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红都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志丹县灵皇地台 | |
法定代表人 | 胡志英 | |
开办资金 | 1791.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志丹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42.7万元 | 1304.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8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们开展的如下活动: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凸显办学特色(一)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树立“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立足学校、立足教师、立足课堂,减负增效,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把学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本学期我们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作为重要工作,尤其是对教师的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学基本功的提升,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增强教师的理论素养及教育教学水平。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不增减课时、不提高难度、不加快进度,重点落实道法、科学、艺体、劳动类学科课程。1.坚持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思想。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形成课堂教学“精准”化,德育教育“精细”化,后勤管理“精心”化的学校教育模式。本学期开展了赛教课、示范课、研讨课及“名师+”发展共同体同课异构,随机推门听课,发现问题及时交流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不断丰富校本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坚持以高效课堂为基础,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开学初利用“名校+”教育联合体的平台开展了教师业务专题培训活动,包括聚焦高效课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落实班级精细化管理做智慧班主任、解读课程标准提升学科素养等三方面内容。第2周安排了新入职教师汇报课,第4周开展了“名师+”发展共同体联合盟区学校的名师示范课,第7-8周进行了全体教师课堂技能大赛初赛。13周举行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并安排了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和名优教师的示范课,通过听评课互动交流,为教师共同成长搭建博采众长的互动平台。第16周针对成绩较差的教师安排了常态诊断课,把脉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17周语、数、英学科组,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试卷测试。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又活跃了学校的教研气氛,又为教师搭建了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交流的展示平台。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活动,搭建学生成长平台。我们在搞好文化课教学的同时,注重第二课堂育人工作,在课后延时社团中我们开展了棋类、绘本阅读、舞蹈、书法、口才、益智社团、合唱、剪纸、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15个种类的兴趣活动。重视阅读、书写工作,开展了课本剧表演、辩论赛、讲红色故事、好书推荐会、最美课本评选、国学经典诵读、书法大赛等活动。学期末评选了书香班级,促进教师能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读书习惯。为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平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内涵,每次活动达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有收获”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每一位学生有了这些经历,促进了学习,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综合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3.规范集体备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各备课组从教学实际出发,实实在在开展集体备课,从教材的解析,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上各抒己见,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提高备课质量。并积极引导教师在提高备课的实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做有益的探索。教务处新制定了表格式电子教案,明确了备课环节及要求,同时要求青年教师手写教案,促使青年教师业务水平能尽快提高。4.优化作业设计,实化作业批改。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业水平差异,科学设计作业,积极探索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注重作业的探究性、体验性和实践性。所有作业做到有练必研(教师先做,把握好作业的质和量),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从学生作业批阅情况中分析学情、改进教学。不得通过网络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5.坚持做好课前“桌舞”,调节学生学习生活,开展“最美笑脸”评选活动,进一步优化“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五项管理工作。6.立足学生长远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创建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红都师生的生活习惯,让读书成为红都学生的人生乐趣,4月份我校被志丹县委宣传部评为“书香校园”。每天安排20分写字课,给学生免费发放了练字帖,规范书书写,提升学生综合素养。7.坚定走“学校成就名师,名师成就名校”的办学之路。让教师因为得“名师”的称号而有成就感,因为是“名校”的教师而有荣耀感!8.扎实做好毕业班工作,抓早动快,着眼于“早、细、实”,认真总结经验,制订了毕业班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要求毕业班教师要深入研究学情、教材、分层、分阶段抓好教学工作。做好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浓学风、正班风,促质量稳步提高。实施推门听课,及时评课指导,发挥教师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群策群力,提升教学质量。三、坚持育人为本,健全德育长效机制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确立“德育就是质量”的思想观念。以“德润红都”为德育教育主题,德育工作系统化,工作开展有目标、有途径、有抓手、有载体、有效果。1.开展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和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有关“安全法治、文明礼仪、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开展,丰富学生的校内生活,陶冶情操,接受体验,增长才智。2.9月1日上午,邀请我校法治副校长—县人民法院李娜法官为学生做了法治教育讲座。她通过案例解说、法律知识宣讲等方式,向同学们普及了什么是校园霸凌、校园霸凌的具体表现、遇到校园霸凌该怎么办、校园霸凌的法律后果等几个方面的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9月20日下午,举行了“家教伴成长协同育新人”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暨“检爱同行—法治进家庭”专项活动。 县妇儿工委办主任高源滋紧紧围绕《家庭教育促进法》,从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法律责任等几方面,重点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六大内容与九大方法,生动诠释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3.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11月9日下午,我校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志丹县关工委副主任,妇联家庭教育讲师高菁翎老师为师生代表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引导学生们通过正确的技巧和方法,乐于沟通、学会沟通,更好地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4.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主题中队会、学校开展了“法制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育,“防火防电”教育、“防溺水”教育、“关爱生命远离火灾”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秋冬季传染病预防”教育等主题班队会,手抄报比赛、黑板报比赛、歌咏比赛、队列队形及体操比赛、校园足球联赛等。第16周开展了“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故事宣讲比赛,活动分为两场,一至三年级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四至六年级以“红领巾讲党史”为主题,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从党史故事中坚定了理想信念,汲取了成长的力量。德育处组织各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一系列节日主题黑板报设计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总之,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让学生接受各个方面的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5.发挥家长学校作用。采用教师培训,家长代表培训的方式,开展“展示+交流+指导”模式的家长会,侧重家庭教育培训,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定期召开家长会,培训家校教育新理念,学习学校常规要求,家校共育。向家长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理念、发展方向,尤其强调家庭教育是一切的重中之重,并对各科目的学习提出了有效的方法。我校还通过微信家长群、告家长书、公众号推送法制教育、预防电信诈骗、防溺水、防秋冬季传染病、防煤气中毒等宣传知识,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学习了解,家校携手共同做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四、安全教育常抓不懈1.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夯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师生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学生安全自救能力,保障校园安全零事故。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杜绝事故发生,确保师生平安,学校安宁。2.由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要制订好详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预案。各个环节,都要周密考虑,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管理,各责任人要尽职尽责,不得麻痹大意。3.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安全教育要形成完整的体系,尤其要把提高安全意识,了解安全常识,掌握应急处置方法等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恐、防暴、防溺水、防踩踏、防拐骗、防校园欺凌等方面的教育和演练活动。此外,通过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报告会等形式,不断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杜绝违法现象的发生,我校被评为“陕西省平安校园”。总之,办好一所学校,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工作中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我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不断提升社会知名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己任,努力把红都小学办成全县一流的学校,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相信,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继承和发扬已形成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改革,红都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示范学校。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