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汉中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1-16 09:52
单位名称 汉中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全市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业务范围:道路、水路运输、城市公交、出租汽车、机动车维修检测、驾驶员培训等行业的管理工作;重点旅客运输和重点货物物资运输的应急服务保障等工作。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康复路17号
法定代表人 郝兆兵
开办资金 1122.1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26.88万元 859.9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汉中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8月13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龚野变更为郝兆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道路客货运输方面。完成了全市32家客运企业和16家危货企业2023年度质量信誉考评工作。完成“两客一危”车辆年度审验1080辆,其中车辆报废、更新、新增67辆;线路到期重新许可9条,新增非定线旅游11辆,线路调整14辆;危险品运输新增7辆,车辆报废更新18辆。截至10月份共完成人工审核省际包车2367趟次,其中农民工返乡包车117趟次。2.城市客运方面。一是巡游出租车方面,按时间节点完成了2023年度中心城区8家出租车企业,并指导完成10县区18家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完成315辆出租汽车的年度审验和473名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诚信考核;完成了全市2023年度交通发展奖励资金发放工作,并按照程序做好新能源出租车购车补贴申领、发放、监管工作,中心城区更新131辆新能源出租车购车补贴196.5万元已全部完成兑付。二是积极做好网约车规范经营管理工作。按照市局文件要求,按程序对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万顺叫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汉中分公司,山东及时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汉中分公司核发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并对符合准入条件的148辆纯电动网约车办理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三是扎实做好出租车资格证考务工作。全年组织巡游出租车驾驶员资格证考试14期,参加考试人员150人,合格150人;网约车驾驶员证考试15期,参加考试人员880人,合格863人。3.机动车维修检测方面。完成对全市197家一、二类维修企业开展信誉质量考核工作。完成全市运输车辆性能检测客运1313辆、危险品186辆,类型等级评定新增客车28辆,新增危险品运输车辆8辆。对全市17家机动车检测机构,机动车检测服务能力进行复核。加强维修市场监管,安全管理、政策宣传,开展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共计210余次,省市联合检查2次;按照多部门印发的机动车排放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强化19家M站检验,推动实现I/M站闭环管理,加快推进汽车排放检验信息系统和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交互对接,汽车排放检验和维护信息数据实时交换共享,实现超标车辆“检验-维修-复检”闭环管理.4.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方面。按照市局安排对全市51家驾培机构完成质量信誉考评工作。指导完成全市教练员,教学用车属地备案工作。完成全市驾培行业培训学时复审工作。截至目前,组织完成客运、危险品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7期,考试合格396人。资格证换证3587人,货运资格证网上申请办证1146人。5.水路运输方面。检验各类机动船舶共132艘,其中机动旅游船舶78艘、机动渡船27艘,趸船、非机动渡船(拖船)、快艇共11艘,货船1艘、海事巡逻船、工作船15艘,印发船检通报7份,检验合格率100%,从源头确保了水路运输安全生产。制定水运企业“两类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及考核计划,组织全市6名船员换证考试。摸清底数,做好水上交通应急保障工作、加强渡口码头管理。完成中秋节、国庆节等重点节假日水路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全市投入船舶44艘、客位660座。完成客运量15000余人。积极配合市局综合规划科、法规运输科开展全市水运项目“十五五”规划前期调研工作,并编制了2025年水运项目建设建议计划。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邀请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重庆分院专家来汉,实地到汉台、南郑、勉县、宁强调研水运项目,储备包装23个项目6600万元,积极与市一江两岸管委会对接,就夜游汉江和航标设置深入研讨,大力推进垃圾清运船专用码头建设项目。6.源头治超方面。督促指导各县区中心持续加大《陕西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宣传力度,采取网络宣传,走访企业面对面宣传等形式督促源头装载企业落实其治超主体责任,各县区中心结合当地实际与辖区内省市县政府公示的70家源头装载企业分别签订了《治超目标责任书》和《合法装载承诺书》,层层夯实源头治超工作责任,并将辖区内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料场纳入监管范畴。严格落实“黑名单”和“一超四究”制度。今年1--11月份各县区交通运输局、超限检测站共向辖区运管所抄报“黑名单”车辆31起,超限运输车辆31起,在系统内按规定进行了处理,已处理“黑名单”车辆18起,“一超四究”车辆22起,其余车辆正在处理中。7.信息化建设方面。一是持续推动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和电子证照推广发放工作,截至10月31日我市业户类电子证照发放3951张,发放比率99.10%,车辆类电子证照发放11014张,发放比率99.59%;人员类电子证照发放27293张,发放比率77.17%,全省排名前列;全市电子证照总体合计发放42258张,发放比率83.82%,全省排名前列全省总排名第1。全年道路运输驾驶员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业务申请量共计16597件,办结量共计16577件,办结率99.88%,全省办结率名次第2。二是截至11月初,全市“两客一危”车辆入网率达100%,上线率达99.79%,轨迹完整率达97.95%,数据合格率达100%,总分99.39,全省排名第2。三是协助完成油罐车运输植物油有关协查工作,统计全市285辆普货运输和危险品运输罐式车辆名单,排查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通报的我省79辆食用油运输车辆信息真实性和运输资质核实情况。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累计完成全市公路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515685万吨公里,同比下降了0.07%。全省客货运输周转量增率同比下降了0.32%。其中:累计完成道路客运量882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29%;旅客周转量55390万人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08%。累计完成道路货运量4099万吨,与去年同期增加了2.63%;货物周转量510146万吨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04%。积极落实农村客运成品油价格补助资金2648.2万元下拨和常态化督促指导县区农村客运工作,保持全市1896个建制村通客车。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运输行业快速发展,传统客运、出租企业转型发展,行业维稳压力较大,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客运实载率偏低,短途农村线路经营效益差。二是通过各方面工作,客货运输周转量虽较去年有大幅提升,但与既定任务指标还有一定差距。三是船检工作任务重,全市水运企业的船舶分布在10个县区的特定水域,点多线长,持有船检师认证人员较少,水运管理专业人员匮乏。2.改进措施一是要夯实工作职责,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合力促进客货运输周转量任务指标达标;二是进一步优化职能目标,加强行业监督,提升服务水平,指导传统客运企业主动适应发展全域旅游和新业态需要,积极转型发展,稳妥调整运力,着力发展旅游客运;三是按照要求及时向上级部门申请经费补贴,加大现有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新兴技术培训力度。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交通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落实“四好农村路”扎实做好运输服务工作,通过农村客运成品油价格补助资金下拨和常态化督促指导县区农村客运工作,全力保持全市1896个建制村通客车;二是持续做好道路运输行业生态环保工作,加大维修市场监督力度,推进I/M站闭环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三是围绕汉江、嘉陵江流域航道规划,配合省市制定科学合理的汉江、嘉陵江航道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航道建设的目标、阶段任务和重点项目,确保航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做好省市交通运输行业“十五五”规划水运建设项目编制,加强水运项目建设;四是持续做好合规网约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办理工作。继续推动“嘀嗒出行”,巡游出租接入平台打车等模式,应用“互联网+”推动我市出租汽车巡网融合发展工作进度;五是积极配合公安、信访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应急处置联动响应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做到重点人员、行业整体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