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融媒体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策划广播、电视、报纸及互联网的新闻宣传工作,组织部署媒体活动;负责区域内媒体发布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东大街2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瞿晓东 | |
开办资金 | 47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中共汉中市南郑区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8.46万元 | 342.8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中市南郑区融媒体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党媒姓党,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把准政治方向、落实政治要求、防范政治风险,确保中心各项宣传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运行。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严把新闻稿件采编关、审核关,杜绝出现信息发布错误。2.宣传工作成效显著。中心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各时期各阶段重要工作,在“三个年”活动、中国最美油菜海汉中旅游文化节、南郑区首届自行车骑行挑战赛、文明城市创建,法治政府建设、全区两会、区委全会等具有标志性、关键性的大事、要事节点中,认真做好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为推动新时代南郑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撑。在中心各平台,开办了“清廉南郑”“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垃圾分类全民参与”“持续深化三个年,努力实现新突破”“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非遗南郑”等20余个栏目,宣传报道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特色、亮点、成绩、典型,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3.加强安全播出管理,确保广播电视播出安全。全面落实安全播出各项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健全值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播出检查制度、应急处理制度,对播出的关键环节、重要岗位做到认识、措施和责任三落实,人防、技防和物防三到位,定期对广播和电视机房设备进行维护和安全大检查。完整转播了中央新闻联播、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汉中新闻节目及中心自办节目,确保了广播电视及时、准确、优质、安全播出,实现了安全播出“零事故”。4.抓实党建,凝聚干事合力。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做好规定动作,做亮“自选动作”,全年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平均分达到98分以上,召开支委会17次,党员大会16次,讲党课4次。及时转接党员党组织关系,调整党员信息,按期上报党员党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规定,始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用纪律、制度管好干部,树立中心干部良好形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中心精心策划深度挖掘,圆满完成了“晒成绩、比贡献、鼓干劲——向人民报告”系列访谈,通过把蓝图绘出来、把承诺亮出来、把态度摆出来、把实事列出来,以切实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成绩接受人民的检验,发布后受到广泛好评。围绕“三个年”活动,完成了“持续深化三个年努力实现新突破”主题报道25期,播发稿件66条。开展直播十余场,“中美青年篮球赛”“南郑区第八届校园足球冠军联赛”“第六届陕西丝路朗诵大赛”等一系列直播活动广受群众好评,累计观看人数20w+。上传陕视新闻短视频《营救朱鹮》播放量突破40w+。策划的“汉中最美油菜花节”“高考系列”“为家乡美食代言”等活动,贴近生活,结合实际,获得了较高的点击量和积极的社会反馈。2.一年来,累计派出记者1000余人次,【南郑发布】微信公众号编发890期1756条。【南郑融媒】抖音号发布短视频作品1000余条,累计播放量3050万,其中,播放量20万+的14个,50万+的5个,100万+的3个,最高单条播放量200万+。发布爱南郑APP“南郑头条”1531条,《南郑新闻》广播电视节目播发235期,共发布稿件1800余条。3.向市级学习强国平台上传供稿463条。新媒体系列报道《畅通“四好”农村路建设和美新家园》荣获汉中新闻奖二等奖;融合报道《指尖上的“非遗”技艺》新闻专题《乡村新韵振兴画卷》荣获汉中新闻奖三等奖。广播电台覆盖全市两县两区,电视台全面融入移动、电信IPTV,收视用户达15万户,有效地扩大南郑广播电视的覆盖面,区融媒体中心已成为区委、区政府对外宣传的总平台、总窗口。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新型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匮乏,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激励机制不完善。(2)移动优先理念不足,深度精品的融媒产品较少。(3)民生新闻报道相对较少,在服务群众方面还有待加强。2.改进措施:(1)通过优化薪酬体系、完善激励机制等方式,吸引和留住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内部培训,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2)坚持“内容为王”,增加原创内容的话题性,提高内容吸引力。同时,借鉴其他成功融媒体中心的运营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创新。(3)按照“三贴近”要求,把镜头聚焦基层群众、生产一线,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推出点击量高、受众欢迎的微信热文,持续在直播、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业态发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好全区各行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紧扣重大宣传主题,创作新闻精品,提高对内对外新闻宣传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讲好南郑故事,传播好南郑声音。聚焦重点项目、重点乡镇、重点产业、百姓身边变化进行策划报道,将镜头对准一线、对准群众,深入挖掘新闻典型、先进经验,以小见大,反映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重点关注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先进模范等人民群众身边的变化和进展,通过系列报道,集中展现一段时期的工作成果,挖掘提炼出优秀做法和经验,展现温暖瞬间、宣传典型事例,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鼓劲加油。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把好思想之舵,通过省市每年组织的专门培训、单位内部业务技能培训、开展职工技能比拼等活动,增强记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3.强化措施,加强安全播出工作,做好重大会议、节日、赛事的安全播出工作,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安全传输,全年实现安全播出“零事故”。4.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加强各平台刊播内容审校,确保内容安全。重视新闻创优,以培养好记者、好新闻为导向,坚持师徒传帮带制度,加强新闻策划、采访、编辑和节目创优等全过程指导,争取更多省市新闻奖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广播电视频道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台执照》;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7年8月18日;《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2月1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畅通“四好”农村路建设和美新家园》荣获汉中新闻奖二等奖;《指尖上的“非遗”技艺》《乡村新韵振兴画卷》荣获汉中新闻奖三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