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交通工程建设提供质量监督保障。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监理机构监督管理、工程试验检测管理。 | |
住所 | 渭南市东风大街西段交通局办公楼 | |
法定代表人 | 姜明涛 | |
开办资金 | 1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6万元 | 48.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变更登记,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全年业务开展情况(一)深化监督工作检查2024年,全市在建干线路网项目和重要农村公路22个,其中,干线路网项目16个,重要农村公路6个,特大桥3431延米/1座,大桥4557.3延米/12座,中桥194.94延米/5座,小桥218.2延米/14座,投资额35.92亿元,监督里程合计227.53公里(一级公路120.93公里,二级公路106.60公里),其中因建设资金、土地手续等问题,6个项目处于停工状态。全年共组织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专项检查80余次,监督覆盖率100%,完成质量安全月报6期,季报和半年报6期,通报2份,全年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二)规范建设市场管理1.把牢质量源头管理。今年,我站强化施工过程“首件认可制”,围绕“技术交底”工作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对16个在建项目开展质量安全检查,提出问题和建议800余条,印发公路工程质量检查意见44份,现场签发问题交办单17份,抽查单点数据3511个(组),合格数据3285个(组),合格率93.6%。其中抽查关键指标2222个(组),合格2144个(组),合格率96.5%,合格率较去年提升了一个百分点。2.规范监理市场行为。一是对全市在建项目的6家监理机构开展了专项检查,及时下发《专项行动检查情况的通报》,要求各项目监理单位针对存在问题高度重视、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按期反馈我站。二是依据《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办法》,对3个在建项目的6家工地试验室及23名试验人员开展了信用评价数据录入;三是对渭南市2023年度4个在建工程项目的4家监理企业及11名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年度信用评价,为省厅信用评价等级提供了基础评分,将一批有失信行为的监理企业和人员纳入不良信用登记。3.强化隐患排查整治。一是紧盯高墩大跨桥梁、深基坑开挖、高边坡防护、架桥机操作和两区三厂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质量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一般质量安全隐患要求立行立改,重大隐患要做到“方案、资金、时限、责任、预案”五落实五到位;二是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风险意识,围绕阶段性工作任务,通过明察暗访、突击检查、联合检查的方式深入开展隐蔽工程排查治理,对发现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风险及时督促整改到位,指导建设单位构建隐蔽工程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管理体系,规范隐蔽工程影像资料留存;三是聚焦在建项目人员密集场所、山洪沟道出口、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加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全面开展洪涝地质等灾害隐患动态排查,确保交通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平稳有序。4.规范招标投标管理。规范召开了2024年渭南市国省干线、重要农村公路工程验证性检测、复测、日常抽检及一般农村公路抽检试验第三方检测服务项目竞争性磋商会议,完成了第三方检测服务项目招标工作。5.科学评价工程质量。对国道242韦庄至汉村段公路改建工程、石槽洛河桥危桥改造工程、2021年渭南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安全通行能力整治工程等一批工程项目进行了验证性检测、竣工验收前的复测,审核复测质量检测报告1份、质量核验检测报告24份,出具了质量鉴定报告32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25份,同时发挥专业优势,为竣(交)工项目提供技术咨询,进一步强化了竣(交)工验收工作的严谨性、客观性。二、社会效益1.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与安全。全年进行了80余次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确保所有在建项目监督覆盖率达100%,显著提高了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全年无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有力保障了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增强了公众对交通建设的信心。2.促进交通建设市场规范化。实施质量源头管理强化、监理市场行为规范、隐患排查整治深化等措施,有效推动了交通建设市场的规范化。这不仅提升了工程项目建设质量,还促进了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为交通建设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地方经济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干线路网项目和重要农村公路的建设,方便了民众出行,促进了区域间经济交流与物资流通,有助于吸引投资、产业升级和就业机会创造,进而带动地方经济整体发展。4.增强社会信任与满意度。通过科学评价工程质量、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社会对交通建设项目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得到提升。这既增强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5.应急管理水平提高。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中,重点关注关键部位和环节,树立“隐患即事故”的风险意识,有效提升了交通建设项目的应急管理水平。这确保了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影响。三、存在问题1.项目现场管理力量不强。目前我市在建项目设立的项目管理办从人员配置数量、专业技能、管理经验等仍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缺乏相应的知识积累和有效的处置方案,容易造成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实不细,应急处置失当、跟进不力等状况。2.管理理念和思想认识不高。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既要进度又要质量”的思维,个别工序认为不影响实体使用质量,产生懈怠和宽松心态,在一定的程度没有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管理要求。3.风险管理和风险预案不细。各项目制定的风险管理、应急预案、地质灾害和防洪预案等体系和措施,没有随着工程的全部展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存在一定侥幸心理。4.质量安全培训教育深度不够。质量安全教育培训是增强员工质量安全意识的源头,项目管理过程中,参建单位此项工作大多存在形式大于实质问题,没有起到相应的教育培训效果,尤其对新职工、特殊工种、专业岗位的质量安全教育深度不够。四、下阶段工作思路1.严格基本建设程序。监督指导项目管理主体统筹工可、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各个环节前置手续办理,项目取得用地手续及施工许可方可开工建设,确保依法合规推进项目。2.健全项目管理机构。督促项目实施机构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提高项目现场管理水平,针对项目建设特点对现场管理机构人员配置情况提出明确要求。在初步设计审批前,项目法人将项目管理机构及主要管理人员从业情况作为初步设计申请文件附件,经市(区)交通运输局审查并出具意见后,报省交通运输厅审核备案。3.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公路建设工作专班作用,加强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品质工程和平安工地创建工作指导和过程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可靠。4.加强人员业务培训。督促各项目参建单位以质量问题治理为抓手,通过多种方式对参建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参建人员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参建人员业务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