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汉中市>
汉中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
汉中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1-16 10:47
单位名称
汉中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业务范围:起草生活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规、标准和发展规划。实施垃圾分类的社会动员及收处体系建设;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培训考核评价;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及产业化研究等工作。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将坛东巷36号
法定代表人
王宁
开办资金
6.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城市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1万元
7.51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深入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落实市委、市政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安排部署,各县区、园区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自身职责,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机制,狠抓源头减量,广泛宣传动员,推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我市与宁波市建立生活垃圾分类“1对1”交流协作机制。汉中市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开馆投用,累计接待参观人员1000余人次,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520余场次,覆盖人数约103万人。全市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扩展至122支队伍、1200余人,开展志愿活动880次。各县区分管领导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出镜代言,在市县媒体广泛传播。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被省厅通报点名肯定。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年会及专题研讨会在汉举办,留坝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和村镇垃圾治理工作经验被肯定推广。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中等城市第65名(111个同类型城市),位列全省地市第6名,总体在全国和全省均实现连续进位。(二)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一是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力推省市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自2023年以来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57个,2024年新申报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84个。二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目前,全市共建有垃圾箱12005个,垃圾分类收集点2788个,镇级垃圾收集中转站29座,垃圾压缩站38座,县级终端处理设施11座,片区处理设施1座。全市农村地区环卫保洁队伍人员已达到10130人,保有洒水车123辆,清扫车37辆,压缩车83辆,转运车757辆,收集三轮车3877辆,年支付工资7300余万元,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已基本建立。三是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区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全市12440个自然村中收运体系覆盖的自然村11952个,占比为96%。四是积极核查清除卫星图斑疑似非正规垃圾堆放点32处,实现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动态清零”。五是积极主动同省住建厅沟通对接,将汉台区铺镇、南郑区湘水镇、城固县文川镇、洋县谢村镇、西乡县沙河镇、佛坪县岳坝镇成功申报为2024年省级镇域生活垃圾治理试点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通过一年来的业务工作,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3.4%,垃圾分类参与度达90.8%。全市城乡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城乡垃圾回收,降低城乡生活垃圾污染,将废弃物转化为财富,使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为全市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作出贡献。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回收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主要靠个体商户分散收运处置,缺乏再生利用市场引导,同时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均使得低值可回收物未得到有效回收利用。二是分类质量不合格。经住建厅暗访检查反馈,汉台区、南郑区部分居民小区投放点使用率不高、混投混放现象普遍,分类投放准确率低;南郑区、略阳县公共机构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留坝县示范小区分类设施配备不规范。三是源头减量尚不明显。快递、旅游等重点行业、学校、商超、酒店、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推动限制过度包装、限塑、减少或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等成效尚不明显。四是居民参与不广泛。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市场主体等社会力量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认同度、参与度不高,仍有部分居民未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住建厅通报显示,我市居民参与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中心将继续按照中省市委、市政府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安排部署,以进入全国中等城市第二档为奋斗目标,进一步推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回收体系。加快制定《汉中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实施意见》,积极引进再生资源回收龙头链主企业,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提高我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和资源化利用率。二是提升分类质效。结合国家督导检查、住建部评估、省级评估及暗访调研反馈有关问题整改,指导各县区加快完善居民小区和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规范分类设施配置,提高分类设施使用率,有条件的积极落实定时定点投放及桶边督导制度,切实提高居民小区和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持续开展节约型机关构建。三是严格落实源头减量。联合市文旅局、市场监管局、邮管局、机关事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共同发力,进一步落实清洁生产制度,推进商品过度包装和塑料污染治理,严格落实行业、领域、商超、酒店等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减量要求和措施,强化属地和联合检查指导,推动源头减量取得明显进展。四是强化宣传引导。积极总结宣传周活动经验,进一步健全系统化宣传举措,明确宣传主题。通过正面引导,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重要意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提升宣传效果。加快构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全国垃圾分类服务平台,培育各级专业志愿者队伍,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形成分类良好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