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麟游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服务。宣传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负责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方面的监督工作;参与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对全县建筑材料及起重机械设备进行监督管理。监督工程各方责任主体行为,对违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负责竣工工程验收现场监督;受理工程质量安全举报投诉调查取证等工作。 | |
住所 | 麟游县杜阳路3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昭阳 | |
开办资金 | 3.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麟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5万元 | 1.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站在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为依据,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改善监督管理模式,加强巡查力度,认真履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职能,通过全站人员共同努力,2024年各项工作开展顺利。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政治理论学习工作情况一是全方位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学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县“两会”及各级纪委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化站内干部职工的纪律意识,切实增强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多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制定印发《作风纪律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工作任务清单》《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学习内容、学习计划,由单位领导、干部带头学、轮流学,每周开展1次集体学习,学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廉政知识,同时利用班内外时间开展自学,召开心得体会交流会1次、开展廉政教育提醒谈话2次、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6次、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承诺7人/次。三是严纪律树牢规矩意识。坚持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进一步规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切实增强贯彻执行党纪法规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一是精心谋划做好部署。修订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制度,制定领导班子、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人清单,明确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召开站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工作,常态化传达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有关会议精神,与干部职工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通过开展警示教育,不断促进提高单位干部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全面落实监督责任。着力推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标准化建设,学习借鉴兄弟县区好的经验和做法,深入学习掌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标准化手册》,通过参加省、市监督人员培训、交流研讨、案例分析、业务大比武等形式,不断增强新本领、提升新技能、适应新时代,提高监督人员掌握本职业务的专业性和精准性,提升发现和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的能力。三是扎实改进工作作风。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作风纪律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制定本单位工作任务清单,学习必学篇目和自学篇目,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落实各项规定动作,通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警示教育等方式,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确保干部职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三)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情况一是优化简化审批事项。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特种设备安装(拆卸)告知、使用登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4项手续办理方面,简化办事流程,明确办结时限,审批时限大幅度压缩,在资料审核受理环节,提前组织开展施工现场踏勘,对违法工程违法行为提前立案处置,同时采用容缺办理+告知承诺的方式,减少办理时间,指导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开展建设工程各项活动,全年办理竣工验收备案20项,办理特种设备安装告知手续4个,使用登记手续4个,拆卸告知手续3个。二是规范推进工程质量管理。对新增受监项目,围绕项目实际,结合危大工程监管、施工现场关键环节合理制定项目监督计划,扎实开展首次监督交底、钢筋分项工程抽查、单位工程分部验收、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开展执法检查、专项巡查检查、日常监督检查,强化施工质量全过程监管,做好质量隐患“早发现、早整改、早验收”。全年共开展执法检查4次,开展质量安全责任履职情况考核检查4次,检查在监工程项目20个,参与在监项目基槽验收、基础验收、主体验收38次,参与工程竣工验收7次,全年未发生重大施工质量事故,无工程质量方面举报和投诉。三是全力以赴抓好施工安全。紧盯危大工程安全管控,聚焦基坑、模板、脚手架工程、起重机械及吊装工程以及高处作业、施工临时用电、有限空间作业等关键部位和环节,通过智慧工地平台监管系统,对安全风险大、传统手段“看不住、管不全、管不好”的重要环节、重点部位,采取动态监控手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时消除问题。全年共陪同省、市开展各类安全督查检查7轮次,消除重大安全隐患12条、一般安全隐患71条;召开安全生产培训会议3次,参与各方责任主体人员150余人,开展各类检查12次,检查在监工程20个,出动检查人员165人/次,下发问题限期整改通知书77份,停工整改通知书8份,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456项。四是深入推进扬尘治理监管。全面推行《陕西省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导则》,严格执行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土方开挖湿法作业、渣土车辆密闭运输“6个100%+红黄绿牌”管控措施,通过科技手段赋能,全力运用“智慧工地监管平台”,采取电脑端+手机端对在监项目实施监管。对5个建筑面积在5000㎡(含)以上的工程项目接入智慧工地监管平台监管系统,全年开展在监工程扬尘治理专项检查、督导检查6次,对扬尘治理考核打分不合格的项目采取停工+约谈+处罚的措施,共移交扬尘治理案件项目8个,约谈工程项目责任主体6家。五是规范工程检测活动行为。规范全县建设工程领域工程质量检测行为,组织县域内检测机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参加全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培训1次,开展工程质量检测专项检查1次,检查县域内检测分支机构1家,截止12月份,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监管服务平台涉及我县工程检测报告9044份,其中异常检测报告144份(在监项目59份,非监项目85份),已处置异常报告107份(在监项目55份,非监项目52份),未处置异常报告37份(其中在监项目4份,非监项目33份),对未处置到位的异常报告,建立异常检测报告台账,督促各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时分析原因,制定处置方案,做好处理、验收工作。六是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综合运用“日常监管+执法检查+暗访督查”的方式,主动发现案源线索,按照《陕西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对未办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擅自开工建设、未组织竣工验收擅自投入使用及各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今年以来,共移交未批先建工程项目案源线索2个,约谈违法工程责任主体2家,处置违法违规工程1个,罚没收入24万元;通过开展质量安全责任履职考核检查、专项执法检查,对5个工程项目经理不在岗履职,6家监理企业施工现场质量安全不符合规定依法下发了在建工程责任主体不良记录告知书,对相关人员和企业一年内限制参与县域内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截止目前,2024年全年新增受监工程4项,建筑面积2.85万平方米,新发放监督通知书4份,工程造价15219.44万元;目前全县在监工程项目16个(竣工待验收工程7个,装饰装修工程7个,主体施工工程2个),建筑面积17.27万平方米,工程造价66606.29万元;竣工验收监督工程7个,竣工面积0.88万平方米,竣工验收一次性合格率为100%,发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7份,全县现有起重机械设备27台(塔吊2台,施工升降机6台,吊篮19台)。全年共开展日常监督检查192人次,检查工程项目约198项/次,下发问题限期整改通知书77份,停工整改通知书8份,发现并整改质量安全隐患456项,全县建设工程未发生重大施工质量安全事故,质量稳定,安全可控,无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方面举报和投诉。三、存在的问题1.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部分项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淡薄,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平时疏于项目检查,施工、监理单位关键岗位人员履职还不到位,安全隐患排查不细致不全面,隐患发现不及时,针对检查发现问题重视程度不足,整改率、整改质量有待提升。2.监督业务能力水平还有待提高。监督人员能力、技术水平还有待进提高,对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方面政策法规、规范标准等内容学习的还不够深入、研究的还不够透彻,尤其是年轻监督人员对工程实体中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具体问题不能自主解决,工作效率需进一步提升。四、2025年工作计划1.进一步提升监督人员能力。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结合省市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通过参加省、市监督人员培训、交流、业务学习、考核等工作,不断增强本领技能,切实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以监管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好地服务于质量安全监督工作。2.进一步推动监督标准化建设。按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监督手册》要求,进一步规范监督范围、程序、要点和行为,明确项目监督人员管理责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严格监督执法,严守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底线,全面遏制质量安全事故发生。3.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管水平。聚焦基坑、模板及支撑体系、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地下暗挖等危大工程,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坚决消除事故隐患,对重大隐患不及时整改的、落实扬尘治理措施不到位的,实行“零容忍”,利用警示、约谈、经济处罚等手段,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倒逼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