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陈仓区> 宝鸡市陈仓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宝鸡市陈仓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1-21 09:44
单位名称 宝鸡市陈仓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中小学校后勤管理。
住所 宝鸡市陈仓区集中办公安置中心教育体育局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孙应平
开办资金 18.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陈仓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38万元 34.4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陈仓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纪等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陈仓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陈仓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党建引领,促管理工作提升资助中心党支部在区教体局党组的领导下,始终围绕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为重点,认真履职履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团结带领党员干部,认真抓好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规范化,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党建与工作互促共赢。(二)强化管理,宣传引领,助推资助工作提质增效1.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流程修订并印发了《宝鸡市陈仓区学前教育资助工作实施细则》等12大类50个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资助工作流程和制度体系。2.加强政策宣传,提升覆盖面和知晓率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政策宣传,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区教体局和陈仓融媒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有关资助政策等信息;租用移动宣传车进入人员密集地区进行资助政策流动宣传;各镇校通过宣传版面、会议、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向受助学生家长发放政策落实“告知书”“明白卡”等;在市局、区局微信平台等媒体发布相关资助稿件近30篇次;向全区高中印发《致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大一新生及在校大学生印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指南》彩页5000份、初中毕业班学生印发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初中毕业生的一封信》等宣传彩页,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宣传工作,增强宣传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提高全社会对资助政策的知晓率。(三)严格落实资助政策,确保精准实施、全面覆盖区资助中心不断完善资助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深入推进资助育人,持续提升学生资助信息化水平,扎实推进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1.规范程序,落实精准资助。全区各学校(幼儿园)都能严格按照《陕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厅《关于分类优化调整完善学生资助政策推动教育脱贫攻坚精准资助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要求,规范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结合全国学生资助系统和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系统中特殊群体学生信息和家庭经济情况的摸排,扎实做好学生的认定工作,确保符合资助条件经济困难学生“应补尽补、应享尽享、应助尽助”。2.督查指导,提升管理水平。精心组织全区学校(幼儿园)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规范管理提升年”和“精准资助基层行”活动,下发《陈仓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学生资助档案规范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指导规范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全区范围内各学段通过看现场、查资料、座谈等方式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专项检查,针对查出的问题,下发了《2024年资助工作综合检查通报》,及时梳理业务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督促各镇街、学校、幼儿园针对问题和不足,狠抓薄弱环节,全面推动资助中心管理工作,切实做到规范运行、提质增效。(四)规范推进营养改善计划工作。1.加强常规管理。立足于营养计划提质增效,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凡到学校必进学生食堂进行检查指导,有问题则限期整改。成立了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粮食局、发改局、卫计局、教体局等联合组成的督查组,定期对实施校进行检查,通过看现场、查资料、座谈等方式检查,依据出台的政策规定,逐项对照检查,从而强化学校食堂制度管理、安全管理、营养管理、资金管理及档案管理。2.规范管理工作。2024年秋季学期,陈仓区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学校的大宗食材采购由陈仓区教育体育局通过公开招标、划定6个标段、定价定标准、直接配送到校的方式,招标5家供应商,按标段负责米、面、油、肉、蛋、奶等食材的供应,真正实现“六统一”。3.提升管理水平。给58所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校制作发放《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公示栏》公示牌,规范信息公示和监督;制定下发《关于倡导建立学校食堂营养师制度的通知》,推动提高学生营养餐饭菜质量;组织义务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校开展“三晒”活动,优化供餐服务意识,提高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为学生提供等值优质的营养餐;开展联合督查检查,以问题为导向,强化管理为目标,扎实推进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五)持续推进集中整治和专项整治工作。紧密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精心部署,通过开展培训学习、监督检查、建立整治问题台账、突出解决典型问题、深化整治内容等形式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资金落实到位。2024年春季学期全区各学段资助人数共计14187人次,已发放资金893.835万元。2024年秋季学期全区各学段资助人数共计10241人次,发放资金757.45万元。2024年春季学期享受营养计划学生8820人,拨付专项资金395.028万元;秋季学期享受营养计划学生8010人,拨付专项资金376.47万元。2024年共为1690名本区(不含高新四镇)户籍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总计金额2253.8480万元。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4月份以来),共发现不规范管理方面问题25条,已整改25条;移交线索立案5件;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件、解决5件;建章立制13大类52个制度。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重视不够,配合脱节。个别学校校长、园长对学生资助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不强,资助工作人员变动频繁,职责不清晰;2.宣传单一,精准性差。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资助育人工作开展不足,工作精准性较差;3.食堂基础设施和内设需要更新。个别学校食堂设施设备陈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学校整改力度不大,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改进措施1.积极探索,创新方式。联合有关部门多检查指导镇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采取一定的奖惩制度,稳定基层工作人员,落实好各项资助政策;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精准性;3.更新部分学校食堂基础设施设备,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意识,四、2025年工作计划1.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政策深入人心。通过校园广播、家长会、家长微信群、学校官网、宣传手册和流动宣传车等多渠道宣传资助政策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2.提升业务能力,确保精准实施资助工作。每年对组织学校资助工作人员、班主任等关键岗位人员开展2次专项业务培训,确保熟悉政策、资金管理和系统操作。修订各学段资助管理细则,明确资助流程、时限要求、监督责任,实行标准化管理。3.加强督查力度,完善资助资金管理。每学期开展一次全覆盖式的校园食品安全和资助资金使用的专项检查。引入资助和校园餐管理预警机制,对校园餐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严重的学校亮“红牌”,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对存在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的学校和责任人,依照相关问责办法进行问责和通报。4.提高资助平台应用,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定期开展“数据清洗”,确保平台数据无重报、漏报、错报等现象,做到“精准资助”。推动资助平台系统升级,增强数据预警、自动校验和差错提醒功能,降低数据报错率。5.推动社会助学力量,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支持。与公益机构、慈善组织、企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帮扶形式和目标。定期发布贫困学生需求清单,推动爱心企业与贫困学生“一对一”帮扶,提供学习用品、生活物资等援助。6.深化专项整治,加强校园餐监督和管理继续推进和完善营养餐食材采购“六统一”等机制。全面落实营养餐学校炊事员工资区级财政保障制度。(1)实施“校园食安月”行动;(2)加强检测监督联合行动:邀请区市场局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定期对学校食堂进行抽样检测,公开检测结果,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3)探索推行智能监控平台:在食堂关键区域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实时监测食品加工、消毒、留样等操作,异常行为自动预警。逐步启动实施校园餐管理AI智能化系统。7.继续做好助学贷款等其它相关工作。继续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和贷款回收管理工作,做到应贷尽贷、应收尽收,确保不让每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规范做好校服平台的推广应用和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度被宝鸡市教育局评为学生资助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