 | 40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澄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2.8万元 | 227.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推行“一网通办、网上办事”。一是规范审批模式。优化窗口设置,实行受审分离,实现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提质增效,提升服务质量。二是规范审批流程。聚焦“规范办”,将所有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办理流程进行再梳理、再简化,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周期,公开办事流程,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办不成书面说明制等规章制度,全面推行“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真正实现审批阵地的前移。(二)打造信息化智慧化大厅。一是打造智慧化大厅。设有电子政务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大屏电子显示系统、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广播系统等五大系统,实现排队叫号集成、身份信息采集、窗口服务状态和运行数据采集等功能,实现窗口智能化管理。二是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加快证照电子证照的宣传推广应用,营业执照、餐饮行业、道路运输许可、取水许可等领域已全面实行电子证照,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三是推行“不见面审批”。在全市率先建立“互联网+远程视频踏勘”平台,食品销售、小餐饮、农药经营许可已实行“不见面审批”,提高审批效率70%以上。(三)窗口人员细化管理。一是按照“深学习、实讨论、重谋划、抓落实”的工作要求,认真组织进驻窗口工作人员开展春训活动,通过集中学习、撰写心得、交流发言、举办专栏、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引导窗口工作人员,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争做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二是修订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制度汇编》,坚持从行为规范、人员管理、考核评比、监督投诉等方面规范进驻窗口部门及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及服务标准,做到以制度落实工作,以制度管人管事。三是坚持严管与奖惩相结合,每月评选月度窗口“服务之星”每季度评选“流动红旗”窗口,激励窗口人员争先创优,担当作为,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2024年共评选月度窗口“服务之星”60人,“流动红旗”窗口单位12个。(四)加强便民体系建设。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根据《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表彰2023年度全市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高度标准建设工作“示范点”的通报》,2024年4月安里镇、尧头镇、交道镇3个便民服务中心,冯原镇吉安城、赵庄镇武安村、赵庄镇党家庄村、安里镇高槐村、尧头镇中心社区、城关镇街道幸福社区、庄头镇越家庄村、城关街道兴华社区8个便民服务站被评为标准化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示范点”,并进行授牌表彰。(五)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线上搭建12345投诉平台,线下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及时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在服务大厅设置“好差评”服务评价系统,每个服务窗口安置评价器,时刻接受群众监督,推动窗口作风效能建设。2024年共接收12345平台投诉件40件,求助件14件,共54件;其中办理36件,撤回18件,做到件件有回复,件件有落实。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制定《局长(主任)进大厅工作制度》。各进驻窗口单位主要或分管领导“以企业群众身份走流程、以工作人员身份坐窗口”等工作模式,准确了解企业群众办事难题,倾听一线工作人员合理建议,不断改善群众办事体验。二是制定《大厅巡查追责办法》,围绕“出勤情况”“工作纪律”“服务规范”和“内务安全”四个方面,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推动中心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制定《帮办代办制度汇编》,将进驻大厅的政务服务事项、便民类服务事项40余项纳入帮办代办工作范畴,由帮办代办员进行帮办代办。同时设立“帮办代办”以及“办不成事”专窗,确保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从进门咨询到办结离开的整个“闭环式”的事前全方位引导、事中全链条帮办代办、事后跟踪回访、执行办结评价的全流程、“零距离”服务。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二是缺乏纪律严明意识。三是服务不够耐心。(二)改进措施:一是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加强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将严明纪律意识扎实践行在日常工作中。三是主动服务对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做到态度热情、说话和气、倾听耐心,让企业群众切实体会到“细心、耐心、贴心”的服务。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推进信息化政务服务标准。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和“一网通办”。逐步推进实现受理条件、办理流程等要素统一,重构跨部门办理业务流程,优化环节,推动政务服务平台事项标准统一、业务协同联动、服务同质高效。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强素质提质效。组织聘请专业老师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讲解、模拟示范,对工作人员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服务用语、接待迎送礼仪进行规范,巩固提升业务能力。三是创新监督方式。安排进驻部门窗口人员和大厅管理人员共同进行巡查,同步建立巡查台账,发现问题,登记在册,现场纠正,闭环整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