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绥德县政务服务中心

绥德县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11-28 10:54
单位名称 绥德县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协调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沟通部门之间业务衔接工作,系统处理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住所 绥德县永乐大道西段
法定代表人 袁永华
开办资金 2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绥德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0.75万元 68.1万元
网上名称 绥德县政务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活动1.持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根据市县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文件要求,对涉及划转移交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再梳理,更新办事指南,完善监管规则标准,构建形成分级负责、事项统一、权责清晰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体系。截止目前,我中心办理情况,工商市场主体17495户、应急危化类62件、城市管理类206件、食药类739件,交通类1106件、文旅类23件、卫健类157件、农业类88件、教育类86件、民政类284件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254件,为实现“只进一扇门,办事不求人”迈出了新步伐。2.“绥时办”小程序网上大厅上线运行,为实现“审批进大厅、办事不求人”提供平台保障“绥时办”小程序打造了“我要查”、“我要办”、“我要缴”三个特色服务专区。在“我要查”专区,汇集了所有便民服务事项和审批许可事项,选择需要了解的事项,即可迅速查到事项相关的办理材料、办理时限、办理流程图、办理窗口及联系方式。让群众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不再因为告知不统一、材料不齐全而重复跑路。在“我要办”专区,提供了预约取号、网上预审、全程网办三个功能模块。在预约取号模块,办事群众可以自行选择预约时段以及预约所有实体大厅在办事项。在网上预审和全程网办模块,共有68项业务可实现网上预审,45项业务全程网办。在“我要缴”专区,整合了水、电、天然气、话费四项缴费通道,大家只需选择对应的缴费,即可立即进行缴费。“绥时办”小程序还提供了50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让群众提交一次材料、填写一次表单即可一次性办理主题下的多个事项;远程踏勘服务,群众无需跑路,即可通过视频方式实现线上“云”踏勘,有效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全面提升审批服务工作的效能;大厅信息动态查询服务,群众可通过该模块查了解中心排队情况、通过输入取票号实时查询当前排队进展、通过输入办件编号,随时了解办件进度;与此同时,还能及时实现就业信息查询、中介超市、疫情防控码查询、12345咨询投诉等多种服务,满足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需,并实时推送全县新闻动态、政策等信息,使市民及企业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各种便捷服务。并获得2022年度全县党建工作创新三等奖。3.实行捆绑式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电话回访制度,刀刃向内,公开奖惩,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一是今年以来,进一步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了《绥德县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使绩效考核更科学化、细致化,综合工作人员的当月表现,进行绩效津贴奖励或批评处罚,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效根除慵懒散漫服务不稳定的顽症。办法实行以来,工作人员极大地转变了作风,提升了服务质量,由原来的不合格过多到难以扣分;二是重新修改了巡察队伍制度,巡察队伍由各窗口工作人员组成,每窗口所有人员为一组,以组为单位,按照每组一周轮换来进行自我监督、考核,每组人员于周五下班前做好统计和交接工作;三是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一对一进行电话回访。回访人员每天从各窗口办结的事项中随机抽取,每天电话回访总数不低于6件。根据回访结果逐项评定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建立回访台账。回访每月小结一次,回访结果将与窗口工作人员月度绩效考核挂钩。电话回访反映的问题,经核查属实的,第一时间反馈群众并协调解决到满意为止,让政务服务管理由原来的害怕明察暗访转向不怕明察暗访,进而迈向不需要明察暗访。2023年共回访1338条,满意度100%;四是“办不成事”反映窗口2023年共受理14条问题,并成功办结。相比2022年投诉量,减少11条。除对部分无理诉求进行劝导外,如能不能提早退休等问题,其余都加强协调、克服困难、大多数得以解决,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4.“12345”便民服务热线与百姓问政融合,打造政务服务“总客服”根据中省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百姓问政”融合工作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积极联系绥德县融媒体中心,协调融合相关事项,并于4月底全部完成融合工作。2023年12345热线进入了平稳上升的发展阶段,工单量大幅增加。2023年一年处理工单6259件,较2020年增长14.4%,咨询类315件,求助类5264件,投诉类471件,建议类85件,举报类124件,市民对12345热线服务过程的满意度为88.69%,工单办结率98.69%。5.帮办代办新常态,五免服务暖民心我单位在一楼大厅开设帮办代办专区,过去共抽调7名干部、15台自助机提供一对一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做到“精准对接、省时减力”。今年我单位结合“三个年活动”,重新整合人员打造了一支17人的帮办代办队伍,共有专职代办员9人,兼职代办员8人,分为便民类和工程类代办队伍,推行代办长制度,制定了帮办代办分工表,明确了责任。同时持续推行企业开办首套印章全免单以及税务UKEY免费发放,实现开办企业零费用。目前完成帮办代办1324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为解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难点和堵点,我单位协调各部门,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质性进大厅,实行工程建设项目政务大厅“全天受理、每周会商、每月联审”改革,助推绥德县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实现小项目40天,大项目三个月审批办结。目前共开会协商7次,共解决问题25个。(二)今年以来,我单位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作为加快实施高标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行动的重要抓手。如不动产登记窗口实行不动产登记水电气可一键过户,将个人办理二手房不动产转移登记和水电气过户整合成为“一件事”,主动联系三个部门,打通相关业务系统,配备共享数据账号,实现了群众在办事时只到一个窗口只提交一次材料就能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的所有业务。三、存在的问题(一)信息共享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省上集成推行的15件“一件事”,中还有8件“一件事”不能办理。7项只能实现线下办理,线上办理部分,目前仍因为各单位数据壁垒存在,专网之间不能打通,望由省市统管统建,早日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二)“12345”便民服务热线派单受理缓慢。一是部分乡镇、部门领导重视不够,承办员受理缓慢,影响全县的工单受理进度;二是各单位承办员经常变动,业务衔接不及时,导致业务不熟悉,工单受理。四、改进措施省上集成推行的15件“一件事”,剩余8项正在和市局紧密对接,争取早日实现市县同频共振。五、下一步打算要抓重点,推动任务落实,进一步打造提升“绥时办”政务服务品牌,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绥时办”小程序开发、跨区域通办、“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等工作落地落实。要高标准推进政务大厅扩容提升工作,持续优化企业群众的办事体验。以工作平台化、服务自助化、办事移动化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速推进一网通办向一网好办转变。持续拓展“一件事一次办”业务。在现有50项“一件事一次办”业务基础上按照集约化、高效化的原则继续进行事项梳理,再推一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事项,实现更深层次的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理清串并联关系,优化业务流程,形成“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办理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整合申请表单,精简申请材料,实现“多表合一、一表申请”、“一套资料、一次提交”。真正打通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不跑路。持续深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着力实现100%的公民个人事项可在镇街或有条件的社区就近办理,着力打造“高效便民”的服务品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