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武功县果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全县果业的发展、加工、贮藏、流通及技术宣传 | |
住所 | 武功县普集镇人民路西段 | |
法定代表人 | 李新昌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武功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12万元 | 1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武功县果业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努力抓好贯彻落实,完成了年初制订各项目标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情况1、加强果园田间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猕猴桃技术作务规程做好技术指导,做好果业田间管理工作,抓好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园建设。2、优化品种结构。利用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对全县重大区域进行改造、品种更新,行成早、中、晚熟品种的格局,不断提高猕猴桃品种品质,更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3、提升猕猴桃试验站成果转化、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水平。全面优化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科研、办公环境,积极开展各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推动了我县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4、强化试验研究、推广六大关键技术。在全县推广猕猴桃提质增效六大关键技术(标准建园、规范整形修剪、水肥一体化、充分授粉、绿色植保、科学采收简称“6A技术规程”),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重点是提高果实外观的商品性和内在品质的一致性。5、加强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武功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不断推动猕猴桃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发展,扩大武功猕猴桃品牌影响力;做好武功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和运营,组织推广“公用品牌+企业品牌”营销模式,努力提升武功猕猴桃品牌价值。6、做好猕猴桃春季防冻宣传。组织果业专家、基层技术人员深入村组一线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宣传培训,传授果树冻害防御关键技术,减轻或避免冻害对猕猴桃树体生长的不利影响,提高种植经济效益。7、猕猴桃采摘节暨产销对接会圆满举办。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办好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进一步加大“武功猕猴桃”区域品牌的宣传推广,推动我县猕猴桃采摘等休闲农业发展,9月25日上午,由武功县委、县政府举办的“武动人心功到果成”2024年武功猕猴桃采摘节暨产销对接会在武功镇绿益隆猕猴桃基地圆满举办。8、积极做好果业环保宣传工作。向广大果农开展果业环保宣传,推广枝条粉碎、果园生草等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源头。开展果业面源污染排查、污染源典型地块调查,检查落实果业企业治污降霾措施。9、按时完成省市县临时交办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1、生产管理水平明显提升。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全县果业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深入组织实施猕猴桃优果工程,全县猕猴桃优果率达到80%以上。认证绿色果品基地3万亩、有机果品基地2000亩。大力开展猕猴桃产业化示范工程,建立猕猴桃千亩示范园5个,为各镇办社区脱产培训2-3名本土技术人员,再由这2-3名本土技术人员每人培养10-15个农民技术员,逐渐形成基础的技术员网络,并聘请具有农艺师职称的较高级技术人员进行巡查指导,依靠专业团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系统的指导,形成“农民技术员基层具体指导,农艺师巡查指导,专业团队高水平指导”的三级技术指导模式。2、产业服务体逐步建立。与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进行战略合作,在猕猴桃苗木培育、品种更新换代、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果农技术培训提升、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为全县进行技术信息服务;依靠武功猕猴桃研发中心和武功猕猴桃试验站,田间大学,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在猕猴桃栽培管理模式、优质丰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试验,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者进行猕猴桃市场、法律知识、电脑网络等方面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市场规律,扶持他们大力发展猕猴桃生产营销专业合作社,提高猕猴桃的组织化程度,为猕猴桃种植户全方位的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专心投入生产,为我县猕猴桃品牌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基础。果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2024年猕猴桃面积达11.6万亩,挂果面积9.4万亩,预计年产量将近12.7万吨,产值9.5亿多元,主产区果农人均果品收入超过8000元,重点村农民纯收入的80%来自果业。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通过创新实施“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猕猴桃产业呈现出“园区化”“标准化”的鲜明特色,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县按照标准化作业、规范化管理模式。品牌管控不断加强。为了更好地维护“武功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的市场声誉,对使用“武功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的商标标识、准入标准、权利义务、监督管理、违法责任等进行了明确,进一步约束品牌授权使用单位行为,保护“武功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的声誉。三、存在问题1、猕猴桃栽培技术不统一,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待提高,果实品质不稳定,良莠不齐,“链主”企业和“链队”之间成链成效不显著,一二三产融合程度比较低。2、产业从业人员普遍老龄化,优质产业工人缺乏,人老、人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工成本逐年上涨,规模化基地种植效益不高。3、产业链较短,缺乏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产业附加值不高。四、整改措施加强老果园改造。通过提质增效工程,有效更新老品种、改造低产园,不断提升猕猴桃品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猕猴桃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强化试验研究、推广六大关键技术。在全县推广猕猴桃提质增效六大关键技术(标准建园、规范整形修剪、水肥一体化、充分授粉、绿色植保、科学采收简称“6A技术规程”),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重点是提高果实外观的商品性和内在品质的一致性。3、提升猕猴桃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新型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每年8月提前发布适应采收期,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彻底杜绝猕猴桃早采上市入库。五、2025年工作打算1、加强禁用猕猴桃膨大剂、保鲜剂执法力度,杜绝违禁农资进入果园、冷库;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新型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残比例,实施测土培肥、树枝堆沤还田、果园生草等,不断提高猕猴桃品质。2、鼓励本地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猕猴桃选果、包装线和气调库,提高猕猴桃商品化处理水平;3、做强做优企业自主品牌的同时,利用武功电商平台优势,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点,提高“武功猕猴桃”知名度、市场占有率。4、在价值链的基础上,积极对接走访、深入上下游市场应用端和需求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上下游协同配合的供应链。5、积极组团参加全国和国际性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全方位宣传报道、发布武功猕猴桃信息,建立辐射全国乃至国际的销售网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