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吴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投入品管理、三品一标认证、基地认证。 | |
住所 | 吴堡县文艺巷22号 | |
法定代表人 | 薛小青 | |
开办资金 | 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吴堡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77万元 | 13.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吴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及时进行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品质量安全领导机构(挂牌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设立镇级、村级监管员,建2024年,吴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上级各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以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为要点,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以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为保障,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一年来,辖区内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宣传培训,提高质量安全意识1.深入学习并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同时向社会大力宣传该法律,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科技宣传月、质量安全月、科技下乡等活动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2.采取印发宣传页、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召开会议、深入乡村、集市、现场咨询等形式进行宣传,共发放质量安全宣传品及各种宣传资料3000余份。3.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安全用药、规范使用农药、农产品可追溯、示范基地创建等知识,让农产品生产者、农民群众不断提高农产品安全意识、诚信意识、质量意识。(二)开展农产品规范认证,按标准化组织生产一是通过获证农产品,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农业投入品的管理,督促落实标准化生产规程,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检测工作。二是积极开展有机、绿色、良好农业规范(GAP)农产品认证,目前为止吴堡县共计获得有机产品证书2个(吴堡青梨有机转换,山地苹果8月份新获得有机产品证书)、良好农业规范证书9个、全国名特优新目录农产品证书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证书3个;农产品有机绿色地理标志认证工作的成效,大大提升了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1.扎实开展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督促乡镇成立了乡镇农产立了网格化监管体系,实行网格化监管,乡镇监管体系仍在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逐步完善网格化管理。2.将多家企业及合作社纳入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全程追溯。目前全县纳入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有71家经营主体,33户小农户纳入标准化生产监管体系,通过追溯体系的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最终逐步过渡纳入国家追溯系统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追溯系统建设水平。3.通过农产品“三品一标”系统,对纳入追溯系统的优质农产品进行系统管理,不断完善其生产记录、用药记录、进销货台账,强化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推动农产品“带证上市”,全面推行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四)强化投入品监管,科学安全使用农药1.积极完成市级抽检以及省级抽检任务,截止目前共完成省市抽检43个,县级速测60多个,其中第一次例行抽样蔬菜水果菌类检验验32个,送市样品18个,送省样品14个,速测38个。第二次例行抽样蔬菜水果菌类检验8个,抽检送市样品4个,送省样品4个,速测24个,第三次例行抽检市级样品3个合格率均在98%以上。完成定量监测任务种植业36份、畜禽10份、水产2份全部达标合格,完成率达100%。2.继续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以禁限用药物为重点,密切与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协同配合,拉网式开展生产经营主体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3.严格执行产销台账制度,落实产品质量控制、追溯管理、安全责任措施,对生产不规范的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依法依规坚决停业整顿。4.严格推行定点经营、实名购买、购销台账、溯源管理等制度,推广农药化肥减量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代替化肥等技术,教育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合理使用农药兽药,规范农业生产操作。5.强化生产基地监管,严格监管农产品生产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情况,掌握重点区域的农业环境变化趋势,严格监管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垃圾或者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一旦发现,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罚。本年度还完成市级资金政策支持的500亩富硒功能农业示范。(五)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行动,制定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申报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好商标等,对获得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证书的“吴堡红枣”、“吴堡桑蚕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吴堡青梨”;有机农产品证书的“吴堡青梨”、“山地苹果”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吴堡红枣”、“吴堡手工挂面”、“吴堡青梨”实行年度资料提交审核、证书确认、证书转换。依托我县“吴堡桑蚕茧”、“吴堡红枣”、“吴堡青梨”、“吴堡手工挂面”等特色优势产业组织参加了3月27日在福建泉州举办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案例宣介活动;5月16日-5月18日河南漯河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9月10日-9月12日山东济南举办的“2024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9月22日神木举办的“2024年榆林市农民丰收节”以及11月28日-12月1日广州市海珠区举办的“2024年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重大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通过对农特产品进行展示,产品展销从而突出我县农特产品精品优势,提高了附加值。同时还协助工业商贸局开展了手工挂面地理标志商标认证;协助市场监管局申报“吴堡桑蚕茧”、“吴堡红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等一系列工作,更为可喜吴堡果业协会的“吴堡青梨”、吴堡县丰润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山地陕北果老大”荣获2024年度“最具成长潜力商标”进一步提升了我县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出高端精品,实现高收益,拓展销售渠道。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截止目前共完成省市抽检43个,县级速测60多个,其中第一次例行抽样蔬菜水果菌类检验验32个,送市样品18个,送省样品14个,速测38个。第二次例行抽样蔬菜水果菌类检验8个,抽检送市样品4个,送省样品4个,速测24个,第三次例行抽检市级样品3个合格率均在98%以上。完成定量监测任务种植业36份、畜禽10份、水产2份全部达标合格,完成率达100%。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工作运转经费不足,虽然近年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大了投入,但由于检测设备维护、检测所需试剂、耗材、标品等价格偏高,只能小范围开展速测检查,给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2.检测力量薄弱,检测设备比较滞后,只能做些定性检测,不能定量检测。同时缺乏专业的检测人员,导致检验检测工作还不完善。3.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对农产品安全重视不够,法律意识淡薄,认识不足,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有待完善。4.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点多面广,素质参差不齐;镇街道农产品快速检测室检测人员全部是兼职人员,农产品监管体制没有真正理顺,客观上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措施1.继续加强“三品一标”管理,更好地完成有机、绿色、良好农产品认证,全面推广合格证的有效使用。2.大力开展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力争检测合格率达到100%。3.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国家安全追溯系统的推广运用。4.继续完善乡镇监管站建设项目,督促生产企业和农户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做好安全监管,更好发挥其作用。5.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级检测技术和监管知识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检机构的检测能力。6.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总之,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极其重要的,对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吴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将继续严格落实各项要求,加大力度,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实抓好,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