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泾阳县>
泾阳县博物馆(泾阳县太壸寺文物管理所)
泾阳县博物馆(泾阳县太壸寺文物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5-01-10 11:18
单位名称
泾阳县博物馆(泾阳县太壸寺文物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落实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传承、征集及利用工作;文庙、太壸寺古建的保护工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住所
泾阳县县城文庙街
法定代表人
李甜
开办资金
2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泾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0.63万元
10.22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法人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局的正确领导下,县博物馆一班人深入学习贯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实文化使命担当,全面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开展业务情况博物馆坚持做好日常对外开放接待工作,2024年共接待游客1.95万人次。同时博物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作用,通过与当地学校增进联谊、联合建立教学点,把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教育活动线下6次约500余人次;线上临时展览15次,阅读点击量1.8万,转发量900次,举办走进校园宣讲活动1次。春节期间,举办了汉服、古筝表演、投壶游戏,以及送“福”活动受到了广大游客一致好评,在11月份和县文化馆联合举办“对话历史、美育未来”民众才艺大绽放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二、社会效益(一)通过美篇、中国泾阳、咸阳头条、学习强国等各平台推送35篇文章介绍文物展览及工作动态,特别是今年首次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宣传推送,累计推送5篇文章。积极配合县局开展“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世界文化遗产日”等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研学宣讲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学生宣传文物保护法及全县旅游资源、博物馆文物陈列等内容。(二)落实各项任务,稳步推进工作1、完成博物馆、太壸寺院墙防护网的安装、维护加固;2、完成显示屏更换,制定完善安保制度、监控调取台账等工作;3、联合咸阳博物院为举办高家堡出土文物临时展览做好前期对接及资料整理工作;4、今年4月,邀请省鉴定中心专家对我馆藏品进行鉴定,本次鉴定陶器、铜器等共300余件、古籍375册,等待出鉴定报告;5、太壸寺库房1212件文物资料整理工作基本完成,正在二次核对阶段;6、配合县局做好双城同创工作,做好包抓路段的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小广告、整治电动车乱停乱放等。(三)筑牢安全防线,确保文物安全1、定期检查电线线路、监控设备及消防器材,做好台账记录。保卫人员严格执行保卫制度,做好交接手续,认真登记值班日志;2、我馆进行多次消防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对突发事故的应付能力和协调程度,提高防火技术与业务能力;3、库管人员每月两次定期巡查,确保库房无漏雨、文物无损伤等情况发生;4、做好展厅的巡查工作,展厅巡查人员定期对展厅文物进行巡查,确保文物安全。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基本形式,如:西展厅的陈列老旧、古板、守旧,运用科技手段展示不够,缺乏新鲜感,缺乏新意。2.文物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一旦损毁将不能恢复。3.库房温度和湿度是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最基本、最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目前泾阳县博物馆(太壸寺)文物库房内并没有相应的监测和调节措施和设备,这将对文物的保存造成重大影响。4、博物馆展览与藏品大力宣传不到位,无法使历史教育深入走进人们心中。(二)整改措施:1、博物馆安防、消防向省局、市局申请立项报告。2、西展厅陈列升级改造方案。3、做好征集书画作品工作、丰富藏品、对馆内藏品利用外部专业力量进行进一步的考古与研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申报博物馆展陈提升项目;二是宣传方面,继续利用文物资源、古建资源,积极探索、推进宣传新模式,发挥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完善研学宣讲内容,增加研学宣讲频次;三是重视业务学习,完善讲解内容;四是积极推进各项目进展;五是加快推进文物鉴定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