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潼关县学生资助和学校后勤工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资助政策,负责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依据国家资助政策,指导学校(幼儿园)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承担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关工作; | |
住所 | 潼关县职教中心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薛琦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潼关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41万元 | 27.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潼关县学生资助和学校后勤工作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本年度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2024年9月14日审核通过事业单位法人变更,将原举办单位:潼关县教育科技局变更为:潼关县教育体育局。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学生资助和学校后勤工作中心围绕学校后勤管理、学生资助等方面积极履行职责,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学校后勤管理方面1.强化高位推动与部门联动。一年来,3次听取“校园餐”专项整治汇报,将其纳入年度专项巡察工作。常态化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多次深入校园检查指导,县级各职能部门多方协作,形成联合检查机制,共享管理信息。潼关县各级各类学校共计31所,其中供餐学校26所,在校在园就餐学生及幼儿达10228人,占比65%。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5所,享受营养餐学生1314人。2.加大财政投入与制度建设。县财政拨款600万元用于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弥补资金缺口、落实人员工资。暑期投资267万元升级改造校园食堂。同时出台10余项文件推进“校园餐”规范化管理,形成了“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长效机制,构建起“二四四”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秋季学期引入校园食堂智慧监管平台,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制作全流程监管,促进“校园餐”管理科学透明,切实筑牢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屏障。承办了全市“校园餐”规范管理现场观摩暨培训会。(二)学生资助方面1.全方位宣传资助政策。结合“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资助政策,包括走访、热线电话、发放“明白卡”、公众号推送、微信群通知、主题班会、家长会、家访、宣传专栏等,并开展防诈骗警示教育。2.精准识别与资助落实。依据认定办法和程序,利用省建系统数据核对、学校摸底排查确定资助对象,规范“四类表册”管理。2024年落实资助5638人次,落实资助资金371.9375万元。2024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完成办理1213人,贷款资金1509.9630万元。二、社会效益情况(一)学校后勤更加保障有力1.通过一系列措施,校园食堂硬件水平显著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不断创新,有效保障了师生饮食安全,为师生提供了更加优质、安全、营养的餐饮服务,提升了师生满意度。2.校园食堂智慧监管平台的引入,增强了校园餐管理的透明度,赢得了群众对校园餐管理的信任,对维护校园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二)学生资助更加规范精准1.构建全学段资助政策体系,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并及时发放资金,切实减轻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负担,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了教育公平。2.资助工作的开展体现了政府对困难学生群体的关爱,提升困难家庭对教育的信心,对培养人才、推动社会阶层流动具有积极影响。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追求梦想,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后勤管理问题凸显,食品安全亟待提升当前学校后勤工作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专业知识匮乏,导致食品安全监管难以到位。部分食堂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文化程度不高,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不足,操作不规范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缺乏食品安全检测设备,无法准确评估食材安全状况。此外,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有限,难以做到全面覆盖,且对问题整改跟踪不及时,使得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整改措施:针对学校后勤工作现存问题,将采取一系列有力整改措施。一是建立健全人员培训考核机制,定期组织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并严格考核,促使其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强化责任意识,从根本上确保规范操作。二是强化部门协作,积极联合市管、卫健、农业等部门,构建多部门联动的安全监管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监管合力,全方位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实现校园食品安全无死角。三是注重总结经验,持续完善校园食堂智慧监管平台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对食堂运行各环节进行精准监管,保障校园食堂安全与膳食经费安全,为师生提供安全、优质的餐饮服务。2.资助短板亟待补齐,整体推进有待加强在学生资助工作中,资助工作人员系统应用能力不足,缺乏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操作应用的有效培训,制约了工作效率与精准度。同时,其业务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不利于资助工作的精准和高质量开展。整改措施: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升。一方面,开展系统专项培训,提高资助工作人员的系统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系统,提升资助工作效率和精准度。另一方面,加强业务学习指导,通过激励措施和定期学习交流活动,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其深入学习资助政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从而推动资助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确保资助政策真正惠及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精细管理筑牢校园饮食安全防线我中心在学校后勤工作方面,将持续深化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向精细化管理迈进,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校园餐安全可靠。同时,持续完善校园食堂智慧监管平台,深度挖掘其功能,借助科技手段实现对校园餐管理的全方位提升,让校园餐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此外,不断强化部门联动与协作,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使各部门协同发力,形成监管合力,确保校园食品安全稳定,为师生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二)精准发力提升资助育人实效在学生资助工作上,将始终把资助政策宣传作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尤其关注特殊群体学生资助,确保资助政策深入人心。持续深入开展“资助基层行”活动,将资助工作与育人相结合,不仅给予学生经济上的帮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加强资助规范管理,通过精准识别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证资助资源合理分配,使资助工作公平、公正、精准,真正发挥资助育人的积极作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