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临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预防与控制保障。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实施·计划免疫·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疾病与地方病监测与防治·食源性疾病监测与防控·病媒生物防制·卫生监测检验·预防性健康体检·预防接种服务·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 | |
住所 | 西安市临潼区西关正街5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宋晓曼 | |
开办资金 | 1265.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临潼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74万元 | 166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未涉及法人变更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传染病防治1、传染病管理2024年,我区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7682例,发病率为1134.60/10万,无重症病例报告,报告死亡病例11例,艾滋病死亡7例,丙肝死亡4例。主要以流行感冒(4572例)发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9.52%,其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613例)、百日咳(46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431例)、手足口病(359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98%、6.03%、5.61%、4.67%。无甲类传染病和采取甲类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报告。2、重点疾病防控工作(1)完成2054例食源性疾病病例报告审核工作。继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开展“三热”病人血检工作。对1例输入性疟疾病例进行疫点处置及数据上报工作。新增犬伤门诊1家,共7家,处置犬伤患者5982例。(2)手足口病防治。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59例,无重症及死亡病例报告。处理7起聚集性疫情。积极落实手足口病各项防控措施。在高发行政村开展3次手足口病防控综合干预措施,有效控制了手足口病疫情的进一步蔓延。(3)出血热防治。2024年全区出血热共发病25例,比去年同期(44例)降低43.18%,男女发病比例4:1。市级供应我区出血热疫苗38238剂次,已接种27999剂次,接种完成率73.22%。剩余疫苗正在我区高中、高校及重点乡镇开展接种工作。(4)麻风病防治。完成中央基本公共卫生麻风病项目麻风病症状监测40人,可疑者筛查10人,密切接触者20人,治愈存活者监测3人。对近5年内有麻风病现症患者的村开展病例发现和疫点调查工作,通过主动发现的方式,消除可能的传染源。(5)布鲁氏菌病(布病)。2024年,辖区共报告18例布病,其中2起聚集性疫情(任留、相桥街办),发病较去年同期(13例)上升38.46%。18例病例均按照要求,联合属地卫生院开展流调、建档管理、患者督导治疗工作。按照上级监测防控工作要求,与畜牧部门、基层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密切配合,重点对9-74岁从事兽医、饲养员、放牧员等职业人群以及牛羊奶饮用人群开展监测。共对115户200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其中111人进行血清采集,全部阴性。(6)结核病防治。2024年我区共发现、治疗和管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28人,报告发病率33.31/10万。其中病原学阳性151人,病原学阳性率为66.23%;对病原学阳性患者全部进行了耐药筛查,耐药筛查率100%。发现耐药患者4人,全部进行了治疗和管理。对非肺结核定点医院报告的287例疑似患者全部进行了追踪,追踪率和到位率100%;2024年处理疑似学校结核病疫情信息25例,对大疫情网络报告的25名学校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了核查和追踪,确诊肺结核患者11例,并指导学校对患者所在的班级学生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共536人进行了筛查,筛查未发现新增肺结核病例。(二)免疫规划1、常规免疫监测管理。按时上报常规免疫报表,对全区进行常规免疫监测,10类11种常规免疫疫苗累计接种93260剂次,接种率均在95%以上。每月冷链运转2-3次,均有运输记录和测温记录。设专人管理疫苗,有完整的出入库记录,一苗一账,帐苗相符,疫苗使用过程损耗系数均在容许范围以内。截止目前,全区共下发免疫规划疫苗110403支,疫苗扫码率100%。2、相关疾病监测。AFP、麻疹、流脑、乙脑、新生儿破伤风、15岁以下儿童乙肝和百日咳的全部及时监测,没有漏报。其中AFP随访病例2例,麻疹报告疑似病例14例,派出14例,15岁以下乙肝1例,百日咳病例461例,和去年同期(43例)相比上升1072.09%,无聚集性疫情报告。4月龄儿童第1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接种率92.16%。1岁组儿童含百日咳成分疫苗3剂次接种率85.93%。3、AEFI监测。以乡镇为单位共报告AEFI18例,其中一般反应118例,报告覆盖率为100%。4、非免疫规划疫苗管理。按照知情、自费、自愿的接种原则,逐稳步推进我区非免疫规划接种工作。根据各接种单位预算,采购下发非免疫规划疫苗75048支。5、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全面开展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现有集中式接种门诊30家,其中数字化接种门诊23家,预防接种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三)地方病防治现症患者救治、健康管理。现有大骨节病患者848人,对有治疗意愿的781名患者开展药物治疗,预计次年1月结束治疗。全年健康体检788人,累计随访2336人次。现有氟骨症患者121人,对有治疗意愿的104名患者开展了药物治疗和随访,健康体检121,累计随访624人次。现有II度甲肿患者77人,随访77人次,体检53人(19人已签订拒绝体检同意书)。(四)检验检测完成各类水质检测116份,检验总参数3348个。完成居民用户碘盐检测318份、学生孕妇尿碘检测602份、水氟检测16份,水碘检测1300份,水中砷复检16份。艾滋病初筛检测羁押人750人,其中HIV阳性1例、丙肝阳性24例、梅毒阳性14例;高危人群78人,其中HIV阳性4例、丙肝阳性6例。完成布病检测129份。完成公共场所环境监测任务150份,医院环境监测55份,消毒效果评价66份。处置突发事件共检测食品4份、物表1份、水7份、诺如病毒核酸48份。完成部分仪器设备及小量具的检定校准任务,完全满足国家对检测量值朔源的要求。开展了20多次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均取得满意结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五)职业卫生职业健康体检工作。2024年度辖区职业病健康体检工作,共计健康检查个案2169人,上传1769人,上报率82%,其中未见异常1739人,复检21人,职业禁忌症7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2例,未出现职业性及疑似职业性尘肺病例。(六)慢性病防治死因监测。全区共网络直报死亡个案4251例,死亡率6.21‰。于6-9月完成了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摸底729人,调查死亡率799.92(/10万),发现漏报35人,漏报率4.8%。将与公安、民政等死亡数据与死因系统进行核查,共补录301例死亡信息。(七)病媒生物防制每单月选择3个监测生境,开展鼠密度监测,全年共有效夹数2407个,捕获小家鼠1只,捕获率0.04%。完成16次肾综合出血热症鼠密度监测,共布夹3400个,捕获小家鼠8只,捕获率0.23%。开展蟑螂密度监测,共计布放720张,捕获13只蟑螂,蟑螂密度为0.018只/张、粘捕率0.8%、侵害率0.14%、密度指数2.17只/张。三至十月开展蝇、蚊密度监测,累计布蝇笼64个,共捕蝇95只,其中家蝇78只、市蝇17只,蝇密度为1.48只/笼。共计布放捕蚊64盏(次),共捕蚊33只,其中淡色库蚊25只,白纹伊蚊8只,成蚊密度为0.51只/(灯.夜)。(八)学校卫生顺利完成2024年学生常见病监测和健康影响因素干预工作,对11所学校3229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内容包括近视、超重肥胖、营养不良、龋齿和脊柱弯曲异常学生常见病监测。完成3226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完成7所学校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和卫生基本情况调查,54间教室环境监测,对于存在问题进行技术指导,并提出整改意见。(九)消毒监测与评价结合传染病防控督导进行消毒技术指导,发挥消毒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应有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区传染病控制、消毒指导工作水平。对4家重点场所开展消毒基本情况、满意度调查,对消毒效果分析评价,完成数据汇总上报工作。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健康咨询、知识讲座、宣传栏。继续利用健康教育“微信”群、QQ群、宣传栏、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宣传各种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防病意识。结合中心业务全年共举办各类健康知识讲座12次。2、开展口腔疾病干预项目复查,完成对全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定点医疗机构2024年度督导考核。顺利完成2024年学生常见病监测和健康影响因素干预工作,对11所学校3229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内容包括近视、超重肥胖、营养不良、龋齿和脊柱弯曲异常学生常见病监测。3、完成3226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完成7所学校环境卫生现状调查和卫生基本情况调查,54间教室环境监测,对于存在问题进行技术指导,并提出整改意见。4、开展口腔疾病干预项目复查,完成对全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定点医疗机构2024年度督导考核。三、存在问题1、实验室CMA认证已经过期,2019年至2024年的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未开展。2、重大疾病防治联防联控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信息反馈方面需重点强化。3、现有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专业人员结构不均衡,多项业务工作无专业人员组织开展。4、专项经费不到位,制约业务工作的开展和完成质量。四、今后工作打算1、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整改。按照“巩固基础、强化重点、着眼全局”的工作思路,强化对全区公共卫生疾控项目的培训与管理,使疾控工作持续走上规范化轨道。2、进一步推进我区免疫规划工作依法依规正常开展。提高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3、加强重点传染病管理,减少聚集性疫情发生。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特点,适时开展培训和督导。重点关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重点地区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与教育部门紧密配合,明确责任,保障防控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及演练工作,及时处理传染病暴发疫情。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