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泾阳县>
泾阳县地震监测中心
泾阳县地震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1-14 15:46
单位名称
泾阳县地震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地震管理保障。地震观测;地震信息服务。
住所
泾阳县马庙巷
法定代表人
孙国涛
开办资金
33.8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泾阳县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1万元
27.9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泾阳县地震监测中心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地震工作会议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抓当前、打基础、利长远,在全方位推动泾阳防震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全年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现就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2024年全县防震减灾开展的业务按照“预防为主,防御救助相结合”、“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我们进一步健全机制。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目标考核、及时召开全县地震工作会议,明确年度工作重点,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确保防震减灾部署落到实处。积极谋划地震预警及管理平台建设,目前该项目已通过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正式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项目立项正在审批中。2.我们紧抓“三网一员”工作,9月24日、25日在县委党校及时召开全县“三网一员”培训大会,邀请各类专家讲授地震防范、地震预警、监测预报、宏观观测、信息报送、地震救援等方面知识,全县三网一员人员业务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县“三网一员”网格化建设全覆盖,所有宏观观测点运行正常,宏观观测信息报送及时。3.完善防灾减灾抗灾救灾预案体系,积极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工作,切实增强广大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先后组织东关小学、中张中学、泾干中学、县城第三幼儿园等多所学校进行60多次常规地震应急演练。组织安吴镇、兴隆镇、口镇、泾阳县应急救援大队、泾阳县社会救援队开展泾阳县地震应急保障演练活动,设置地震救援物资调度、救灾临时帐篷搭设、次生灾情勘察(无人机)、应急避难场所启用等四项科目,地震震后救援得到有效提高。组织全县“三网一员”人员、各级救援力量开展地震应急疏散及伤员救助演练。成立县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体系,优化和健全地震应急指挥协调、响应联动、应急救援等工作机制。同时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应急预案检查,地震应急处置和防范能力不断加强。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体系,应急避难场所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功能进一步夯实。二、当年工作取得的成效我们抓住重点时段开展有特色、针对性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积极参与3月22日县科技局主办的“科技之春”、9月20日“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让地震科普知识下乡进村。在“5.12防灾减灾日”、“7.26唐山大地震”、“10.13国际减灾日”等特定宣传期间,制定活动方案、通过开展线上知识竞赛、组织学校进行主题班会;在科普公园、县医院、县商务局、县医保局、县应急局等机关单位科普宣传;进村入户开展地震科普宣传“六进”活动、在乡村振兴工厂对员工进行防震知识培训、主动组织开展各类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发放资料、摆放展板、接受群众咨询、微信群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提升群众、机关干部、企业人员抗震减灾意识。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体系,应急避难场所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功能进一步夯实。强化应急物资储备、调用等工作,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今年以来重新统计全县应急避难场所的数量、覆盖人数,争取保证全县常驻人口及流动人口的应急避难需要。同时在应急局的物资支持下,完善应急物资的储备,及时对新增物资进行验收、盘点。三、存在问题为了将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和“防抗救”相结合有关要求落到实处,为以后工作找准方向和目标,切实保障我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认真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在:1.震情预报预警建设项目申报速度应加快,全县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大多数还未安装地震预警系统,跟不上社会发展要求。2.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及科普阵地建设还不到位,常态化宣传不够深入,对之前申报过但未通过审核的学校指导不够细致。宏观观测点更替选址工作进展缓慢,应加强与相关单位交流,及时完善相应信息。四、整改措施1.严密监测,强化震情预报预警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配合省、市地震部门,科学制定震情跟踪方案,加强监测资料处理与震情跟踪分析研判,扎实做好震情跟踪工作;继续推进群测群防工作,保持“三网一员”队伍稳定,积极构建现代化群防群策信息管理平台,确保“三网一员”发挥实效;努力做好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监测台网运转正常,地震信息发布及时准确。2.常备不懈,抓实地震应急准备按照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求,优化和健全地震应急指挥协调、响应联动、应急救援等工作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本着人民至上,着眼有效防范要求,抓好县镇两级政府及部门行业地震应急预案完善和责任措施落实,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五、下一步工作打算加大“防、抗、救”知识普及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推进示范创建、促进防震减灾科普社会化,增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舆情引导和风险应对能力,强化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工作,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水平,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取得明显进展,持续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效能,培育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