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潼关县> 潼关县四知学校

潼关县四知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1-14 11:39
单位名称 潼关县四知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业务范围:九年义务教育
住所 潼关县城关镇黎家庄
法定代表人 郑建迪
开办资金 794.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潼关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74.5万元 8023.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已接近尾声。在这一年里,我园秉持“品质南新趣味童年”的办园理念,在幼儿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前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快乐、富有启发性的成长环境。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党建1、坚持党建引领,赋能师生成长。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实施“党建+”工程,发挥党建引领,促进深度融合,深化“红烛争先立德力行”党建品牌,探索“党-团-队”联动育人机制。2、坚持党风廉政,全面从严治校。学校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开展“集中整治和群腐”工作,立足五大领域,完善四项台账,坚持自查自改、立查立改,从严治校,打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3、强化制度规范,落实重点任务。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员谈心谈话制度,筑牢党组织堡垒作用。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激励支部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二)校园文化立足“致诚”文化,深化“知正扬清、知荣向善、知真求是、知学求新”的四知精神,贯彻“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致诚于学生全面发展,竭诚于教师人生幸福”的办学思想。二是践行文化活动多。举办主题演讲比赛,实施国旗下诵读,排演话剧等活动,承办“开学第一课”活动,参加渭南市“新时代好少年•礼赞新中国”主题朗诵比赛(三)校园管理1、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制度化。通过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形成“事事有章可循,人人照章办事”的科学管理体系,引导全体教职工树立“精神不颓废、工作不怕累、考核不掉队”的思想。2、精致“校园餐”管理,提升管理规范化。一是多措并举明责任,通过“五大员”、校委会、支委会、膳食委员会,多种形式夯实食堂管理主体责任。二是智慧管理严把关,严把“采购关”、“入库验收关”和“存储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三是设备改造优环境,学校投资30余万元,对学校食堂的冰柜、灶头等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和维修更换。四是科学体系促健康,落实“日排查、周管控、月调度”制度,邀请家长常态化陪餐,聘请县中医医院营养师对学校饭菜质量进行营养评价,确保学生“吃饱又吃好”。五是经费管理全透明,严格按照标准收取学生餐费,公示到位、公开透明;公布监管二维码,确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承办全市“校园餐”观摩交流会活动,赢得一致好评!3、精致“安全”管理,平安校园常态化。一是安全设备现代化。学校投资16万余元升级改造老旧设备,新增监控大屏4个,更换高清监控107个,全方位守护校园安全;二是安全制度体系化,细化各类制度、预案和责任,提升应急能力;三是防控演练常态化,坚持开展传染病预防教育工作,做好学生病假追踪记录,定期消防、地震等常规演练;四是安全警示精细化,开展“1530”安全警示教育,实现了全年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五是安全管理高效化。抽调中青年教师30余人,组建安全应急小分队,全员密切配合、无缝衔接,确保学生安全,成为守护校园的中坚力量。(四)教学成果(四)德育教育1、探索自主管理新机制。加强“6+1”德育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德育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卫生、纪律、就餐、住宿等一日流程,做实常规管理。2、实践德育制度新模式。创新“日通报、周总结、月简报”的精细化德育管理模式。一是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仪容仪表、卫生打扫、文明就餐、内务整理的好习惯;二是量化班级考核,每月“德育优胜班集体”“文明宿舍”“文明餐桌”“卫生模范班集体”评选,调动师生积极性。三是探索共育之道,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四知所,联系爱心企业,积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育的良好局面。3、创新德育实践新途径。一是抓好主题教育,开展“开学第一课”等主题教育,塑造学生正确三观。二是传承节日美德。开展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三是加强心理教育。新建心理咨询室和留守儿童关爱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共20余次,实现“预防+疏导”双结合的德育机制。荣获“全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称号;四是开展志愿服务,与周边社区、敬老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六)卫生保健(五)精致课堂1、抓常规硕果累累。一是教研有态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参加学习214人次,拓宽教师的视野;按照“周周有教研,人人有发言”的要求,扎实集体研讨备课、评课;2、一是强化“第一课堂”,通过“五类”课型,实现“以课促改”,优化作业设计,学生“吃好又吃饱”。二是丰富“第二课堂”,依托40余个学生社团,大力培养学生特长,通过“队列队形展演”、“红歌大赛”等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提升技能素养。三是落实“第三课堂”。开展“红色研学、三爱三节、保护秦岭生态、内务整理”等实践课程,学生培养劳动习惯,涵养劳动意识,厚植家国情怀。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承办“开学第一课”活动,参加渭南市“新时代好少年•礼赞新中国”主题朗诵比赛获得第二、第三名,参加渭南市第二届国防知识大赛,获得全市第四名的好成绩!2、承办全市“校园餐”观摩交流会活动。3、获得陕西省平安校园荣誉称号。4、2024春季田径运动会,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参赛学生打破17项县运会记录。5、累计派出学生志愿者100余人次,服务时长超过200小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6、先后完成1个省级、3个市级、67个县级课题,提升教研水平。在天润泉杯书法大赛中,包揽了初中组毛笔字书法和硬笔字书法金奖;在渭南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5名学生荣获一、二等奖。全县中考、初考中,分别取得第一、第三的好成绩。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1、“致诚”四知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不够突出的问题。2、面临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失衡的问题。3、家长对于学校的工作支持和配合度不高的问题。整改措施1、针对校园文化不够突出的问题。挖掘“致诚”文化,着手外部环境建设,打造本土文化品牌。2、针对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失衡的问题。大力培养青年教师,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做好梯队建设。3、针对家长支持和配合度不高的问题,拓宽家校沟通渠道,开展“大家访”、“家长开放日”等主题活动,与家长建立平等关系。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深化“红烛争先立德力行”党建品牌,落实党建带动团建、队建,创建市级清廉教育示范校,打造“杨震”先贤清廉教育品牌。2、创建市级“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3、挖掘“致诚”文化,打造本土文化品牌。4、办好体育学校,争取优质生源、优秀教练,建设完善管理体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