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翔区> 宝鸡市凤翔区数字经济服务中心

宝鸡市凤翔区数字经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1-13 15:33
单位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数字经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科技综合服务,推动全区数字经济发展。
住所 宝鸡市凤翔区东大街30号
法定代表人 许卫玲
开办资金 12.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凤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16万元 15.82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数字经济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情况(一)、深入开展科技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养1、加强科技宣传。一是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活动,围绕工业科技、农业科技、网络安全、低碳环保等内容,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示范宣传活动8次,展出8大主题宣传版面40块次,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20种8500余份(册),接受群众咨询1300余人次。二是利用“凤翔科技中心”微信公众号,积极约稿撰稿,发布群众关注度高的工业科技、农业科技、数字经济等文章。截止目前,共发布各类科技、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及政策文章260余篇。三是利用专栏板报开展科技宣传。在范家寨、田家庄、糜杆桥等镇村路口和人流密集区醒目位置,设立大型户外宣传版面,制作张贴苹果园管理技术等科技知识版面16块;在彪角镇冯家村科技服务站等办“清明时节麦管严”等内容黑板报、墙报9期33块。2、做好科技培训。一是积极组织、引导、激励科技专家能人,通过开展苹果园管理、设施蔬菜栽培种植和畜牧养殖技术等现场观摩指导、举办培训会(班)等方式,把农业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群众手中。先后在范家寨、陈村、彪角等镇,组织举办“瑞香红春季管理技术培训”等主题培训16场次,现场指导及电话咨询指导360余次,受益群众8000余人。二是加强与其它单位联合合作。今年以来,与区果业中心等单位协同举办果园管理技术等培训14场次,受益群众3600余人。与区畜牧兽医站等单位联合,在陈村、范家寨等镇,举办畜牧养殖技术等培训会6场次。(二)、着力抓好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项目管理,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1、引进推广新品种。引进推广薄皮甜瓜“蜜脆9号”等瓜果新品种6个;引进“黄妃”等小番茄等蔬菜新品种9个;推广“正大12”等高产玉米优良品种8个;推广“西农226”等小麦优良品种14个。2、引进推广新技术。推广玉米“5335”降本增效集成技术等种植技术3项;推广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果园管理技术3项;推广辣子防倒扶种植技术等蔬菜种植技术3项。(三)、抓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服务提质增效1、抓好科技型企业培育,推进科技型企业扩量提质。一是宣传动员并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完成2024在线提交科技型中小企业预申报和入库评价申报工作,省工信厅已公示我区今年新增入库企业64户。二是组织今年到期需要复审的8户高新技术企业及时按要求做好相关复审工作,宣传动员并指导8户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线上填报和纸质申报资料提交,随时解决申报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均已在省工信厅网站公示之中。三是建立三个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指导靖源科技、华晨节能等7户企业创建为省级创新型企业。2、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加强研发机构建设。组织长青能化等7户企业进行了陕西省首批企业研发机构备案登记;组织西凤集团等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展了2024年度评价工作。今年申报研发经费投入1.4亿元,有力推动了企业创新发展。3、积极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促进科技成果交易和转化。多次深入到厚顺祥等企业,发放《宝鸡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手册》,宣传讲解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常见问题、申请登记流程以及各项政策,督促指导企业做好认定登记,中国电信凤翔分公司等3户企业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交额2300万元,3900万元正在省工信厅审核之中。4、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与高校院所合作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赋能企业转型升级。柳林酒业、关中工具分别与陕西科技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组建“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和“刀具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长虹彩印和西安交通大学签订了校企技术合作协议。5、加强企业培训与交流,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组织金隅冀东凤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我区57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参加宝鸡市科技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培训会;组织陕西派瑞特刀具制造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参加2024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暨研发费用归集培训会;多次组织陕西兴盛达印刷包装有限公司等20余户科技型企业参加宝鸡市科技创新成果展观展交流活动。多次组织企业赴市科技创新交流服务中心、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陈仓区)等开展观摩交流活动。今年7月份,对新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瞪羚企业等科技型企业进行了表彰奖励,兑现科技创新类奖补资金230多万元。6、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助力科技创新发展。积极向企业宣传科技金融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贷款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组织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线填报科技创新再贷款信息,了解企业贷款需求,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协助雍州玻纤等6户高企争取金融贷款3230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推动了科技形企业创新发展。帮助企业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常见问题;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与高校院所合作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向新媒体平台等推送企业开展的大型活动和企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成就和科技成果,帮助企业提高著名度;组织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线填报科技创新再贷款信息,了解企业贷款需求,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提高了群众科技认知水平,解决了实践中的技术难题。利用各种形式开展科技普及与宣传,组织专家能人举办科技培训会(班),通过现场指导及电话咨询等方式,把农业科学技术送到了田间地头。(三)提高了群众科技引用能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引进推广了22个新品种、3项新技术,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实现了现代科技新知识与大田生产的有效对接。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对业务知识学习还不够深入。对科技型企业相关政策研究不够透彻。2、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合同的认定、科技项目申报等宣传还不够有力。(二)改进措施:1、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多种形式,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结合企业实际,加大调研力度,认真分析研判,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实用可行的有力举措,推进科技型企业扩量提质。2、利用举办专题培训会(班)等多种方式,宣传讲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常见问题、申请登记流程以及各项政策,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助力企业创新发展1、加强与市科技局、局机关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抓好科技型企业培育,推进科技型企业扩量提质。宣传动员并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申报;按照《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时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组织当年到期需要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及时按要求做好复审。2、随时掌握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工作动态及政策信息,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数和审批率。加强与有关部门、镇和高新管委会联系沟通,扩大信息来源渠道,找准目标方向,提高工作效率;经常性深入基层,摸排挖掘有潜力的单位和企业,精准宣传科技计划项目政策,指导其谋划科技计划项目,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的征集和申报工作。3、及时了解掌握技术合同认定有关政策,并深入有关单位和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指导企业签订规范的技术合同,单列出技术服务项目和金额,实时“追踪”工作进展情况,做好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提高认定登记成功率,促进技术成果交易和转化,推动企业创新发展。4、加强与科技型企业的联系、沟通和对接,关注科技型企业的科研成果、产学研结合工作动态,捕捉科技型企业活动信息,了解科技型企业在发展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编写工作信息,做好秦创原工作信息的报送。(二)、开展科技宣传与培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1、积极开展科技宣传。利用省市组织的科技型企业宣传推介活动,组织我区科技企业积极参加,展示企业科技科研成果;及时向有关媒体推送科技型企业在发展中取得的科技成果和运用的新技术,帮助企业提高著名度。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等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摆放专题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开展科技知识和各项主题宣传;通过“凤翔科技中心”等媒体和其它渠道,广泛发布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及政策等内容文章,不断拓宽科技宣传覆盖面,提升科技服务影响力。2、扎实开展科技培训。配合局机关,常态化深入有关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现状,做好惠企政策培训等服务工作;通过召开专题培训会等形式,积极为企业提供科技培训、咨询等多层次服务;搭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展示、推介等多层次服务。利用科技110专家团队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深入各科技应运示范基地,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扩大科技培训范围与规模,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与水平。3、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在科技专家能人和技术经纪人指导下,与范家寨镇雨嘉苹果专业合作社、陈村镇新西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积极引进推广苹果、西红柿等果菜和小麦、玉米等作物新品种,大力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年力争引进推广新品种新产品12个,引进推广新技术3项。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