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潼关县> 潼关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潼关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1-16 14:20
单位名称 潼关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推动全县经济发展。我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外事、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促进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拟定并负责组织实施。
住所 潼关县政府大楼五楼
法定代表人 赵萃
开办资金 7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潼关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2万元 19.4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24年1-11月份,潼关县共有招商引资在建项目24个,实际使用内资7.082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6.73亿元的105.23%。(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1.坚持优势产业招商。围绕全市20条重点“链长制”招商工作部署,结合潼关县工作实际,印发了潼关县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招商工作机制,制定了重点产业链7条,由县级领导担任各产业链“链长”和“副链长”,搭建起“链长统筹、经合协调、部门牵头、专班服务、镇街落地、链主带动”的协同招商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一个县直部门牵头、一个工作专班推进、一套产业链招商图谱、一组链主企业助力”的工作格局。2.坚持策划包装项目。召开招商引资联席会,建立招商项目信息库,按照“3+N”绿色现代产业体系,策划包装黄金产业、文旅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特色食品等各类招商引资项目70个。3.坚持精准招商引资。围绕尾矿综合利用、星级酒店建设、文旅创新开发、特色食品展销、中药材种植、农光互补等项目由县级领导带队分别前往洛南、洛阳、西安、杭州、山东、上海等地开展招商活动20次。在上海举办了“馍”入“魔”都•香飘浦江陕西潼关招商推介会;在杭州举办了“浙陕共话乡村振兴”陕西潼关(浙江)推介会;在潼关古城举办了“清风正气润金城·‘潼’心聚力促发展”招商引资专场推介会。以会为媒、借会造势,广宣传扩影响、抓线索深对接,紧盯重点企业和投资意向。4.坚持优质项目洽谈。积极服务多家企业来潼项目考察,实地调研,2024年经合中心共接待来潼客商18批次。正在对接项目3个:农贸物流项目、农产品加工基地项目、储能电池项目。落地项目4个:潼关松间酒店项目、潼关县黄金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黄金精炼厂(中心)建设项目、绿色矿山示范建设项目。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渭南市重点产业链项目合作推介会签约仪式上,潼关县人民政府与陕西万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潼关黄金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陕核钼业有限公司4家企业进行了5项市级重点项目签约,项目主要以黄金产业、新材料产业、循环经济产业为主,签约金额达19.03亿元。截止目前,2万吨高纯硫酸镍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潼关县郭家城尾矿库建设项目、钼深加工节能增效改造提升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压力大。外资企业的来源路径狭窄,缺乏获取外资企业信息的渠道,缺少与境外投资商的对接机会。2.新项目、大项目引进较为困难。目前我们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幅射作用大的龙头型企业偏少,不仅不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而且占用了园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对园区后期招商引资工作增添了难度。3.招商空间不足。土地等生产要素依然是制约招商引资的主要瓶颈。(二)整改措施1.创新招商方式,扩大引资成果。转变招商理念。树立科学招商理念,探索“市场+资源+基金+服务”全要素招商新模式。2.健全工作机制,推动项目落地。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实行月通报、季排名、年终考核相统一,调动全县干部招商工作的积极性。3.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洼地。加大客商投诉处理力度。设立招商引资股诉热线,完善招商引资投诉处理平台建设,对出现的投诉案件进行及时的跟进和落实。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聚焦理念创新,转变思路招大引强,推进《潼关县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招商工作机制》走深走实。2.2025年预计举办招商活动不少于2次,外出招商活动不少于10次,储备项目不少于50个,签约合同不少于6个,到位资金不少于7亿元。3.坚持把精细化服务融入招商引资工作保障链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